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安全措施

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安全措施

来源:九壹网
密闭空间内作业的安全措施

密闭空间内作业既要坚持“四全”安全监督管理,又要积极协调组织劳动力、处理好施工进度与安全关系,同时必须消除密闭空间内作业有毒有害因素及危险因素,保证安全作业,落实5个方面的安全措施。

1 系统处理时的安全措施

(1)退料、蒸煮、清洗、置换。按停工处理方案,化工物料退出生产装置,然后进行清洗、蒸煮、置换直至系统分析合格。

(2)容器(空间)隔离。容器与设备、管道相连部位彻底断开,加盲板,化工物料管线、氮气及惰性气体管线、工艺风、水、气均作相应隔离,电气系统挂警示牌,进行断开处理。

(3)容器(空间)通风。将设备、容器按检测、修理开启人孔顺序,打开所有的人孔、通气孔、导淋、排污阀,进行换气。条件允许时可用机械通风,使容器内空气处于对流状态,使氧含量达到并保持在19%-23.5%。

(4)容器(空间)降温。与容器相连的保温管线必须彻底断开,容器内空气相对畅通,将其空间内的温度降至室温或与人体相适应的温度。

2 容器(空间)内安全分析、监测

根据容器(空间)形状(式),按采样规范,采集具备代表性样品。在进入容器前30min,分析易燃、可燃物浓度是否符合动火安全要求;有毒有害物浓度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氧含量是否达到19%-23.5%;动火终止后又重新动火时,按同样方法进行采样分析,使之符合动火安全要求,条件允许时,可连续跟踪监测分析。

3 容器(空间)内断电和安全用电处理

容器内原有转动构件的电源,在配电室内断开,挂警示牌。现场电源将接线拆开,做好绝缘和挂牌。施工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工具设备用电要加强电源线绝缘保护,防止物体打击、磨损,同时使用漏电保安设施,施工作业者在潮湿环境中,个人应采取防触电措施。

4 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密闭空间内作业做到有方案和安全措施,做好脚手架、吊装机具的安全检查,准确校验防护设施、安全用具,消防器材完好备用,督促作业人员正确合理使用脚手架、防护用具,合理安排交叉作业和有序组织人、材、物出入,配备合格的监护人。加强内部与外部联络,快速进行处理生产运转设备的跑、冒、滴、漏,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转。

5 施工协调管理

协调好生产单位与施工单位关系,做到安全有序作业,同时协调好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关系,协调好施工单位间交叉作业的安全关系,确保安全有序。

3 密闭空间内作业安全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1)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和施工技术素质有待提高。主管部门严把施工企业安全资质考核取证的同时,对施工队伍技术素质、培训考核纳入考核管理范畴。

(2)进一步完善密闭空间内安全作业法规,使密闭空间内作业安全程序化,监测、救护、培训法制化,实现主管部门、企业、个人共同的安全监督管理。

(3)完善安全责任制与安全监督约束机制。确定施工项目时,必须明确作业的安全责任,实行领导责任制和项目安全管理责任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