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本科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与试卷类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A          姓名: 学年学期:2009-2010-02                          学号: 考试时间:2010-06-28                            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行将结束时(1842年5月),道光皇帝发出上谕,向疆臣打听“究竟该国(指英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指我国天山以南地区)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魏源进而一针见血地指出“„„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 (《海国图志》第2卷第4页)。这段话      。
A.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C.批判了闭关锁国 B.提出了对外开放的思想                D.抨击了皇权思想 2.请把下列关于近代中国文化思潮的观点按照时代排序      。 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②自由平等博爱     ③民主与科学
④社会主义             ⑤中体西用
A.①②⑤③④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②④                    D.①⑤②③④
3.“庚子以后,士人多投笔从戎,不以苍头为耻,甚或累年不迁,亦安之若素。遇有风潮,则易名再入他营。极少以从军为终南捷径、借吾党势谋飞腾者。所以无营不有知识分子,„„不数年间,竞将的,于不知不觉中尽变为吾党之势力”(辛亥元老 张难先 语)。其中的“庚子” 与“士人投笔从戎”分别是指        。
A.1900年、知识分子参加新军       B.1900年、知识分子参加军 C.1900年、知识分子参加八旗军     D.1911年、知识分子参加军
4.初年,袁世凯称帝与张勋复辟最后皆归于失败,这种结果显现出下列何种意义? A.民族主义深入人心               B.军阀政治逐渐衰微 C.民主思想日渐普及               D.国民成功落实 5.“自竞争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庸讳言者也。”这句话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陈独秀对待资本主义的态度:        。
A.某种程度的认同                 B.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C.某种程度的怀疑                 D.对资本主义完全失去信心
6.1927年,八七会议在      召开,确定了土地和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A. 武昌                          B.汉口
C.汉阳                          D.上海
【 第 1 页   共 4 页 】
7.在淞沪会战中,      率孤军据守四行仓库英勇抗日,被上海市民誉为“八百壮士”。 A. 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谢晋元
8.针对当局积极从事内战的准备,1945年底,      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A.南京                           B.上海 C.昆明                           D.武汉
9.1956年4-5月,先后在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论十大关系》 报告中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这表明以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党人      。
A.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B.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
D.已经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束缚
10.新中国建国初期,为了加强中国党的自身建设,党开展了      。 A.“三反”运动                  B.三大改造 C.反右运动                      D.文化大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近代以来,为反抗外来侵略,而为中华民族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有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邓世昌
D.戴安澜             E.左权
2.2011年10月10日,将是辛亥100周年纪念日,请选出与武汉辛亥有关的象征性符号        。
A. 彭刘杨路           B. 红楼                C.中山大道  D.门             E.熊秉坤
3. 指出,      是中国党在中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民族主义           E.为人民服务
4. 新中国建国之初,针对美国等国的封锁、遏制新中国的情况,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求同存异 D.一边倒              E.和平共处
5.下列英雄模范人物中,属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有        。 A. 孔繁森              B.王进喜              C.焦裕禄 D. 雷锋                E.吴天祥 三、简答题(简要回答下列问题的要点。每小题5分,共20分。)
1.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 第 2 页   共 4 页 】
2.简述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3.为什么说中国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四、论述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结合历史事实,论述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2.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期,中国党内出现了哪三次 “左”倾错误?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五、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后所列各小题的要求,联系该材料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理论,进行回答。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材料一:
经过在广州反侵略战争的实践,林则徐认为:‚剿夷有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
——《林则徐致姚春木王冬寿书》,载《鸦片战争》第2卷,第569页。 请回答:
(1)你如何理解此论?(5分)
(2)结合历史,论述近代中国人民如何才能赢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10分) 2.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
下午15时整,北京,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于本日成立了!‛
广场沸腾了!震天的欢呼直冲云霄,帽子、围巾甚至报纸在空中飞舞……
身着深色旗袍的宋庆龄站在城楼上,看着眼前涌动的人潮,看着广场上矗立的孙中山画像,不禁热泪盈眶。8天后,她这样向世人讲述在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连年的伟大奋斗和艰苦的事迹,又在我眼前出现。但是另一个念头抓住我的心,我知道,这一次不会再回头了,不会再倒退了,这一次,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而且这果实显得这样美丽……‛
——《人民日报》2009年9月6日。
材料二:
2009年10月1日
上午10时整,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天安门城楼红墙正中悬挂着新中国缔造者的巨幅彩色画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竖立着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画像,纪念碑两侧超宽电子屏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党万岁‛等标语格外醒目。广场东西两侧,56根绘有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图案的民族团结柱,象征着56个民族共同擎起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基业。
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60年前的今天,中国人民经过近代以来100多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中国的伟大胜利,在这里向世界庄严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具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日。
请回答:
【 第 3 页   共 4 页 】
(1)如何理解宋庆龄所说的“孙中山的努力终于结了果实”? (7分)
(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8分)
【 第 4 页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