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九壹网
智库时代 智者论道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张之帆

(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成都 6105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工作方式。人们基于对大数据的使用,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便利。教育领域是为国家培养并输送人才的机构,因此更应紧随时代的发展趋势,将更前沿的技术手段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本文通过阐述大数据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形式的优化作用,深刻认识到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大学英语教师在开展教学过中,应创建新的英语教学理念、营造新的英语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工作,最大化地发挥互联网技术的功用,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关键词:大数据背景;大学英语;教学问题中图分类号:G623.31

一、引言

基于社会的发展趋势,互联网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环节中。对于“大数据”这个词汇每个人并不陌生,它是对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及管理等综合描述。大数据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先进技术的应用、与人的思维意识的有效匹配,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但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调查发现,因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影响较深,不能及时的转变教学思想。使得英语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仍会出现较多的教学弊端,影响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也严重影响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效果。英语教育工作者们如何才能走出这一教学困境,需要所有大学英语教师们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获取科学的教学模式开展工作。

二、大数据时代下,对大学英语教学形式的优化

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智能设备在大学生群体的普及使用,使得大学英语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这些丰富的教学内容,可更好的为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服务。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互联网技术与新的信息交流平台,教师可快速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并对其进行整理及分析。这样,教师能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等。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可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选择更具有趣味性及生活化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开阔学生的视野。大数据背景下,为人们提供大量、多样化、高价值的信息资源,从而为英语教学带来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促进新的教学方式的出现。教师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有效提取进行二次加工,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就可向学生展开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很大程度上也满足了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学生基于对互联网的认知与应用,也可扩展更多的学习途径。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2096-4609(2019)20-0217-002

动性。学生基于长期固定的学习氛围,养成学生学习方式上的固化思维模式。他们会认为学习知识只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持续的开展学习动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随时进行学习,做到活学活用。真正做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才是学习英语的正确思维方式。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受教学形式的影响,制约了学生去灵活地展开学习方式。学生在课堂上,只能听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却无法与教师进行实时的交流与沟通。而在课下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学生也缺乏合理的沟通途径,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同时也会影响师生情感的交流。

四、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有效改革对策

(一)创建新的英语教学理念

大数据背景下,基于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深化教学手段。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们也应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式,创建新的英语教学理念。目前,各高校基于大的数据及外部网络平台,不断建立并完善校园网络平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新建立大网络、大课堂等新的教学思维,最大化的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使教学空间不再局限于课堂中,结合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性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当代大学生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对大数据、信息化、网络化的相关知识兴趣较浓,且接收能力也较强。因此,教师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应有效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勇于把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网络社交软件等时下最为流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可极大丰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新的教学模式,

·217·

学校通过对外部网络的连接技术,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教师与学生借助校园网络,可开展新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大数据时代下,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先进的教学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学形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大数据背景下,对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束缚,导致教学理念落后

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甚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采用课堂理论知识讲授的单一教学模式。英语知识本身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记忆等。但却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教师也只能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在课下无法与教师展开持续性的沟通与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较大的阻碍与疑问时,也无法快速、合理的进行解决。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从而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是较看中教学进度的完成情况,在知识讲解过程中,部分教师不够重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进而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学习时间与学习地点的影响,不能有效的对知识进行拓展与内化吸收,从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

(二)教师受传统教学条件影响,导致教学形式单一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利用课堂展开教学内容。而教师在传递英语知识点时,大多也是借助英语教材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被动的接受来自教师的知识灌输。学生每日坐在教室内机械的接受枯燥的英语理论知识,压抑、无聊的课堂学习氛围,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

智者论道

智库时代

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趣味性、积极性等。同时,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学习进度,以及学生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频率,可分析出每位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态度。与此同时,基于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学生不仅在班级里可进行学习,即使假期在家里、在外面都可通过网络课堂进行学习。使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完成有效拓展,打造成新的网络教学平台。

这样的学习平台交互性更强,同时又充满一定的趣味性,不仅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参与到网络课程教学氛围中,同时也可开拓学生的视野。

五、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了解大数据对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影响,深刻认识到建立新的教学观念对学生学习效果的重大影响。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流程、教学手段等,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通过对实际教学工作的探析,

也发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出现的局限性。教师应充分运用互联网等高端技术,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态势,建立新的教学思想开展教学工作。希望,教育部门与更多的教师也能充分重视起学生学习体验度,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度。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为出发点进行教学。

【作者简介】张之帆(1983-),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比较文学。

【参考文献】

[1]宇文静.大数据背景下微课在大学英语语用教学中的应用[J].海外英语,2019(4):7-8.

[2]解连峰,宋敏.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的英语听力教学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8(17):468.

[3]李振潭.大数据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4.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把更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把课堂也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效利用大数据带来的学习便利,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营造新的英语学习环境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全面进入大数据时代。在教育领域中,也逐渐融入并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手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将互联网技术与英语网络教学有效结合,创建网络课堂为学生营造出新的学习环境。教师通过网络课堂开展英语教学,可充分改变传统的教学时间与教学地点的,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无缝对接成为可能。而应用于这一全新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加强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形成更特殊的教育功能。如获取知识、沟通交流、随时答疑解惑等方面,学生都可打破传统教学环境的束缚。学生无论处于什么地点,都可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与教师进行线上沟通。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途径,同时

(上接第216页)

相关的文化知识和活动,避免对主题只进行表面化学习。此外,教师可建立网络资源学习平台,利用相关网络资源,学习软件等去引导学生知识,文化和意识的输入。开展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活动,创建生动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积极地接触,吸收,消化所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得到养成。

(二)多模态的教学模式

多模态的教学模式需要做如下的工作。(1)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要布置学生预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利用多媒体查询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内容,进行相互合作或自主学习。当然这需要教师布置的任务是恰当,有度,有特色的,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方位的英语阅读情境。另外,不管是教师提供的预习阅读材料还是学生准备的搜索资料,应多模态化,如文字,音频,视频,图片等。

以《综合英语4》unit 6 Hummingbird Winter为例。本课主要讲述一只蜂鸟在作者的爱护下度过寒冬的故事。本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于此,教师可提前准备预习任务如下,一方面提供一个PPT文件(带图片,文本)给学生提前看,该文件是对蜂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的介绍,让学生对蜂鸟形成意象。另外,可准备一个讨论题,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讨论“Is it possible to communicate with animals?”,要求学生去搜索相关的资料(带文字或视频的·218·

新闻报告,研究报告等)来支撑其观点。上述两项课前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个体学习的能力。(2)多模态化呈现课堂教学。传统的阅读课型课堂教学方法,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分析大意,词汇和句法的用法。多模态的阅读课堂,可通过传统讲授兼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课内,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对本课的作者信息、主题、写作风格、语言风格和思想含义等的理解,以口述形式或PPT形式展示。把单一的“死”的文本语篇材料,加工成为有听觉、动作、触觉和空间等立体的材料。教师随后根据学生展示的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补充,着重重难点的说明。这一师生间、生生间的活动过程,展现出动态的课堂活动模态,兼具口语模态,书面语模态,听觉模态等合用。从而让课堂生动,有活力,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3)多样化的课后学习。一堂课结束后,应为学生安排多样化的课后作业,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巩固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发展语言交际能力。作业形式为口头、书面、教学实践。任务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趣味、实用、交际性,难度适宜。例如,《综合英语教程4》Unit 1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本单元主要学习目标是学会怎么欣赏诗歌,学会怎样描写一个地方(包括它的地理特征,人文特征,历史背景等)。所以,课后可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这首诗或者介绍一个地方(附带: 图片,文字,动

作,声音等)。另外,对于课后的作业,可要求学生进行思考,锤炼语言。研究性的活动要求学生能根据相关主题内容进行思考或搜索相关信息内容,撰写研究论文、课后感想。

五、结论

信息化社会,阅读变得更加信息化,个性化和多模态化。教师也必须变得灵活,掌握多种教学方法,学会多模态教学,转换师生角色,以满足学生对阅读课型的多样化需求。采用多模态的教学资源和多模态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有趣的阅读活动。结果是,学生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和意识提高,考试成绩提升了。

刘文俊(1980-),女,硕士,【作者简介】

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

【参考文献】

[1]Algren, M. What is multiliteracy? Multiliteracies for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http://veltevens. Blok. Com/general/home 2005.

[2]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3]孙志楠.多模态话语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1(8):45-46.

[4]张德禄.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2010(3):48-53.

[5]张征.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10(3):57-6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