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区域内高校毕业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区域内高校毕业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九壹网
第14卷2013年3月 第1期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M8r.2013 V01.14 No.1 区域内高校毕业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 址 建共享的探索与实践 ,、 刘维正,徐林荣,李军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摘要:区域内高校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是现代实践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毕业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 过对区域内同城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分析,针对本科毕业设计教学特点与现状,利用现代网络与多媒 体技术,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数字化形式为载体,建立包涵毕业设计指导模块、预习模块、范例模块、虚拟设计模块、计算 模块、自检模块和交互模块等多模块的网络虚拟平台,实现引领式、交互式、开放式教学以及校际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 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有效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同城高校;数字化;模块化;网络共享平台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中最后一个也是历时周期最长 的综合实践性环节,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 区域内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伴随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信息化已 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是教育 的全面总结、深化和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 重要环节和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也是学位资格认证的 重要依据。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为例,设计内容大都与 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铁、高铁等)息息相 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其毕业设计过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 设计计算能力、用文字和图纸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工程设 计、施工、检测与运营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一次重要的实战演 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 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 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事业发展 的战略保障之一;《“十二五”期间湖南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 体规划》明确提出建设数字湖南教育的目标,超前部署教育信 息网络,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整合现有资源,建立优质教育 资源的共建共享的保障与激励机制,缩小学校之间、区域之间 练。因此,毕业设计的质量、效果关系到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培 养以及对将来工作的适应程度,意义重大 。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目前在高 校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存在如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学生重 特别是城乡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差距。 教育资源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 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是解 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区域高校通过资源共建共享,实现优势 互补,增强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既是高校加快自身发展的 内在需求,也是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面 向区域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主要是指,区域内的各级管理部 门、学校等共同建设面向实际应用的教学资源,并把这些教学 资源与统一区域内的其他单位、学校进行共享。教育资源信 息化共享已在国外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纳和应用,如 视程度不够(认为只要成绩合格就能顺利毕业,用应付的心态 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设计选题脱离实际,造成学生主动性不 足;升学就业压力致使毕业设计时间没有保障;有限的毕业设 计参考资料得不到有效共享;指导教师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 重和所带的学生随着扩招人数增多,投入精力相对不足,与学 生问缺乏交流,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掌握不够;毕业设计过程监 管不严格,考核评价方法不完善。针对上述问题,为了对接工 程生产部门实际需求和实现新时代“卓越计划”关于实践型、 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有必要根据现阶段土木工程专业人 才培养模式的特征与要求以及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对毕业 设计教学指导模式进行探索和改革。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都将学校的教 育教学资源向全球开放。我国在2000年启动的新世纪网络 课程建设工程提出以网络课程建设带动素材库的建设,以素 材库的建设推动网络课程的建设。随着教学应用平台、软件、 网络精品课程和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教学资源开发及共享得 收稿日期:2013—01一O7 基金项目:住建部和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指导委员会课题 作者简介:刘维正(1982一),湖南邵阳人,博士,讲师。 126 机出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与应用情况。当预习 的形式,与指导教师进行单独的非实时交流,教师随后进行意 见的反馈。 四、结语 做题正确率达到预定要求后才可进入主体设计阶段。 (四)范例模块 建立毕业设计范例模块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在总体设 计、详细设计及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时提供支持服务。范例模 块中的案例为以往学生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或工程实际 中适合毕业设计的典型课题。所有案例都经过整理、编辑使 之规范化,对学生具有参考和引导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自觉从 严要求自己,在往届基础上,做出更优秀的毕业设计。 (五)虚拟设计模块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区域内高校毕业设计等实践 环节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仅能够充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 射效应,而且有利于大众化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促进区域内 教育公平。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载体实现毕业 设计教学资源数字化,建立包涵多个模块的毕业设计教学资 源库,为毕业设计的开放式、引领式、交互式的教学与管理奠 定基础。教学资源的不断积累、丰富与有效共享,可以实现教 通过Authware、课件大师、Flash动画及其它制作工具,分 师指导工作的高效化,促使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学习”到 步骤展示实体工程(如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设计、施工每一 阶段的关键节点,引导学生生动地了解毕业设计的各个流程 以及所设计的方案有效性,提高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对所取的 计算参数及计算结果正确性的判断能力。 (六)计算模块 指导教师提供计算程序,说明计算原理、计算模型和方 法,以供学生验证手工计算结果。并为有余力和兴趣的学生, 提供已有程序的框架和代码,可在既有程序基础上增加或改 进计算方法,对比多个方案的的技术可靠性、施工可行性和经 济合理性,提高学生对实际工程的全面分析能力。 (七)自检模块 引导学生对完成的设计成果自我检查,进一步确保设计 成果的正确性,主要包括毕业设计的具体工程结构尺寸、功能 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等 (八)交互模块 通过实时和非实时的讨论环境和工具(如电子邮件、聊天 室、QQ群等),可以在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到任何一个阶段,实 现师生畅通交流。主要有教师通过上周任务审查布置下周任 务,学生进行查看并对一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教师再反 馈修改意见,并保留历史记录以便其他学生查看;以毕业小组 的形式,在指定的时间师生进行异地在线实时交流,学生所存 在的问题进行实时的解决;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匿名提问 128 “主动兴趣”转变,对有效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樟根,孙伟民.土建类专业团队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c].第 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工作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8. [2]彭仪普,廖红.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方向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思 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157 —158. [3]唐红元,刘保县.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高等教育研究,2Ol1,28(4):62—64. [4]曹云,孟云梅.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 电力教育,2o12(25):117—12o. [5]蒋建国,刘小明.道路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时代性的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2o12(31):113—114. [6]冯玉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及探索[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o12,14(增刊):122—124. [7]文颖,曾庆元.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探索与创新【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o12,12(3): 245—247. [8]张铨,叶洪炳,潘娟.网络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现状及对策[c].基 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