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药物不良反应因素及预防

药物不良反应因素及预防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用超声波洁牙机刮治器尖头轻触桩或直接轻触粘固剂,超声波 及过多地切割牙体组织,从而降低了牙根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振动可使粘固剂层破碎,桩松动而取出。若桩断于根管深处,可 往往也造成修复体损坏而不能再用。我科使用的超声波是频率 用该机配有的超声波管锉从35—15由粗至细沿桩四周轻轻提 为27~30 kHz的机械振动波,并配有专用器械,能通过器械的 拉振碎粘固剂。若不保留桩,用高速涡轮机钻头在不损伤根管 传导振碎粘固剂,使修复体的固位力降低,而其对牙体、牙周及 壁的前提下先磨除部分桩,一般为根上部分,根下部分可再用 修复体无损害。操作时应注意超声波的器械一定要与粘固剂或 根管锉提拉振碎粘固剂,将桩取出。 修复体接触,且要在各个牙面上移动。使用沽治器、根管锉时机 拆除冠桥时,若粘固剂外露,可用超声波洁牙机刮治器尖 头均要喷水降温,保护牙体、牙周组织。使用除冠桥器械时机头 头振碎粘固剂,并尽量深入冠内壁。若粘固剂未外露,且又非破 不喷水,若为活髓牙,患者有不适感,可另外用其他办法喷水。 坏性拆除,则可用该机所配的5个除冠机头轻触牙冠各面,并 在拆除烤瓷冠桥时,除冠机头最好只接触金属部分或崩瓷部 结合常用的取冠器往往能迅速、顺利地完整取下冠桥。 分,若接触烤瓷部分可在瓷表面垫一薄层棉纱。总之,超声波拆 2结果 除桩.冠桥时既省时,又无损伤,是一种快速而有效的方法。 我科拆除桩l6个,冠26个,均顺利拆除且对牙根及冠套 均无破坏,成功率100%。 作者简介:白庆.男,41岁,本科学历,毕业于山西省中医学院,副 3体会 主任医师 传统拆除桩、冠桥的方法多是用高速涡轮车针磨除,或先 (收稿日期:2007-09—17) 磨除粘固剂,再用钳子夹除,往往费时,且最易造成根管壁侧穿 药物不良反应因素及预防 常春刘 婷 张晓坤 (烟台市药材采购供应站,山东烟台264001) 药品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特殊产品,确保用药安全有 为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随便 效是医务工作者的职责和义务。本文就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及 加大药方的用量、剂量,让患者超量服用;有的患者自行加量服 预防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维护人民身体 药。实际上,由于超剂量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健康,繁荣医药事业作贡献。 2个体差异‘ 1 如何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往 药物不良反应有些是很难避免的,有些是可以避免的,用 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其中女性药物不良反应比男 药时注意下述几点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首先,应了解患者 性多,婴幼儿、老年人不良反应比青壮年多IlI。 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对有过敏倾向和特异体质的患者 3药物自身因素 十分重要。老年人病多,用药品种也较多,医师应提醒患者可能 某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有毒成分,不良反应出现较多,如附 出现的不良反应,至于d,JL,尤其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 子、川乌、大黄、细辛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导致人体内各系统 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 的异常表现。中成药的包装说明不明确,中药被农药污染或变 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前3个月应避免应用任何药 质,假冒伪劣品种的混杂也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物,若用药不当可能会胎儿致畸。由于一些药物可经SL ̄t进入 4人为因素 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肝 如果药不对症,用药就适得其反。盲目用药,对其药性不 病和肾病患者,除选用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药物外,还应 详,或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迷信偏方、秘方,或盲目长期应用 适当减少剂量。其次,用药品种应合理,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 某一味中药,或有些药材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等,都是人为造 药。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 成的不良反应,使机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用。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应用 5剂型因素 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需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如应用 中药组成成分复杂,每味中药就含有多种成分,有些中药 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时检查 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加 听力、肾功能,应用氯霉素时检查血象。用药过程中,应注意药 之中药注射剂提纯程度不够或杂质过多常引起不良反应,甚至 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及处理,防止进一步恶 过敏性休克、死亡等严重不良反应。如清开灵注射液、穿琥宁注 化。应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这种反应常发生于用药数月或数 射液等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重视。 年后,如药物的致癌、致畸作用等。人们普遍存在一种误区。认 6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 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12卷1月中旬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缉鬯∞岔 诱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患者因素和药物 因素。患者因素包括患者的内在因素如年龄、性别、遗传、感应 性、疾病,以及患者的外在因素如环境、医师等。药物因素包括 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毒性作用),以及药物制剂中其他成分的作 用。这些成分如药物分解产物、副产物、附加剂、溶剂、稳定剂、 这可能与儿童由右室优势转向左室优势的过程有关。正常人出 现T波双峰可能由于自主神经不平衡所致,左右心室交感神经 张力不对称时,导致了左右心室复极时间不一致的功能改变。 所以,双峰T波大体上可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两大类,这里重 点讨论病理性双峰T波。病理性双峰T波:①右胸导联出现双 峰T波,其第一峰代表左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第二峰代表右 室复极时的电位变化,多见于右室复极延迟的疾患,如右柬支 阻滞、右室负荷加重的先天性心脏病。②左胸导联出现双峰T 波,其第一峰代表正常心肌的复极,第二峰代表缺血心肌的复 色素、赋形剂等也都能诱发不良反应。 7药物不良作用对临床治疗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是只用一种药物, 而是多种药物。多种药物合用常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包括有 益相互作用和不良相互作用。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会造成药物治 极延迟,多见于心肌缺血或伴有心肌缺血的左室肥大患者。③ 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也会使毒副作用增加或治疗作用 肢体导联T波出现切迹属于异常,可见于甲亢、急性心包炎等。 过度而危害机体。例如:阿司匹林和红霉素均有一定耳毒性,单 本例为老年男性,有心脏病及心梗病史,且双峰T波出现在左 独应用时毒性不显著,但合用时则毒性增强,导致听力减弱;又 胸导联,与原梗死部位吻合,提示复极延迟。此外,T波双峰呈 如异烟肼引发肝炎的发生率为0.1%,但与利福平合用时肝炎 一过性,在心率缓慢时出现,心率增快后消失。笔者认为有以下 的发生率比单用时高10倍,这是由于利福平对异烟肼水解酶 原因:①心动过缓时,心室充盈时间延长,心腔内压力升高,心 具有诱导作用,使异烟肼的代谢产物乙酰肼释放增加,而乙酰 内膜下血管受压,引起心内膜下心肌供血不足。②严重的窦性 肼具有肝毒性。 心动过缓,使心排量下降,直接影响冠脉灌注及心肌供血。所以 药物不良相互作用造成的危害,有时是可以根据其药理作 使心梗部位的心内膜下心肌复极时间更加缓慢,因而出现T波 用进行预测,多数是在造成危害后才发现。因此,联合用药应该 双峰。 合理,并加强观察,预防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的发生。 此外,观察双峰T波时,应把它与T—u融合以及T—P融合 区分开来,应多个导联仔细测量,相互比较,不难得出真正的 作者简介:常春,女,197 3年出生,本科学历,毕业于内蒙古医学 Q—T问期。 院,中药师。 (收稿日期:2007一O8—28) (收稿日期:2007—09—28) 心电图双峰T波的分析 介绍一种胃管固定新方法 徐培荣 张继仙 (南通医学院附属海安医院,江苏海安226600)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53)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胃管留置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 1临床资料 如何使留置胃管在长时间内保持正确位置,固定是关键。在工 患者,男,65岁,因感冒伴发热3 d于2005年3月12日人 作中我们尝试了一种新的胃管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同行 院。患者有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及心律失常病史。 们参考。 体检:T 38 oC,P 85次/min,BP 128/65 ITIITI Hg(1 ITIITI ng= 1材料与方法:细棉绳一根,长约60 CITI。常规置人胃管 0.133 kPa),R 18次/min,一般情况良好,心界不大,心率85 后,用棉绳的2/5与3/5交界处以双套结套住胃管,绳子的长端 次/min,伴不齐,可闻及早搏。临床诊断:①上感;②陈旧性前壁 从一侧耳上方绕过后脑至对侧耳廓后与短端打结。 心肌梗死;③心律失常,心功能Ⅱ级。静脉滴注抗生素,口服通 2效果:采用改良法进行胃管留置固定86例,平均留置 心络等治疗后症状好转。3月16日,患者自觉胸闷不适,随即 日12 d,无1例胃管滑脱。 做体表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次/min,T波v v 3优点:此方法简便,取材容易,固定后较美观。此固定方 呈双峰,Q—T问期0.45 s,前峰等于后峰。4 h后复查心电图,窦 法避免了患者鼻翼和面颊部贴胶布的不适和易松动脱落的烦 性心律,心率68次/min,T波双峰消失。 恼,对胶布过敏者尤其适用。固定时间较长不易移位,减轻患者 2讨论 再次置管的痛苦。 正常心脏除极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进行,而复极是从心外 膜向心内膜推进,T波代表心室缓慢复极的一段时间,顶点圆 作者简介:徐培荣,女,3l岁,大专学历,护师。E—mail: 钝,升支缓,降支陡,当T波出现切凹时,称为T波双峰。 jwdhl@1 63.com T波双峰一般多见于胸导联,常见于儿童及无心脏病者, (收稿日期:2007—09—27) 基层医学论坛2008年第12卷1月中旬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