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省武威市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1)

甘肃省武威市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上学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1)

来源:九壹网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命题人:李竹筠

第Ⅰ卷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粗的字注音。(4分)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 )落了。在他弥( )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

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huī( ),他的灵jiù ( )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

2. 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花种得好,栩栩如生,满园芬芳,可以欣赏。B.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队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C.对犯错误的同学应诚恳地指出思想根源,不能讳疾忌医。D.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能好高鹜远。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发挥好坏的关键。B.听了校长的报告,使我受到极大的鼓舞。 C.尽管严寒酷暑,我们都坚持清晨的锻炼。D.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才。4、综合性学习(4分)

某班举行以“青春随想”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了两个主要环节:

⑴青春是什么?(2分)

某同学这么认为: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座高耸的山,是一座看不见路径的山。每个人都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雄鹰,怀揣着征服者的梦想。

你认为青春是什么?请仿照该同学的句式也写写。

⑵青春宣言:我们因为拥有青春而骄傲。我们发出我们青春豪迈的誓言:我能飞,我能高飞!我的未来,我主宰!

请写出你的青春誓言。(2分)

。5、请从下面提供的四个情节中,任选一个按要求填表。(4分)①三顾茅庐 ②黛玉葬花 ③武松打虎 ④大闹天宫序号

出自哪一部著作

作者

简要写出书中另一个情节(不超过20个字)

6、根据内容提示填空。(12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观刈麦》)(3)过尽千帆皆不是,             。(4)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用“枯藤老树昏鸭,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一组名词勾画出了一幅萧索的秋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 , 。(5)了却君王天下事,             。 (6)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其原句是 , ; , 。这一成语常用来比喻 。

(7)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两句是 , 。(8). 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反映山中屋宇地势高峻的两句是, 。(9) 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

二、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2分)

(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

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

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7、解释句中黑体加点词的意思。(2分)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 (2)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8、翻译段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译: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译: 9、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               的建议。(2分)

10、文段最后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4分) (1)                  (2)                 

(二)、课内文段阅读,完成练习题。 (14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地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1.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 , 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少年朋友们 。(2分)

12.文中写了“我”看戏前的心理变化,试依次写出这种变化(每种变化限用两字)。

→ → (3分)

13.第②段中“跑”照应了第一段中的“ ” 字。(1分)14.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从触觉来写的句子是“ ”。从嗅觉写的句子是“ ”。本段写景的作用是 。(3分)

15.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2分)16.第②段中写到“似乎听到歌吹了”, “我”真听见了吗?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3分)

(三)、(18分)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我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 x 。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⑥家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7、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2分)

答: 18、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4分)(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答: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答: 19、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来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3分)

答: 。20、选文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为后文哪些内容埋下了伏笔?(2分)

答: 。21、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3分)

答: 。22、选文题目说“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4分)

答: (四)丰子恺的人品与画品(16分) 朱光潜

①我对于子恺的人品说这么多的话,因为要了解他的画品,必先了解他的人品。一个人须先是一个艺术家,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子恺从顶至踵是一个艺术家,他的胸襟,他的言动笑貌,全都是艺术的。他的作品有一点与时下一般画家不同的,就在他有至性深情的流露。子恺本来习过西画,在中国他最早作木刻,这两点对于他的作风都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些只是浮面的形相,他的基本精神还是中国的,或者说,东方的。我知道他尝玩味前人诗词,但是我不尝看见他临摹中国旧画。他的底本大半是实际人生一片段,他看得准,察觉其中情趣,立时铺纸挥毫,一挥而就。他的题材变化极多,可是每一幅都有一点令人永久不忘的东西。我二十年前看过他的一些画稿——例如《指冷玉笙寒》,《月上柳梢头》,《花生米不满足》,《病车》之类,至今脑里还有很清晰的印象,而我素来是一个健忘的人。他的画里有诗意,有谐趣,有悲天悯人的意味;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他的人物装饰都是现代的,没有模拟古画仅得其形似的呆板气;可是他的境界与粗劣的现实始终维持着适当的距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人。

②书画在中国本有同源之说。子恺在书法上曾经下过很久的工夫。他近来告诉我,他在习章草,每遇在画方面长进停滞时,他便写字,写了一些时候之后,再丢开来作画,发现画就有长进。讲书法的人都知道

笔力须经过一番艰苦的训练才能沉着稳重,墨才能入纸,字挂起来看时才显得生动而坚实,虽像是龙飞凤舞,却仍能站得稳。画也是如此。时下一般画家的毛病就在墨不入纸,画挂起来看时,好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他们自以为超逸生灵,其实是画家所谓“败笔”,像患虚症的人的浮脉,是生命力微弱的症候。我们常感觉近代画的意味太薄,这也是一个原因。子恺的画却没有这种毛病。他用笔尽管疾如飘风,但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在这方面,我想他得力于他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功夫。 (《中学生》复刊后第六六期,1943年8月)

23.读第①节,思考:丰子恺的画大半取材于什么?他的画有有哪些特

点?(4分) 24.“它有时使你悠然物外,有时使你置身市尘,也有时使你啼笑皆非,肃然起敬。”这一句话是从什么角度评价丰子恺的绘画的?(4分)

25.读第②段划线句,作者认为当时一般画家的“败笔”是什么?作者写这点用意是什么?(4分)

26.丰子恺的画为什么能“笔笔稳重沉着,像箭头钉入坚石似的”?(用文中原句回答)(4分)

四、写作(60分)题目:《门其实开着》

要求:

1.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写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诗歌除外)

2.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3.书写工整,500字以上。

九年级语文试题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yǔn mí 晖 柩 2.D 3.A

4、⑴青春是什么?(3分)例:(比喻2分,含义1分)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条奔腾的河,是一条充满惊涛骇浪的河。每个人都是一叶张帆起航的小舟,从这条河上驶过。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浩瀚的海,是一片不见天际的海。每个人都是一道涓涓奔流的小溪,别无选择汇向大海。

青春是什么?青春是一片蔚蓝的天,是一片辽阔无垠的天。每个人都是一只羽翼未丰的雏燕,渴望自由翱翔。⑵青春宣言:(2分)例(积极向上即可)

我微笑、乐观、自信、坚强; 我轻松、积极、不卑、不亢; 我健康、豁达、心胸宽广;我将百折不挠,去实现理想; 我要不断超越,走向明天,走向辉煌!5、略6、略

二、阅读(46分)(一)、(14分)

7.(1)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2)奔走效劳

8.(1)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 (2)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急的时候接受使命。

9. 亲贤远佞。

10. (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 (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二)、课内文段阅读,完成练习题。 (14分)

11、拔、点、磕、退、上、架 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的愉快心情

12、 轻松→ 急切 → 陶醉 13.飞

14.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看戏愉快和急切的心情,对农村秀丽风光的热爱15.比喻 写船行之快,衬托出“我”想看戏的急切心情 16、没有。这只是“我”急切的心理作用(三)、(18分)

17、(2 分 ) 只 有 那 些 心存感 激 的人才有 资 格得到他 的资

助 。

18、 (4分) (1)(2分) “黄 金 屋 ” 指 纸 钞或值 的东 西。

(2)(2分 )“ 试 金 石 ” 是说 寄 出 去的书 成为 检验 孩子们是否具有 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意 合 即 可)( 试金 一 测试感恩之心 ,1分;石 - 寄出 去的书 , 1 分 )

19、(3分)答案示例:老人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对别人的给与都不知感激?难道这群孩子情感都那么缺乏?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担忧了。”(内容2分,须紧扣老人为收不到来信而着急、郁闷的心理来写;表达1分.须通顺〕20、( 2分 )为 后 文 老人 等 待 学 生来信(来 电)和 收 到贺卡埋下 伏 笔 ( 两 点 , 每 点 1 分)

21、(3分 ) 因 为 没 有 感 激 之心 即 使 受 到 别人再 多 的关 爱 , 今 后 也 不 懂 得 去 关 爱 他 人 .回报社会。 (阳光”与“温暖”的理 解各1分,语言 表达1分)

22、(4分)对“没有 一种 给 予 是 理 所 当 然 的” 认识 理 解1 分 ,联系生活 实 际 2分 ,表 达1 分 。

23.实际人生。真诚、平和、超脱、对人怀有深刻的同情和爱。24.是从读者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这一角度评析的。

25.墨不入纸,画挂起来像是飘浮在纸上,没有生根。与丰子恺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丰子恺的画沉稳、坚实。

26.“我想得力于他纯朴执着的性格,他的木刻训练和他在书法上所下的功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