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近代史(参)

中国近代史(参)

来源:九壹网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① 战前的中国

1、经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基本的土地所有制,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是当时对立的两大阶级。

2、政治:嘉道年间,清王朝十分腐朽,首先表现出皇帝本人再也没有康熙乾隆身上的创业兼守成的雄才大业了。

3、军事:鸦片战争前,清王朝素质、战斗力大大下降,清王朝八旗与绿营都不把战争与训练当回事,视操练如儿戏。

4、文化:大兴,实行文化主义,大力提倡科举制度,以朱程理学之是为是,当时文化的现状是死气沉沉,万马齐喑,任意腐朽,了无生气,社会矛盾激化,农民爆发。 ○矛盾激化农民爆发,首先是乾隆晚年北方,嘉庆十八年,天地会开始(打到皇宫),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压迫,之前被之后,一切恢复,明朝万历年间即有资本主义萌芽。 ② 战前的世界(西方世界英法等少数发达国家)

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快,超过了中国,仅用了200年的时间。 政体:三次政治

1、10年英国资产阶级宣告了资产阶级社会秩序的诞生成为历史上资本主义在一个大国中对封建制度第一次重大的胜利,它成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为英国建立世界工商业霸权的殖民帝国奠定了基础。

2、18世纪末,17年法国资产阶级大,它以自身更彻底更深刻的行动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促使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民族运动和以人民群众反封建农奴制的斗争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

3、1848年,全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爆发,浪潮席卷了法、德、意、奥等国家,在爱尔兰、波兰、比利时等国也起了强烈的反响。 ③ 三次政治程度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三次的目标与任务一致:摧毁腐朽的封建关系,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英国资产阶级后,1785年瓦特制成了改良型蒸汽机,1780年美国人富尔顿汽船试航成功,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1825年试航成功,发现了化学工业和机械工业,社会面貌发生了改变,巩固了资产阶级的胜利,使资产阶级 了最后,封建主义下台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新的社会制度推动了旧的社会制度。 英国的前后变化:①前为农业国,城市少,工业产值低,后,工业城市较多(伦敦、曼彻斯特)有了垄断地位的纺织工业、棉花产量居世界第一。②煤炭、铁等矿业遥遥领先但是其它西方国家。③由工业大国变为军事大国。

2、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①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1.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2.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3.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4.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②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3、如何认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① 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 ② 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鸦片战争以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痛定思痛,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历史地理,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于是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提出。

甲午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帝国主义的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的刺激,全民族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救亡图存的思想日益高涨。 正是这种亡国灭种的危机感,增强了中华民族整体民族利益休戚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自立自强并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① 近代中国社会制度的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

在1840年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清王朝统治者从皇帝到权贵,大都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由于政治、经济落后和文化保守,一方面使清朝统治阶级封闭自守,妄自尊大,骄奢淫逸,盲目进攻;另一方面又使统治者和清军指挥人员在战争面前完全没有应变的能力和心态,不适应于近代战争,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有的甚至出家和民族的利益。清尤其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会危及自身统治,所以不敢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清朝统治集团在对外战争中妥协退让求和投降的一系列做法,已经使他失去在中国存在的理由,不推翻他是不能取得反侵略战争胜利的。 ② 近代中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英国已经历过工业,资本主义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仍停留在封建的自然经济水平上。经济技术的落后直接造成军事装备的落后,指挥员不了解近代军事战术,从而造成素质和战斗力的低下。 经济技术落后是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并不表明经济技术落后就一定在反侵略战争中失败。正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不能很好地组织反侵略战争,不能发动和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压制人民群众,其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③ 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的任务。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5、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 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 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③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④ 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

6、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哪些特色?

(1)分作上层和中下层。

(2)两种特点和双重性格。一方面受帝、封压迫,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的或保持中立。另一方面,因力量薄弱,与帝、封有千丝万缕联系,斗争中缺乏彻底性。 (3)民族资产阶级不能引导中国民主走向胜利

7、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是什么?如何理解两大历史任务

的相互关系?

①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 前一对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贯穿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变化。

2. 两对矛盾的关系: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状态,如有时是主要解决的对象。如历次反侵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有时呈现出阶级矛盾为主要矛盾,如太平天国农民和辛亥。有时二者勾结一道,如太平天国农动 ②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两大历史任务。 ③ 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和人民;二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 ④ 二者的关系:

区别:主体、内容不一样。前者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 近代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落后的地位和状态,是要充分发展近代民族工商业,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完成第一大任务是为第二大任务完成创造条件。

一方面,前者是前提条件,只有实现民族人民,才能废除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才能推翻封建制度,改变买办和封建生产关系,生产力,开辟走向现代化的道路。 另一方面,争取民族和人民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