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对高职学生培养的作用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对高职学生培养的作用

来源:九壹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对高职学生培养的作用

作者:朱宝生

来源:《丝路视野》2016年第16期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起源于美国,目前已在全世界展开。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竞争能力培养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教育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举步维艰。本文立足于研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对高职学生人才培养的作用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并进一步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高职;人才培养 一、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该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大力倡导并实践创新教育,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的校园创新文化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已成为当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二、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体系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国内一些企业家和国外专家都普遍认为,中国的学生基本功比较扎实,但是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更是薄弱。而大学生们对自己的创新能力的评价也不高。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一)发挥共青团文化育人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氛围

1.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共青团组织要积极弘扬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唱响主旋律,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环境。通过组织“科技文化艺术节”“青年创业论坛”“校园营销精英挑战赛”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陶冶大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成为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的重要内容。

2.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学生建立创新创业价值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与最初的职业指导相比,职业生涯教育已不只是指导学生选择职业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业,而是重在以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和职业观引导学生,让他们能从社会需要出发,结合自己的特点,掌握合理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

(二)搭建创新创业素质训练平台,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1.以科技竞赛为抓手,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业意识。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是高校共青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立足点,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兴趣的有效途径,并在工作实践中形成了体系。南通大学就逐步形成了“3+3+X”的多级竞赛体系。第一个“3”是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青年创意创业计划大赛等3个在全国影响较大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科技创新创业类竞赛;第二个“3”是指南通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园营销精英挑战赛;“X”是指除上述3个主要竞赛以外,有选择性参加的竞赛,如电子设计竞赛、电子商务竞赛等不具有普遍意义的竞赛。在竞赛过程中推动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情趣,增强青年学生的创业主动性。 2.以社会实践为依托,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在高年级团员青年中开展“学业、就业、创业、事业”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活动,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创业培训,锻炼其执行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有效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以勤工助学为纽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动力。随着高校勤工助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从事经营型、管理型勤工助学工作,甚至有部分同学从事科研型勤工助学工作,创办勤工助学企业,提前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参与勤工助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精神和提升创业动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

1.建立一支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团,加强对青年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指导。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使教师了解创业教育、具备创业教育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在一些实践结合密切的学科中,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让教师深入高新技术企业,体验创业过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

2.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技能。实施创新创业教育还要增加投入和改善软硬环境,组建坚实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其一是共青团组织主动与企业联姻,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以校企联合的模式,创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训练基地,实行“真项目、真操作、真环境”的见习模式,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其二是共青团组织牵头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会、创新创业协会等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战演习场所,以项目化的运作手段,保证学生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促进大学生与创业企业、创业者建立互动关系,体验创业过程,开展创业实践,提升创业企业的运行管理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培育一群团员青年创新创业典型,打造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完善创新创业激励和扶持机制,积极筹措资金,通过“青年成才发展基金”、小额担保贷款等渠道,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促动机制,促进学生的职业自立,塑造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培育出一批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逐步提升大学生整体创新创业的水平。 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按照目前我国高校的招生录取模式,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是采用传统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不但课堂教学活动很难开展,教育教学效果很差,而且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业人才,虽然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成绩不如普通高校学生,但是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不比高分学生差,可能还会高于只会考试的高分同学,因此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是高职人才培养和促进高职学生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嵇新浩.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成人教育,2014,34(09):113~114.

[2] 宋涛.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年会暨中青年学者论坛,2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