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 8L Nature) 2014年第26卷第1期Vo1.26 No.1,2014 浅谈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韦军葆,万信标,陆 锋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广西南宁530021) [关键词]新形势;职业道德;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doi:10.3969/j.issn.1001—5639.2014.01.062 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 容,而构建和谐社会又离不开和谐的医患关系。近年来,医 患关系紧张,彼此缺乏信任,医疗纠纷增加,是当前一个十分 突出的问题。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1]:(1)患者对医疗诊疗工作和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 疗诊疗的效果期望值过高。(2)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增高,医 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3)和媒体的报道有失公 允,武断地确定医院存在过错,引起公众对医院信誉的质疑。 (4)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有些医院确实存在因医务人员工 作过错,甚至缺乏医学职业道德,导致损害患者利益的现象。 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和 紧迫性,从源头抓起,重视对医学生医德的培养。作者就如 何完善与健全我国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简述如下。 1 新形势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以来,我国对医疗卫生改革提出了新的改 革目标,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显 得尤为重要。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单要求医疗技术 上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职业道德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献身 医学发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品德是做好~名合格医生 的前提条件。因此,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卫生行业的特 点出发,重视职业道德教育,这对医学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1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医疗也出现商业化倾向, 有必要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的医患关系 出现日益紧张的趋势,广大人民群众对原本高尚的医护职业 表现出非常低落的情绪,为了继续维护这个职业的神圣和高 尚,对在校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显得异常迫切。随着我 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El益改善,人们对医疗 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医学生作为未来医院和社区卫生 服务机构的主力军,如果缺乏起码的职业道德,必然无法胜 任医疗工作。因此,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好医疗服务工作的 基本前提,只有医生与患者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共同对抗疾 病,才能维护健康。 1.2 医疗职业相对来说风险高,有必要重视职业理想教育 职业理想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中重要的一环。由于医疗 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不论是传染性疫病,还是放射性 损伤、化学毒物伤害、针刺感染等危险性因素,都曾给无数医 护人员的健康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医学院校有责 任、有义务通过职业理想教育来指导医学生的择业方向,使 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3 医疗职业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有必 要坚守《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医疗行 业的基本准则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誓言》要求尊师重传 承;只求为患者谋利益,不害人;对待患者不分贵贱,一视同 仁;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严格保守秘密。几乎所有的医学生, 入学后要首先学习和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在当前的新形 势和新的医疗环境下,每一个医学生不但要懂得和熟记《誓 言》,更应认真遵守《誓言》,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培养救死 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遵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强烈的职 业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2 当前医务人员思想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市场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下,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思想也 不断发生变化,有些思想与时俱进,能够更好的为广大患者 服务,而有的则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当前,医务工作者 的思想道德总体良好,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医务人员严谨自律、廉洁奉公的作风有待进一步改善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部分医务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道 德观产生了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健康思 想滋长严重,借看病之机,吃宴请、拿回扣、收礼品等违背职 业道德的行为和损害患者利益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 2.2 医务人员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医 务人员服务意识淡薄,诊治过程敷衍了事,夜间工作擅离岗 位,因玩忽职守造成的医疗事故有上升趋势。 2.3价值取向偏差 部分医务人员的法制意识淡薄,只讲 金钱,不讲奉献;主人翁地位认识淡化,碌碌无为,不思求进 取;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价值观与医院发展的要求相 差甚远。 以上现象虽然发生在少数医务人员身上,但其负而效应 非常大,严重地影响了医院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 设,影响了医疗队伍整体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对医院改 、发 展和稳定极为不利。 3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途径 在校医学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储备力量,对他们的医德 培养,不仅关系到医学生的个人成长问题,还会影响我国将 来的社会道德风尚,影响到千千万万患者的切身利益。在西 方社会,医学人才医德培养目标的确立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 的质量和水平。如法国医学院的授课课程就包含《医学伦理 学》、《心理学》、《流行病学》3门课程[2 ;而英国于1987年正 式建议将《医学伦理学》的授课合并贯穿于整个医学教育进 程;美国也在2O世纪6O年代对医学课程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也进行医学人文课程的培 】3】 蛇志Journal of SNAKE(Science&Nature) 2014年第26卷第1期Vo1.26 No.1,2014 训口]。作者认为,我国医学职业道德教育应注重以下几点。 的疾苦。因此,在培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实践教育过程中, 可邀请他们直接给医学生授课,通过他们自身经历的事例提 高学生对医学职业道德的认知。(3)职业道德考核。医学生 3.1 注重医学职业道德理论教育 (1)提高医学生对职业 道德的认识,同时培养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情感。因此对医 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首先要使他们明确什么是医 学职业道德,医学生对医学职业道德的认知是对医德关系和 协调这些关系的规范学习、接受和理解,是提高医学生的职 业道德认知水平的首要环节。而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情感 是对医疗卫生行业和广大患者的喜恶态度及他们履行职业 道德后的自我感受。情感往往是产生行为的动力,因此培养 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情感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课程。(2) 磨练、加强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意志,建立医学生对职业道 德的坚定信念。要求广大医学生在履行职业道德的义务过 程中,必须有克服困难和障碍的坚定毅力。意志往往是行为 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大部分同学往往只注重医学专业知 识的学习和提高,而经常忽视医学职业道德的学习。同时老 师也往往把多数的时间用在对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临床 操作技能的提高上,而忽视了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由 于临床实习阶段正是医学生开始接触各种患者和家属,需要 真正面对和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医患关系的时候,是最需要 自己分辨是非对错的时期,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医学生就会 成为只懂医术,不懂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因此,在医学实践 阶段有必要定期对医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考核,使其将来成为 德医双馨的医务工作者。 4小结 的杠杆,磨练医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坚定意志是职业道德培养 的关键步骤。信念是行为的动力,是认知转化为行为的必要 一总的来说,高尚的医德对于改善社会道德风尚,对患者 环。因此,对医学生职业道德坚定信念的建立是职业道德 的利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 避之。”医学生要立志成为白衣天使,要无愧于这一称号,必 须具备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因此,加强学生的 职业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重 视对广大医学生医学职业道德理论的培养,更要在医学实践 培养的重中之重。(3)医学生有必要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 惯。医学职业道德习惯不但是医学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 的,而且也是评价医学生职业道德水准的准绳。因此,使医 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是职业道德培养的最终目标。 3.2注重医学职业道德实践教育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过程中让他们切身体会到患者和家属身心的痛苦,更尊重、 理解患者,真正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优秀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 王济强,刘 艳.新形势下医生职业道德现状与对策研究EJ3. 中国医药指南,2010。15(8):313 315. 唯一标准,而要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道德,首 先要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教师是医学教育改革中的 关键因素,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必然影 响着其周围的学生,因此医学院校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 科研素质,建立完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对优秀教师加大表 扬力度,而对少数玩忽职守、坑害患者甚至违反法纪者必须 严加处理,甚至取消其教师资格。(2)建立健康的教育梯队。 每个医院的老专家和老教授,不仅是医学业务水平的佼佼 者,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所具有高尚的医学职业道德。由 于他们有丰富的人生阅历。经历过时间的洗礼和考验,通过 [2] Norman Daniels.Justice and Justification Reflective Equilibri— Llm in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 sity Press,1988.51. [3]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6. [4]黄久冰.医德——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J].中国现 代医药杂志,2006,8(4):50 对无数的、各种类型患者的诊治,他们更能体会和理解患者 PTC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陶品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广西南宁[摘要]目的评价PTC教学模式在急诊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结果530021) 运用PTC教学方法对急诊科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带教,比较 结论PTC新型教学模式对急诊科护生进 培训前后的效果。 护理实习生接受PTC教学模式培训后,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培训前。 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生的应急处置能力及实际操作能力,取得了满意的有形及无形成果 [关键词]PTC模式;急诊科实习生;护理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639(2014)01一o132~o2 doi:10.3969/i.issn.1001—5639.2014.01.063 PTC(primary trauma care,PTC)即初级创伤救治。创 始人是英国的道格拉斯(douglas)和澳大利亚的马库斯(mar— cus),是由世界初级创伤委员会(PTCF)发起的,以麻醉、急 132 诊、院前急救医师为主要培训对象,以规范化、标准化、实用 化程序和措施处置各类创伤患者为主要培训内容,旨在提高 临床医师应对创伤患者的紧急处置能力,解决第一时间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