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常用的学习方法;
2.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欣赏书法;
4.积累关于改革变新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自学、交流、汇报、点拨、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积累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汉字,热爱祖国的文化。 【教学重点】
1.了解常用的学习方法;
2.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3.积累关于改革变新的句子。 【教学难点】
理解关于改革变新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六年的语文了,大家一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你都有哪些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一起来读读交流平台。
2.学生读读交流平台,说说有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1)每天读课外书;(2)边读边思考,旁批心得;(3)自己修改习作;(4)养成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3.除了这些,同学们一定还有其他好的学习习惯,小组交流自己好的学习习 惯。
4.学生介绍自己好的学习习惯。 设计意图:
拓展学生的思维,归纳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二、词句段运用。 (一)推测词语的意思。 1.学生读这些词语,教师正音。
2.根据小泡泡的内容说说“赴汤蹈火”的意思。
赴:走,往;汤:热水;蹈:踏。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3.用这种方法交流其他词语的意思。 4.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
5.教师点拨学生交流后还不理解的词语。
(1)走马:骑着马跑。走马观花是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事物。
(2)弗:不。自愧弗如的意思是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3)俱:都。声泪俱下的意思是边诉说,边哭泣。形容极其悲恸。 (4)然:对,不错。不以为然的意思是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5)不及:达不到。过犹不及的意思是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
6.学生再读词语,并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将古文跟现代文相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言?和同学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华罗庚的话,进一步告诉我们要想发现真理,必须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引用司马迁的话说明了人死的意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就比泰山 还重。
3.学生交流引用的好处。
4.教师总结归纳引用的好处: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5.说说你在习作中是否也引用过名言。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引用名言更有说服力。 设计意图:
了解引用的作用,让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也能用这种方法增强说服力。
三、书写提示。
1.欣赏书法:说说赵孟的楷书有什么特点?行书有什么特点? 2.课后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练字。
3.书法是我们中国的国粹,我们应该热爱祖国的文化。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的汉字,热爱祖国的文化。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读句子,教师抽生并帮助正音。 2.小组讨论,大致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1)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说明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2)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能每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不间断地求新,才能保持生命力。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出来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4)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意思是如果对民众有利,就不必非要效法古制;如果适合实际情况,就不必一定要遵循旧俗。这是一篇改革的宣言,是说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本来就是历史的常态,只要坚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事业的原则,改革就应该向前推进。
4.学生多次朗读,试着背诵。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
语 文 园 地
(一)交流平台。
①每天读课外书;②边读边思考,旁批心得;③自己修改习作;④养成勤问勤查的好习惯。
(二)词句段运用。
1.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 2.引用的好处:增强说服力。 (三)欣赏书法。
(四)日积月累(关于改革变新的句子)。
2020年春期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交流,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体会到引用的好处。3.情感与价值
能通过对书法的学习,对中国的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交流,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
能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能体会到引用的好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二、交流学习习惯,谈收获 1.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教师批注
2.学生先思考、回忆自己的学习习惯,组织好语言。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 4.小组讨论,综合学习方法和习惯。 三、全班交流,归纳整理 四、温故知新,推测词义
1.同学们思考、回忆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 2.分组讨论,相互补充。
3.小组派一名代表说一说词语大意。 4.教师进行及时指导和修正。 5.词语意思。
走马观花:走,跑。意为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自愧弗如:弗,不。自感不如别人而内心惭愧。 声泪俱下:俱,一起。一边说一边哭。形容极其悲恸。 不以为然: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过犹不及:及,达到。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赴汤蹈火:汤,热水;开水。跳进滚水,踏着烈火,比喻不避艰险,奋不顾身。
五、体会引用的好处 1.指生读句子。
2.自由讨论在文章里使用引用的好处。 3.生发言,师补充。 4.整理引用的好处。
可使所表达的语言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引用,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
5.引导同学以后在自己的习作中也可以适当地采用引用的写作手法。六、拓展
找一些带有引用的句子让同学们加深对引用的理解和运用。(课件出示)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教师批注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了解钢笔的性能:选择笔头富有弹性、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
1.基本笔画: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姿势正确)
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四、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名言名句。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含义。 3.抄写背诵。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向学生推荐阅读《论语》等古文著作,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的启发能够做到表达流畅,思维逻辑清晰。课堂上比较民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中有一些细节处理得不够恰当,个别语句表述不太严谨。应该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争取给学生们做一个好的榜样,带一个好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