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不管有多难,都要拾起并珍藏凋落的梦想,别让她零落成泥碾作尘。梦想是的翅膀,会把人带向高处和远处。梦想如花,很容易凋落。④有一首歌名字是“的翅膀”,还有一首歌名字是“飞得更高”,找时间听一听这两首歌,在歌声里整理自己的梦想。⑤即使成尘成泥,也不要忘了她曾经的芬芳。
A . ④⑤ B . ⑤④ C . ④⑤ D . ⑤④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2. (10分)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正在中国大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1)
【传承文明】请用简洁的语言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
(江苏文明讯)5月29日,扬州市举行“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上签名寄语启动仪式,活动在扬 州广电中心演播大厅举行,扬州常委、宣传卢桂平亲自启动了“学雷锋做美德少年”上签名寄语活动按键,号召全市少年儿童学习雷锋,发扬螺丝钉精神, 争做“四好”美德少年。市文明办、扬州广电总台、市教育局、团、市妇联、市关工委等部门的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活动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和友们的积极回 应。
标题: (2)
【我行我秀】 上雷锋纪念馆:一张黑白照片上是雷锋那张带着微笑永远年轻的脸,用鼠标点击“献花”的小图标,页面上显示出荷花、玫瑰、百合、向日葵等12种鲜花图片供选 择。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点击了荷花,请结合《荷》专题相关知识,谈谈同学们选择荷花祭奠的原因。(不少于两点)
(3)
【从我做起】学校在学雷锋活动中举行了“弯腰行动”,号召全校师生见到废纸主动拾起,人人动手,净化校园。李明看到你在弯腰拾废纸很不以为然,说这样的小事何足挂齿?
你
对
李
明
说:
3. (5分) 请以“虽然……但是……”的关联词句式,使用下面词语写一段有关景物描写的话,至少用上其
第 1 页 共 10 页
中两个。
黑暗 天空 星星 唱歌 目标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4. (1分) 古诗文默写
(1) 子夏曰:“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2) 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李商隐《无题》) (3) 采菊东篱下,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4) 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5) 古诗中,动物的出现为春色平添了几分生机,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动物写明媚春光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6) 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填写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句子)
(7) “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校长在晨会上寄语全校学生:如果要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更好地把握自己,就要有王安石登飞来峰时“________,________”的抱负和胸襟。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5. (1分) (2017九上·义乌月考)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为天下唱________ ②燕雀安________知鸿鹄之志 ③以头抢________地耳 ④谓________为信然 6. (21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 ③或王命急宣________ ④清荣峻茂________ ⑤属引凄异________
第 2 页 共 10 页
(2) 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 文本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表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4)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补全下面的对联。 ________,天高地厚中华情。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
7. (1分) (2017八下·南江期末) 阅读名著片段后答题。
他离群索居,自我封闭,唯有大自然能给他些安慰。特雷泽德布伦瑞克说,“大自然是他唯一的知已”,是他的庇护所。1851年认识他的卡尔纳特说,从未见过一个人像他那样热爱花草、云霞和大自然,他似乎是靠这些活着。他自己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爱田野……我爱一株树甚于爱一个人……”在维也纳时,他每天都要围着城墙转一圈。从黎明到黑夜,在田野里,独自散步,帽子也不戴,顶着太阳,或者冒着雨。
(节选自罗曼罗兰《名人传》) (1)
文段中的“他”是谁?结合作品我们可知这一时期“他”的最大痛苦是什么? (2)
从这位名人的经历中你获得了何种启示? 8. (1分) 名著阅读。
“妈一定刚刚起床,可是我已经下班回来了,”他一面想着,一面加快脚步,嘴里吹着口哨。“离开学校倒也好。反正那个该死的神父是不会让你好好念书的,现在我恨不得吐那家伙一脸唾沫。”他正想着,已经到家了。
(1) 这
段
文
字
选
自
(
作
者
)
的
长
篇
小
说
《 公 。
(2)
》。文中的“他” 是指作品的主人
结合原著中这段文字之外的相关内容,说说他为什么对神父如此愤恨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 (12分) (2019九下·崇明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第三次家访 山默
①教室里一片安静——全区期末连片阅卷,小学三年级数学评卷工作正在紧张地进行。 ②突然,那位年轻女教师发出惊呼,天哪,这熊孩子也太坏了吧,竟然这样咒老师啊!
第 3 页 共 10 页
③大家闻声都围过去,原来在一份卷子六道大题的“得分”栏的方框内,该生分别填着“祝愿老师活到”六个大字、其后是空缺的“总分”栏,栏外写着个“岁”字。
④学生的意图再明显不过了:你给我打多少总分,你就会活多少岁,总分越高,你就活得岁数越大,否则… ⑤教室里顿时炸了锅,大家纷纷责骂这个学生小小年纪就如此作剧,一些老师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要把这个作为反面教材,告诫家长,教育学生,阅卷组长则表示,这个“事件”要上报局里,要查明是哪所学校的学生,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并嘱咐那位年轻教师:记住拆封时看清是哪所学校的学生!那年轻教师则小声嘟囔,这张卷子我可不愿算总分、拆封,疼得慌,要是我的学生,再遇上个差生,得个二三十分……天哪,我都不敢想,我还想长命百岁呢!
⑥还是抓紧改卷吧,任务挺重的!已经鬓丝染雪的苏老师则轻轻提醒。 ⑦阅卷结束时,那份试卷果然没有算总分、写总分!
⑧苏老师就笑嘻嘻地说,我算我写吧、我已经55岁了,8月份就要退休了,我不怕! ⑨学生的总分却赫然为96分,这个分数在这次试题有着相当难度的期末考试中属于高分。
⑩卷子拆封的一刹那,所有阅卷老师都聚精会神,专注于订书针的一根一根脱落,仿佛等待世纪之速的揭晓,看到“学校”栏里的学校名称,看到“姓名”栏里的“牛鹏欣”,大家先是片刻的鸦雀无声,然后迅速地瞟一眼苏老师就无声地散去。
⑪苏老师是去年带完一届毕业班后主动要求到三年级任教的,这个班的学生大多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她接手时,班上有十几名学生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牛鹏欣是其中一名且分数居于榜尾。在学校确立党员和建档立卡户孩子“手拉手”帮扶时,苏老师选择了牛鹏欣。
⑫在学校组织的例行家访中,苏老师了解到了牛鹏欣的家庭情况:爸爸是先天性心脏病且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只能给一个单位看看大门,妈妈给一个超市打工,牛鹏欣是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上初中,另有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守巢山区老家。
⑬第二次家访苏老师就给孩子买了一些文具和图书,当听说牛鹏欣妈妈是专程请了半天假来接待自己时,苏老师就暗下决心:今后的家访绝不能干扰孩子家长的正常工作。
⑭通过观察和了解,苏老师发现牛鹏欣的数学思维相当不错,过去之所以成绩差,主要是家长忙于打工,疏于管理,放任自由。
⑮于是,苏老师就“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上课多提问,下课多检查,有时刻意多给牛鹏欣一朵小红花;当然,看到牛鹏欣上课忍不住做小动作时,她也会投一束严肃的目光过去,牛鹏欣一哆嗦,赶紧坐端正……慢慢地,牛鹏欣从躲避她的目光,变为敢迎接她的目光,最后变为当她抛出问题时,目光总是充满热望,跃跃欲试……成绩的提升则是预料之中的。
⑯这样的孩子怎么会诅咒阅卷老师呢? A
⑰班主任小马也气炸了肺,觉得班上出了这么一个“害群之牛”(她没有说“马”)、实在是给班主任难堪,
第 4 页 共 10 页
给班级抹黑,给学校抹黑,“我要发布到班级家长群,让大家看看这是什么样的孩子!”
B
⑱苏老师坚决地阻止了小马!
⑲但一个小时后,苏老师收到了牛鹏欣妈妈的微信:苏老师,太对不起了,牛鹏欣惹您生气了,我和孩子他爸已经把牛鹏欣痛打了一顿,明天我领着他到学校给您道歉,太对不起苏老师了!
⑳苏老师很诧异,不是不让小马发吗,家长怎么这么快就知道了呢?“你不让发家长群,我给他爸他妈发去了,不能惯他这个毛病,苏老师,我替你打抱不平!”小马愤愤地说。
C
21 苏老师有些哭笑不得 , 但她还是觉得有必要给牛鹏欣妈妈一个解释,更要给一个叮嘱,于是,她拿起了手机,刚一拨通,牛鹏欣妈妈就一边道歉,一边责骂牛鹏欣。末了,牛鸥欣妈妈停顿了片刻,低下声音,说,苏老师,娃娃没有恶意,知道您要退休了不教他了,娃娃舍不得您,他想他这次肯定考100分,就想视您长命百岁,没想到错了一个计算题,扣了4分,他也不知道全区阅卷,只想是您阅卷,就您一个人能看到,没想到把祸闯大了,太对不起您了,苏老师……
D
22 苏老师决定,她要第三次家访,主动的,今晚就去!
(1) 结合第⑤段,说说第⑥段画线句让你对苏老师有了怎样的认识。 (2) 下列对⑪—⑮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以插叙补写了苏老师关爱牛鹏欣提高其数学成绩的过程。 B . 表明牛鹏欣的做法确实有错,对不起一直关爱他的苏老师。 C . 暗示了分数栏事件的起因在于学生对苏老师的感恩和依恋。 D . 突出了牛鹏欣祝福老师的做法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3) 第 21 段苏老师“哭笑不得”的原因是什么? (4) 下面的文字放回原文ABCD哪一处最合适?
苏老师内心激烈地颤动起来,他猛地想起笫二次家访,她说到就要退休不再给孩子带课,孩子的帮扶老师也会换人时,牛鹏欣眼里的确飘过一缕惊诧,不过,她没想到,孩子是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她的依恋和祝福!
(5) 下列对苏老师第三次家访谈话内容的想象,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表扬牛鹏欣,数学思维非常好,学习成绩非常棒,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 B . 感谢牛鹏欣,在老师临近退休的时候送给老师这么一份感情真挚的大礼。 C . 请求牛鹏欣父母,理解小马通知家长的真正目的,做到对孩子绝不娇惯。 D . 劝说牛鹏欣父母,即使孩子做了错事,也不能用粗暴的痛打来解决问题。 10.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寂静钱钟书
第 5 页 共 10 页
周劼人
12月19日,寂寥的寒夜,清华园日晷旁,烛光隐隐。小提琴哀婉的曲调飘散在清冷的夜空,人们伫立无语,鞠躬,献上白菊。
偶有路人好奇:“这是在祭奠谁?”
有人低声答语:“今天是钱钟书先生辞世10周年。”
10年前,钱钟书先生安详离世。遵钱先生遗嘱,“一切从简”,连在八宝山的告别仪式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如此寂静。”钱先生的一位生前好友说。那日,清华的南北主干道上飘起了一千只纸鹤,学生们用这种方式,静静地送别他们的老学长。他的人生,本不寂静。
无论是人们熟稔的《围城》,还是近乎天书的《管锥编》,都惊讶了世人,折服了学界。《管锥编》单是书证就数万条,引述涉及四千位作家上万种著作。世人惊叹“大师风华绝代,天才卓尔不群”。
然而他却又静静地坐在书斋里,照例埋头读他的书,做他的学问。图书馆内很多冷僻线装书的借书单上,只有他一人的名字。即使是身处困境,他也只是默默地埋头书本。“”时他被送去干校劳动改造,能看的只有寥寥几本书,但只要抱起书本来,就能兴致盎然。第一批“大赦”回京的名单中,没有钱钟书,也没有杨绛。他们夫妻二人平静地走回窝棚,杨先生说:“给咱们这样一个棚,咱们就住下,行吗?”钱先生歪着脑袋认真的想了一下,说:“没有书。”
“”后,对钱钟书先生的称颂日渐声高,然而钱家的书斋内一如既往地平静。他谢绝了一切记者和学者的拜访,有人将此误读为“清高孤傲,自以为是”。
他人的不解,钱先生并未在意过。杨绛先生说:“他从不侧身大师之列……他只想安安心心做学问。” “钱先生做学问是‘心在焉’,”清华大学一位老师说:“而我们今天这个社会上,今天这个校园里,有多少人则是‘心不在焉’。”
清华大学一位博士生说,他多次读《围城》,读第三遍时忽然明白,“围城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人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为自己编织的。钱先生没有为自己修筑围城,所以,他一辈子都活得坦然,真挚。”
10年后的清华,10年后的12月19日,依旧是纸鹤飘飞,烛光摇曳,依旧只有师生们的心照不语。不时有人向钱先生的照片投来好奇的眼光:“这是谁?”
他一生淡泊,未曾想过要轰轰烈烈。但也正是这种“寂静”中,他书写了后人无法想象也难以企及的波澜壮阔。我们往往只惊叹他“这个脑袋是怎么长的”,却总是忘了去关注他两耳不闻喧嚣事的用心苦读,以及恪守完整人格的刚毅坚卓。
寂静,这是钱先生的心底所愿。不要奇怪为什么他的离世和10周年纪念都如此寂寥,这正是他的一生的格调 一位热爱他的读者说:“这个世上唯一的钱钟书走了。”是的,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
( 选自2008年12月24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
第 6 页 共 10 页
下列对作品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文章写路人对清华师生祭奠钱钟书先生的好奇,突出了他人对钱钟书的不了解。他人之所以不了解,是因为钱钟书清高孤傲,拒绝了一切媒体的采访。
B . 不能被“赦”回京,继续留在干校,钱钟书夫妇依然平静。对于希望能够埋头读书、潜心治学的钱钟书来说,干校生活的缺憾只是“没有书”。
C . 钱钟书先生作为世人公认的大师,他的人生本可轰轰烈烈而不“寂静”,但他从不想侧身大师之列,没有修筑名利的“围城”将自己“围”住。
D . 题目“寂静钱钟书”,意味着文章要围绕各种人的“静”来写。如,写清华师生10年后纪念钱钟书先生,虽没有出现“静”字,但也暗示了“静”。
E . 文章报道了清华师生的祭奠活动,写了钱钟书先生给人们带来的好奇、惊叹和崇敬,展现了他的大师风范和完整人格,给人以启迪。
(2)
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钟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钟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1. (6分) 古诗阅读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
读完这首诗之后,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展现于你的眼前? (2)
请自选角度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题目:那是一首诗
岁月如画,生活如诗。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诗篇,请撷取你感受最深的一节…… 作文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第 7 页 共 10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5分)
2、答案:略 3-1
、
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分)
4-1、4-2、4-3、4-4、
4-5、
4-6、
4-7、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
5-1、
6-1、6-2
、
第 8 页 共 10 页
6-3、6-4、
五、 名著阅读 (共2题;共2分)
7-1、7-2
、
8-1、8-2、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9-1
、
9-2、 9-3
、
9-4、9-5、 10-1、10-2
、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
11-1、11-2
第 9 页 共 10 页
、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2-1、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