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龙港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7七下·容县月考)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 . 《白鹅》——丰子恺——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B . 《海燕》——郑振铎——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和热爱之情。     C . 《鹤群》——江口涣——颂扬了团队精神。     D . 《石榴》——郭沫若——抒写了深情诚挚的乡愁。
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
2. (8分) 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禁锢 ________ 田圃
________ 留滞 ________ 蓑衣
________ 喑哑 ________ 襁褓
________ 喧嚷 ________ 润如油膏
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
3. (12分) (2019八下·宁化期中) 古诗文默写。
(1) 青青子衿,________。纵我不往,________。(《诗经·子衿》)  (2)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3) 未果,寻病终。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4) ________,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________。(李白《送友人》)  (5) 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 无意苦争春,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
(7) ________,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8)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4. (9分)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要求答题。
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的力量。①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②这种美对上帝迷惑不解,惊皇不已。
(1) 第①句中有一处标点错误,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2) 第②旬中有一处语病,请改正。
(3) 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第 1 页 共 10 页
5. (16分) (2017八下·临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章,完成小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
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________            ②属引凄异     属: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
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①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7九上·龙湾期中)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江上 董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1)
四句诗有实有虚,请找出虚写的一句。 (2)
前两句诗写景手法独特,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异曲同工之妙,请赏析它们的表达效果。
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第 2 页 共 10 页
7. (4分) (2017·大石桥模拟) 名著阅读。 (1)
关于作品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水浒传》 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
B . 《童年》:小说从阿廖沙随母亲去投奔外祖母写起,到外祖父叫他到“人间”混饭吃结束,讲述了阿廖沙从五岁到十五岁这一时间的童年生活。
C . 《红岩》: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江姐高声喊道: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才乞求自由…… D . 《繁星 春水》的三大主题是:亲情、童真、大自然。 (2)
《简爱》的作者是英国的________,在桑菲尔德庄园,简.爱勇敢地宣布了对________的爱。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8. (30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① 喜欢那丛蔷薇。
② 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③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④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⑤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⑥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 , 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第 3 页 共 10 页
⑦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⑧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⑨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⑩“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⑪“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⑫“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⑬“哦,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了。”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⑭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1)
第⑤段属于记叙顺序中的哪一种?这一段能否去掉,为什么? (2)
第⑥段中的“记忆”和“稀奇”分别指什么 (3)
“那是甜了别处的人”中的“甜”是什么词性?“甜”在句中的含义是什么? (4)
从不同角度品析以下两个句子。
①(孩子们)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 ②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从修辞角度品析) (5)
“蔷薇”在文中多处出现,有什么作用和含义? (6)
第 4 页 共 10 页
作者认为,人生最好的状态是“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而有人认为“努力,拼搏,追求”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请结合本文的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9. (20分) (2017七下·高邮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
样
,
默
默
燃
烧
着。                                                                                                            
第 5 页 共 10 页
(选文有删改)
(1)
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第五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3)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 (4)
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九下·江阴模拟) 按要求作文
人生路上,有亲人挚友陪伴,有书籍胜景同行,所以生命不孤单,所以生活长美好。     请以“这一路,遇见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必须反映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②有真情实意,不得抄袭与套作;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第 6 页 共 10 页
参
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
2-1、
三、 默写 (共1题;共12分)
3-1、
3-2、3-3、
3-4、3-5、3-6、3-7、
3-8、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9分)
4-1、4-2、
4-3、
第 7 页 共 10 页
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5-1、
5-2、5-3
、
5-4、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6-2
、
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
7-1、
7-2、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50分)
8-1
、
8-2、8-3、8-4
、
第 8 页 共 10 页
8-5、8-6、9-1
、
9-2、9-3、9-4、
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0-1
、
第 9 页 共 10 页
第 10 页 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