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出版

《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出版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3期 “海外汉学”与“网络资源”(专题研究) 37 形字、异体字,多义词大量存在,所以搜索到的结果很可能 来,赢得更多的时间精力进行深入的研究。我们就应该好好 是许多性质不一的东西。以何乐士《<左传>的介词“以”》的 的利用它。不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于人文学者来说.永 研究为例,她发现“《左传》的‘以’共出现3140次,其中介词 远只能是辅助工具”⑦,如果我们过多的沉迷于数据库的便 ‘以’1506次,连词‘以’16l1次,动词‘以’17次。其他用法的 捷与丰富,完全依靠、信奉它们,那么,就有可能被成千数万 ‘以’6次。” 《左传》里“以”就有至少四种用法,现有的数 的数据所淹没,成为数据的“奴隶”。让我们站得更高点,像 据库只能提供这3140个“以”出现的句子,至于这些“以”字 智者一样来驾驭我们的研究。 是不是同一个语言单位,有哪些不同的用法.每种用法出现 多少次,必须依靠研究者对检索到的例子一条条阅读、分 注释: ‘ 类、记录,这项工作数据库不能再代办。虽然,已经有一些语 ①参见郭锡良《四十年来古汉语语法研究述评》.见《汉语史论集》 言学家在研究数据库中词的切分、词性的标注,但短期内似 (增补本),14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乎没有获得一个满意的结果。即使研究成功。经电脑切分出 ②⑤⑦参见陈平原《数码时代的人文研究》,见《学术界)2ooo年第5 来的词必然带有“机器味”。不一定符合一般人的感觉 再 期,162页、166页、163页。 者,语言学中本来就存在许多可作两重分析的例子,需要研 ③参见郭锡良《古汉语词类活用浅谈》,见《汉语史论集》(增补本), 究者细细体会才能决定归入哪一类更为合适.而且这些例 49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子通常在语言的发展中有重要的地位。如果在数据库中就 ④参见《<马氏文通>评述》,见《吕叔湘文集》第3卷,452页,北京: 把它们强行从形式上归类。我们从数据库中得到的材料也 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⑥参见何乐士《<左传>中的介词“以”》,见《左传虚词研究》(修订 就被抹去了原来的特性。 本),13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不管如何,既然科技的进步为我们提供了数据库这样 【责任编辑余三定;责任校对杨年保】 便捷的工具,使我们能从枯燥单调的机械性工作中摆脱出 《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出版 ,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编著的《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由安徽 教育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此书系陈平原教授在北京大学为历届研究生开设的“现代中国学术”、“中 国文学百年”、“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三门选修课的讲义汇编,附有“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的优秀课程作 业。该书定价:26.80元。(云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