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第七課 土壤
一、「土」字的含意
「=」表示土壤的 位置 :岩石面以上,地面以下 「∣」表示土壤的 功能 : 生長萬物
二、土壤的定義: 岩石 風化而成的 疏鬆 層
※「 風化 作用」:岩石受到氣候、生物等作用而崩解或分解的現象
三、土壤的形成
1.岩石 風 化 土壤,這個過程稱為「 成土 作用」 2.哪些因素會影響到土壤的形成呢?
a.環境因素: 氣候 (最重要)、岩石、生物、 地形 b. 時間 因素:土壤的發育需要好幾百年的時間
四、組成
固體 礦物 質(母岩):鐵、鋁、鈣、鉀
有機質(生物): 腐植 質(枯枝敗葉經腐化分解所形成的黑色物質)
空隙:空氣、水 五、土壤剖面(p.42) 代號 名 稱 淋溶 層 澱積 層 風化 層 母岩 層 真正的雨水將土壤中的礦物質及可溶性鹽類溶解帶走 特 徵 1. 淋溶 作用最強、2. 腐植質 最多 A B C R
土壤 礦物質多,最 肥沃 已風化,未 成土 成土作用之母,尚未 風化 ※ 1.土壤形成的順序: R → C → A → B
2.由R層發展到C層是 風化 作用 由R層發展到A、B層是 成土 作用 3.農夫翻土是為了利用 澱積 層的沃度
六、中國土壤類型的分布(主因: 雨量 的多寡)
類 型 位 置 年雨量 淋溶作用 特 性 酸鹼性 舉 例
鈣層 土 秦嶺以 北 < 750㎜ 較 弱 多鈣、鉀等鹼質,呈棕黑色 鹼 性 淋餘 土 秦嶺以 南 > 750㎜ 較 強 多鐵鋁氧化物,呈紅色 酸 性 東北松遼平原的 黑 土,有「土台灣丘陵區的 紅 土,較不肥壤之王」之稱 沃,需 施肥 來改良土質 七、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1.定義:土壤因風吹雨打或水流沖刷而造成流失的現象,稱為 土壤侵蝕 2.土壤侵蝕的原因包括「自然」力量(緩慢而連續),如: 風 蝕、 水 蝕,另外還有「人為」的破壞,如:砍伐森林、改種檳榔
※檳榔樹不利於水土保持之因:1. 根淺 、2.樹冠 稀疏 3.水土保持的方式:
a.作物採 等高 栽種,如:開闢 梯田 b.在山坡地沿等高線方向構築山邊溝 c.河川的整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