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澳》) 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逸》) 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6、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9、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10、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11、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1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 14、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 1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 16、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战国策》) 1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 1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2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2、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23.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论语·微子》)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2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8、言必行,行必果。 (《论语·子路》)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论语》)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3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3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34、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 3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3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39、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4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4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4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淮南子》) 4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淮南子》)  4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史记·太史公自序》) 4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 46、良烟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史记》) 47、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 48、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史记·项羽本纪》) 4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史记·项羽本纪》) 5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51、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司马迁《报任安书》) 5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班固《汉书》) 5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班固《汉书·东方朔传》) 5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55、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汉《逸诗句风雅逸篇四》) 5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5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范晔《后汉书》) 5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59、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6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陈寿《三国志》) 6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6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6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移居》)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 6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杂诗》) 67、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 6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69、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而已溢于海。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7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 7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李世民《赠萧瑀》) 7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7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7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76、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78、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79、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别董大》) 8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唐·岑参《逢入京使》) 82、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李频《渡汉江》) 83、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8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8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8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唐·李白《行路难》)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9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91、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9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9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唐·杜甫《蜀相》)
9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95、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9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7、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唐·贾岛《题诗后》) 99、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10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101、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唐·李商隐《乐游原》) 102、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唐·李商隐《晚晴》) 103、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10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唐·元稹《离思》) 105、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唐·张继《枫桥夜泊》) 106、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唐·卢延让《苦吟》) 10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僧云览诗中之句) 108、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 10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11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