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时长:120分钟 满分:200分 注意:试卷中g取10N/kg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 共80分)
1.地球是一个水球,71%的面积被水体所覆盖。而联合国却还把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节水日,这是因为目前人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冰川水和地下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2.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的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3.(2010烟台)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4.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大约出现在什么时间? ( )
A.日出前后 B.中午12:00 C.下午2:00 D.日落前后 5.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生理盐水 B.蒸馏水 C.糖水 D.消毒用的碘酒 6.20℃时,钾的溶解度为31.6克,所以它属于 ( )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难溶物质 7.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 ( )
A.一般无云 B.蜻蜓飞得较高 C.空气从下往上流动 D.晴朗干燥 8.大气压强的值为10Pa,则大气压对你的一只大拇指指甲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1N B.10N C.100N D.1000N
5
1
9.(2010烟台)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2)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
10.(2010 株洲) 负压救护车是一种新型救护车,因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而得名。下列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
A. 充完气的汽车轮胎 B. 高空飞行中的飞机机舱 C. 吸饮料之初的吸管 D. 太空飞行中的“神7”返回舱 11.(2010 嘉兴)下列事例违背科学原理的是 ( )
A.坐在汽车前排的人要系上安全带 B.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 C.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120℃ D.在阳光下,用一块冰将一张纸点燃 12.(2010 福建)图3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 B.15℃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乙的溶解度为30g 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
13.(2010安徽)下面是日常生活中与压强有关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增大手指对它的压强
B.水坝的形状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了嘴的吸力
D.高压锅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为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14.粗盐在制精盐过程中都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实验中的作用时( )
2
图3
A.加速粗盐的溶解 B.引流 C.防止液滴飞溅 D.上述3项都是 ©15.(2010上海)如图4所示,三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A、B、C三种液体,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分别从三个容器内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后,剩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A ( )
图4 B C A. pA>pB>pC
B. pA=pB=pC。
D. pA=pC>pB。
3
C. pA<pB<pC。
16.(2010南京)把一个质量为30g、体积为50cm的物块轻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当物块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B.溢出水的质量为3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大 D.溢出水的质量为50g,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17.(2010·株洲)今年五一,吴
t1/℃ 力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8:0030 开始每隔半小时分别对株洲市文化园的气温和园内人工湖的水温进行了测量,图5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温度t1随时间t2变化的图线。据图可以判断 ( )
A.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B. 实线是水温图线,虚线是气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C.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实线是气温图线,虚线是水温图线,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小 18.(2010 厦门)如图6所示,航母上的舰载机群飞离后,航母受到
3
20 10 8:00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00 t2/h 图5
图6
的浮力F及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减小,p增大 B.F增大,p减小 C.都减小 D.都增大
©19.木块重5牛,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的压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20.有一只250克的烧杯,装满了水,质量共为650克,现投入质量为50克的小石块,溢出了20克水。由此可以知道小石块的密度为 ( )
A.2.5 B.2.5千克/米 C.2.5克/厘米
3
3
D.无法计算
二、简答题(每空3分,共20空,合计60分)。
21.右图7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两试管中的气体体积之比为A∶B=2∶1,
(1)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与A极相连的是蓄电池的 极; (2)该实验说明了水由 组成。
22.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应按一定操作顺序,其流程图是: (1)流程图的第一步操作叫
(2)用过滤方法提纯粗盐时,滤纸上留下的物质是 A.食盐 B.不溶性杂质 C.无任何物质 D.食盐与不溶性杂质 23.(2010 汕头)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8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 N,木块对桌面有压力为 N,此时 对桌面的压强大。
24.(2010 广州)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图9所示。
4
图7
过滤 蒸发 图8
图9
(1)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物体A所受浮力是 N。
(2)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A在水中会 (选填“下沉”、“上浮”、“悬浮”)。
判断的依据是 。
25.(2010泰洲)登山运动员在向高峰攀登时会出现“高原反应”,这除了高原缺氧、寒冷之外,还因为那里的大气压强比平原地区________得多(选填“大”或“小”)。在高原上用普通锅难以煮熟食物,是因为普通锅的密封性能较差,锅内气压受外界大气压影响,使得水的沸点_________100℃(选填“高于”或“低于”). 26.(2010 福州)请根据图10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 t2℃时,100g水中溶解_ 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 g。
(2)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 _。
27.(10年桂林)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为了增大________;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管是利用了________的作用。
©28.(2010烟台)图11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 p乙。
图11 图10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
29. (2010汕头)小明用天平和量杯测一块寿山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如图10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然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寿山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2乙所示,寿山石的质量
甲
0 1 2 乙
3 4 5g 50g
图12
5
为 g,再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20cm,则寿山石的密度是 g/cm。 30. (2010 株洲)在“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老师用压强计做了如图13所示的(a)、(b)、(c)三次实验。比较实验(a)、(b)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比较实验(b)、(c)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31.(2010玉溪)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到了地面附近的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
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高度/km 大气压/kPa 0 101 1 90 2 80 3 70 4 62 5 54 6 47 7 41 大气压/kPa 100 水 (a)
盐水 b) (
盐水 (c)
33
图13
(1)在图14上作出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可以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2.5km ,请你利用图像判断出该
地的大气压为________KPa。
(3)该小组同学小华提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题中所用到的
方法测定珠穆朗玛峰的准确高度。你认为__ ___(填“可以”或“不可以”)。
32.(2010金华)某兴趣小组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有什么关系?
50 高度/km 0 5 10 图14 【设计实验】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用如图15所示装置,
在弹簧秤下挂一实心圆柱体,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
图15
实验序号 1 2 6 3 4 5 【获取证据】测得
圆柱体的体积为0.5×l0米,柱体
-4
3
h/米 F/牛 P/帕 0.1 0.48 30.2 0.36 30.3 0.24 30.4 0.12 30.5 0 1.2×10 2.4×10 3.6×10 4.8×10 的重为0.6牛顿。当圆柱体缓慢地浸入液体中时(圆柱体始终竖直且没有被浸没),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弹簧秤相应的示数F,求得相应的圆柱体在下表面处产生对液体的压强p(液体在圆柱体下表面处产生的压强也为p),所得数据如下表: 【得出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讨论与交流】(1)根据第5次实验所得数据,求得圆柱体在下表面处对液体产生的压强
是 帕,实心圆柱体的密度为 。 (2)当弹簧秤的示数为0.12牛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牛。 33.(2010宁德)图16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6、图17回答:
(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图17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 (填甲或乙或丙)。
四、分析计算题(34题8分,35题8分,36题8分,37题6分,共30分)
7
34.(2010 广州)©(1)托里拆利测量大气压强值实验如图18所示,当时的大气压强等
于
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2)某地大气压强为1×10 Pa,作用在
0.02m面积的大气压力为 N。 (3)如图19,将薄纸片置于下唇底部,沿着纸片的上表面吹气,纸片升起,可知吹气过程空气对纸片上表面的压力 下表面的压力(选填“大于”、“等于”、“小于”),证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 。 35.(2010金华)2010年3月,大型国宝珍品—
—秦始皇兵马俑在浙江省博物馆展出。小红参观时发现,秦俑脚下都踏踩着一块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踏板,如图20所示。为了弄清这种制作的好处,她收集了一尊站立姿态兵马俑的有关数据:体重(含踏板)1600N,踏板面积1.6×10m。问:
(1)这尊兵马俑(含踏板)的质量是多少?
(2)这尊兵马俑竖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6.(2010宜昌)目前在长江上有很多艘游览长江三峡的豪华游轮(如
图21所示),已知某游轮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60t,吃水深度(指水面到船底的深度)是2.7m。
(1)计算满载时游轮的总重是多少牛?游轮浸入水中的体积是多
大?
(2)当该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时,吃水深度是变大还是变小?请说
明理由。
37.要把200毫升密度为1.5克/厘米的60%的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克?
8
3
-22
2
5
图18 图19
图20
图21
答案
1.D 点拨:地球是一个水球,但能真正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稀少。 2.C 点拨:水电解时在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B 点拨:切菜时,把刀刃磨锋利一些,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加压强的。其余三幅图都是增大受力面积达到减小压强。
4.C 点拨: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在午后2时。 5.B 点拨:蒸馏水是纯净物。
6.A 点拨:常温时,溶解度大于10克属于易溶物质。 7.C 点拨:低气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动,阴雨天气。 8.B 点拨:大拇指指甲表面积约为1cm,F=PS=10N。
9.C 点拨: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嘴中,A、B、C三项是研究流体压
强与流速关系。
10.C 点拨:吸饮料之初的吸管内因气体被吸走一部分后,管内气压减小,变为小于外
界大气压的负压状态。充完气的汽车轮胎是高压。机舱和返回舱内是一般的常压,适应人的生存。
11.C 点拨:系上安全带是防止因惯性而发生意外伤害,火车站的站台设置了1米以上安全线是防止因气流过快,压强主客观小后,人被吸向火车。用普通铁锅将水加热到一般只能到100℃,将冰磨成凸透镜聚光可以点燃纸。
12.B 点拨:从图中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30℃时甲的溶解度为30g,升高温度后由于溶解度都增大,所以原不饱和溶液升温后还是不饱和。
13.B 点拨:图钉帽面积大是为了减小手指对它的压强,防止手指受伤;高压锅是利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使食物更易熟料,水坝的低部做得宽一些克服逐渐增大的水压。 14.D 点拨:粗盐精制分为溶解、过滤、蒸发三步,在溶解中用玻璃棒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在过滤中用玻璃棒引流,防止液体倒在漏斗外面;在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15.A 点拨: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深度越大、液体密度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与容器的低面积无关。如图所示压强相等,但深度A>B>C,说明液体的密
9
2
度ρA<ρB<ρC,抽出相同深度的液体,相当每个容器中减少的压强pA<pB<pC,则最后剩余液体的压强等于原压强减去减少的压强,所以有pA>pB>pC。
16.B 点拨:需根据浮沉条件判断物块轻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根据质量和体积求得物体的密度:‘‘‘
m30g330.6g/cm1g/cm,物体漂浮在水面,F浮=G排液=3V50cmG,所以溢出水的质量与物体的质量相等。由于杯中盛满水,溢出水后水的深度不变,即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17.C 点拨:在相同的辐射能力下,由于水的比热大于空气的比热,所以水温的变化比空气要小。图中实线一昼夜内温度变化大,属于气温变化曲线。
18.C 点拨:舰载机群飞离后,整个航母的质量减小,即重力减小,由于漂浮,所以浮力也减小,排开液体体积减小,航母上浮一些,低部到水面的深度下降,受到的水的压强也减小。
19.C 点拨:A支承面MN受到的压力等于G=5N;B由于物体放在斜面上,压力减小G;C中压力与水平向左的推力相等(20N);D中压力F压=F—G=15N。在直线上二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同方向相加,反方向的相减。
20.C 点拨:因为F浮=G排液<G,小石块沉入水低,由题意可知:V石=V排水=
m20cm3。
所以石m50g32.5g/cm。 3V20cm21.负极;氢和氧(元素)
点拨:在电解水时,产生气体较多的是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 22.溶解;B 点拨:略。 23.10; 10; 铁球。
点拨: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与支持力又是一对力的相互作用,所以这三个力的大小相等,当重力为10N时,压力、支持力都等于10N。由于铁球对桌面的受力面积小,所以产生的压强大。
24.(1)1.2N;1.8N;(2)下沉;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的重力;
10
点拨:弹簧秤读数F=1.2N,F浮=G—F=3N—1.2N=1.8N<G,物体下沉。 25.小;低于。
点拨:气压随海拔高度升高而下降。沸点随气压下降而降低。 26. (1) 25; 20% 125 (2) B
点拨: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5克,即100克水中溶解25克A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P%=
25100%20%。稀释成10%时,浓度减小一半,则溶液质量增125大一倍,所以应加水125克。降温至t1℃时,A饱和溶液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B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27.压强;大气压。
点拨:注射器的针头做得很尖,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注射器内的活塞外拉时,减小管内的气压,大气压将药液压入注射器内。 28.>
点拨:液体质量相等,但甲的体积比乙要小,则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深度相等,根据液体的压强与深度、密度有关,则甲试管低部受到的压强大。 29.右; 53.4; 2.67
点拨: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说明左侧重,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增加右侧的质量,直至平衡。石m53.4g32.67g/cm 3V20cm30.密度;深度;
点拨:(a)、(b)实验比较,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变量是液体的密度,盐水的密度大于清水的密度,U型管内液面差不同,说明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b)、(c)比较时,液体的密度相同,在深度不同时,压强也不同,说明液体的压强还与深度有关。 31.(1)作图略;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2)75;(3)不可以;
点拨:作图时,先描点,再光滑连接。利用作得的曲线图对应读出2.5km时的大气压。
不可以准确测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理由一是大气压的值是受天气等多因素影响的,二是坐标图中高度与气压关系图取值较大,无法读得非常精确的值。 32.同种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成正比;6.0×10, 1.2×10;0.48牛
11
3
3
点拨:用同一种液体探究液体产生的压强跟深度的关系,但习题中没有说是水,这是做该题时必须澄清的,否则会认为数据有问题。根据F=PS可求得圆柱体的底面积是1cm,高为50cm。根据数据分析出深度与压强的关系:P=1.2×10h。当h=0.5米时,P=6.0×10Pa。
4
32
m0.06Kg331.210Kg/m。F浮=G—F=0.6N—0.12N=0.48N。 33V5.010m33.(1)甲>乙>丙(或甲乙丙);(2)丙
点拨:已知生石灰溶于水放热,使溶解温度升高,同时有晶体析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只有丙物质满足要求。
34.(1)750;(2)2000;(3)小于;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点拨:直玻璃管中装满水银后,倒立于水银槽中,根据水银柱的高度可测得当时的大气压,本图中关键是底部的10mm高度带有一定的欺骗性,就注意水银槽中水银液面的位
置,水银柱的高度是指高出液面的长度。根据水银面上受到大气压的作用,同深度处压强相等的原理,图中750mm高水银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强相等。
F=PS=1×10 Pa×0.02m=2000N。 35.(1) 160Kg (2)1×10Pa 点拨:m5
5
2
FG1600NG1600N5110Pa。160Kg,P22SS1.610mg10N/Kg计算时公式、数据代入、计算结果三步不能少,单位也不能漏缺,其中F=G的关系表达更不能少。
36.(1)4.86×10N;4860m (2)吃水深度减小。
点拨:(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游船受到的浮力
7
3
F浮=G排=m排g=4.86×106kg×10N/kg=4.86×107N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游船的总重G总=F浮=4.86×10N 由ρ= ,得:游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4.86×10kg3
V浸=V排= =33 =4860m
ρ 1.0×10kg/m
(2)因为游轮从长江开到海里,重力不变,受到的浮力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游船
12
7
mVm6
排开的水的重力不变,而海水的密度大于江水的密度,所以船排开水的体积变小,吃水深度减小。 37. 700克。
点拨:60%的硫酸溶液质量:m=Vρ=200毫升×1.5克/厘米=300克。 设需加水X克,根据稀释前后溶质不变的原理有: 300克×60%=(300+X)×20% , 得X= 700克。
3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