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名人趣事

名人趣事

来源:九壹网


三击掌

说起我国历代的丞相,年龄最小的要算甘罗了。甘罗是战国时候秦国人,从小就聪明过人。他五岁时,有一次去演兵场观看兵士们操练,恰巧,秦王也在场。这秦王有个古怪脾气,喜欢对周围的人提一些很难回答的问题。这回,他瞧兵士们密密麻麻地刚集合好,身后那一大堆武器还没顾得拿,就大声对文官武将们说:“你们当中谁能用十击掌的工夫,就查出是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这一问,把满场的文官武将都给难住了,一个个心里直嘀咕:这么多兵士和武器,莫说是十击掌,就是花上半天工夫也难查清啊!因此,谁也不敢吱声。

甘罗见冷了场,便不慌不忙地走上前去,对秦王说:“只要兵士们听我的命令,我只用三击掌工夫,准可查出兵士多,还是武器多。”

秦王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个乳臭未干的娃娃,起初有些犹豫,但转念一想:如果不依他,恐怕不会再有人敢“出头”了。于是,便板着面孔说:“军中无戏言。如果你查不出来,本王可就不客气了!”

秦王的话虽然厉害,但甘罗一点儿也不害怕。他跳到台子上,学着大将军的样子命令兵士们:“我击第一掌时,你们必须立即去取一件兵器,违令者斩!我击第二掌时,所有拿到兵器的人必须火速到我跟前集合,违令者斩!”

兵士们齐声回答:“遵令!”

甘罗两击掌后,只见还有几个兵士空手在那儿站着,心里顿时有了底,又一击掌,喊道:“大王,兵士多,武器少!”

一时间,整个演兵场响起一片惊讶赞叹之声。秦王更是喜上眉梢,当即封小甘罗为郎中。七年后,甘罗出使赵国立了大功,秦王又破格提拔他为上卿(丞相),并把当年封给甘茂的土地全赏赐了他。

历法之争

1667 年腊月的一天,清朝王宫里气氛异常紧张,大学士图海和辅政大臣鳌拜正在十四岁的康熙皇帝面前激烈争吵着。

争吵的焦点是在历法问题上。原来,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在世的时候,十分赏识一个名叫汤若望的德国传教士,并把他安排在负责观测天文的钦天监里担任要职。汤若望依靠顺治的支持,运用当时西方比较先进的科学知识,改革了中国传统的历法,编制了一部新历法。这样,他的地位和影响便受到一些的妒忌。顺治一死,他们乘机联名上疏,攻击汤若望,诋毁新历法。

那时候,刚刚即位的康熙只有八岁,大权全落在鳖拜手中。由于鳌拜以前同顺治有矛盾,便不问青红皂白,立即罢免了汤若望,废除了新历法。然而,根据旧历法测得的天文数据常常不准,于是,敢于直言的图海便挺身而出,要求恢复新历法。

鳌拜、图海,各持己见,到底谁是谁非呢?康熙一时很难决断。散朝后,他暗想,如果自己懂得天文历算,就不会听风是雨,任凭摆布了。于是,他毅然放下架子,请来几位精通天文历算的老师,按时给自己上课。有时候,他还换上便服,带着几名随从,来到城东的天文观象台,一边观测,一边记录。有一次,康熙发现自己与钦天监推算的夏至时间相差九分,起先他以为是自己算错了,但反复观测推算了几遍,结果都一样,于是,便让钦天监的再重新观测推算。当他得知钦天监两次推算结论不一时,气愤地说:“今日一错,明日一错,长此以往,岂不酿成大祸!”

康熙经过艰苦学习,反复实践,终于确认新历法是切实可行的。他十六岁时,机智果断地处掉了专权误国的鳌拜,改组了钦天监。从此,新历法又重见天日。

妙计救乡亲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从小好学,聪敏过人。十岁那年,他的家乡浙田县(今文成县)一带旱灾严重,粮食歉收,百姓交不出赋税。县令不但不如实地上报灾情,反说百姓聚众谋反,抗交皇粮。皇帝要中书省立即派员前往当地查访核实,准备狠狠一番。

却说豪绅地主因佃户不交租,正心急如焚,如今见皇帝派人下来,个个喜出望外,连忙请客行贿,谎报乡情,说什么这一带民为非作歹,对抗朝廷。他们还把交不起田租的佃户统统列为土匪,造了一本厚厚的名册呈了上去。

刘伯温的父亲刘爚听到这个消息,如雷灌耳,暗想,这名册一到京都,不就要人头落地吗?眼见穷乡亲大祸临头,怎好坐视不救。可他想来想去却想不出个好法子,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刘伯温见父亲一连几天愁眉苦脸,十分奇怪,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了父亲的心思。他沉思许久,忽然跳起来说:“有了,有了!”接着,就踮起脚尖凑到父亲耳边,如此这般地说出个主意来。刘爚听了,一脸愁云顿时散尽。

几天后,朝廷来到刘伯温的家乡。刘爚装着十分热情地样子,硬是把那让到家里,先是敬茶,随着又摆上丰盛的酒饭。席间,他特地叫儿子出来一同陪客。那见刘伯温面白唇红,知书习礼,益发高兴,左一杯,右一杯,不大一会儿就喝了个烂醉如泥,被刘伯温父子抬到了床上。

趁那昏睡之际,刘伯温父子和几户邻居一起,先放火点着了附近的一处破草房。火势很快蔓延到刘爚家。看看将要烧到客房,刘爚和一个邻居一下子跃进火海,推开房门,背起那就往外跑。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那从沉睡中惊醒过来。他睁开惺忪睡眼,只见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待到惊魂稍定,他猛然想起了花名册还在里面,正挣扎着要闯进去取,忽听“呼啦啦”一声巨响,整座房屋倒塌下来……那失去了花名册,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刘伯温一条妙计,救了许多乡亲的命。乡里穷人一晓得这件事,都流出了感激的眼泪。

发明火柴的中学生

十九世纪,法国有个名叫查理·索利亚的人。他童年时代就爱好化学。

上中学后,他对化学的兴趣更浓了。

有一天,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做一个简单的小实验。他把氯酸钾和硫酸和在一起,用小锤子敲打,只敲打了几下,突然响起了强烈的爆炸声。爆炸声使查理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假如在这一混合物里再加上一些磷,那么,敲打或者摩擦时可能会发出火花哩!

于是,他找来一些氯酸钾、硫酸和磷,一个人偷偷做起了试验。还真行,只听得“嗤”的一声,一团火花串了起来,把查理的脸都烧伤了。查理高兴极了,顾不得脸上的伤,接着又进行新的试验。他把一片小木条在硫磺里浸透以后,再在木条的一头涂上氯酸钾,然后往磷上一擦,随着“咔嚓”一声响,木条头上发出火了。后来,查理又稍稍改变了化合物的成分,反复做了多次试验,终于发明成功了一擦就燃的火柴。

有一天,他无意中把这个秘密告诉给一个同学,并当场进行了表演。那个同学面对闪闪的火

花,惊喜交加,马上在校园里高喊起来:“火柴问世啦!火柴问世啦!”

这一年是 1831 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