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一) 二 (二) 三 四 总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4分)
A.街上行人摩肩接zhǒnɡ( ),络绎( )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摩肩接踵
B.然而它仍然无动于zhōng( ),让自己牺牲。它要轧( )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C.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zhì yí( )( ),自出心cǎi( ),修剪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没有臭氧的保护,阳光中的紫外线将畅通无阻地直射到地面,足以杀死很多生物,让动物失明,破坏生物的免疫系统。
B.生物学家通过对舌苔上味蕾的研究,终于回答清楚了我们吃有些食物时为什么会觉得食物味道鲜美。
C.出汗是很高效的散热方式,每蒸发1克水就可带走2.43千焦的热量。但是并不是汗流出来就一定能马上蒸发掉,它能否有效地蒸发,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湿度。
D.关于脂肪对人类影响的讨论由来已久,那么脂肪对人类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否定的。
3.依次填入卜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 的,它不出声,不声张,埋得很深……沉默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当一切 静息下来之后,它 在工作着, 可见或不可见的间隔,直达人心的最深处。
A.朴实 无华 喧嚣 仍然 穿透 B.平淡 无奇 喧嚣 仍然 渗透 C.朴实 无华 喧哗 依然 穿透 D.平淡 无奇 喧哗 依然 渗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日,古人又称夜为“宵”, ① 。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值大地回春,人们欢庆佳节, ② ,也是为了庆贺新春的到来。元宵节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活动,届时,君臣百姓都去看灯、猜谜,文人们则饮酒、赋诗、答对,异常热闹。
第 1 页 共 9 页
① ② 5.古诗文填空。(8分)
(1) ,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戈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愚公移山》)
(3)李清照在《渔家傲》中用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笔调描绘一幅海天相接辽阔图画的句子是: , 。
(4)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谊染了沉重、紧张、肃杀氛围的诗句是: , 。
(5)杜牧在《赤壁》中“ , ”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重大影响。
6.回顾《昆虫记》内容填空。(4分)
在《昆虫记》中,法布尔根据观察获得的第一手材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使人们得以了解昆虫的真实生活情景。如 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在捕获食物、编制“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
7.学校学生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共6分)
(1)学生会拟邀请陈教授为同学们作讲座,特拟写了如下邀请函,有两处错误,请你按要求修改“邀请函”。
邀请函
陈教授:
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我校学生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特邀请您于12月5日下午3点在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身边的文化遣产”专题讲座。你必须按时参加!
XX学校学生会 2020年12月2日
①邀请函中有一处语言不得体,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邀请函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陈教授开讲座时用投影仪展示了下面的图片,请用简介的语言概述图片反映的内容。(50字以内)(2分)
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 人为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人为因素 第 2 页 共 9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材料,探究民俗,回答问题。(2分)
中国民俗中常常利用谐音表达某种愿望,如“倒”贴福字,意是福“到”了。 据说从唐代开始,殿试及第的进士们相约,如果他们中有人将来做了将相,就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红笔)题名于雁塔。以后,每逢有人赶考,亲友就赠送猪蹄给他。
亲友为什么要送猪蹄给考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共13分)
古蜀栈道 刘小方
①打开古旧地图,我们就会发现,关中通往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和荔枝道,如同一张精致斜织在秦岭山脉和大巴山脉中的大网,连接着八百里秦川与四川盆地这两个古代的天府之国。
②秦中自古帝王之都。长期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关中地区,面临着人口剧增与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的矛盾,而四川盆地物产丰富,两地的沟通势在必然。《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凑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南则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饶卮、姜、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然四塞。”对于古蜀先民而言,闭塞成为其发展的最大障碍,关中地区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来自北边的吸引力巨大。而北面呈东西向的米仓山和大巴山脉成为南北相通的第一道天然屏障,汉中以北的秦岭成为第二道屏障。因此,必须穿越米仓山、大巴山,再穿越秦岭,巴蜀先民才有可能与关中地区沟通联系。所以,打通北边的交通线是蜀道的关键。
③战国时,秦国为打通陕西到四川的道路,于公元前267年开始修筑褒斜栈道。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当时火药还没有发明,在上为绝壁、下为激流的自然条件下,先民们先是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然后再岩壁上凿成30厘米见方、50厘米深的孔洞,分上、中、下三排,均插上木桩,接着在上排木桩上搭遮雨棚,中排木桩上铺板成路,下排木桩上支木为架,最终于公元前259年完成,历时八年之久。修筑者因地制宜,创造了标准式、石积式、千梁无柱式、依坡搭架式、凹槽式和多层立柱平梁式等多种栈道形制。这些都反映了古人在修建古蜀栈道过程中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④蜀道的通行,使得大批钱粮赋税源源不断由四川运往长安,使先后在长安建都的周秦汉唐获得殷实富足的统治管理基础。“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取给于蜀。”同时,关中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社会文明、管理也不断进入四川,并进而由四川延伸到更西部的贵州、云南、青海、等地,为古中国西部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智力支持。古往今来,在蜀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留下了数不清
第 3 页 共 9 页
的故事,沉淀为难以统计的文化遗产,凝结成灿若星河的文化景观。这些故事、遗产和景观,无时不在温暖着我们的精神家园,无时不在滋养着我们的文化。
8.本文运用 的顺序,依次从古蜀栈道的概况、 、修建方式和 四个方面加以说明。(3分)
9.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③段最后一句中的“这些”具体指代哪些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③段“这条起自秦岭北麓眉县西南15千米的斜水谷,到达秦岭南麓褒城县北5千米的褒水河谷,全长大约200千米的栈道,是在峭崖陡壁上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而成”中“大约”能否删掉?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①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②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④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的时候,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⑤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
第 4 页 共 9 页
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⑥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⑦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拦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⑧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抗日战争的序幕。
⑨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中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⑩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可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早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2.请简要叙述文章的写作思路。(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第⑤段引用张嘉贞和张篇的话,分别为了说明赵州桥的什么特点?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分)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迈状惟妙惟肖。
第 5 页 共 9 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文字,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4分)
早就盼望在一个相宜的日子,夜宿卢沟,一览卢沟晓月的景色。今年过节的气氛比往年火炽。在洋溢着欢乐的气氛中,我感到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相宜日子,莫过于正月十五上元节了。
我们吸收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当表针一指到四点的时候,我们就赶忙起床。走出门外,当真听见了此落彼起的报晓鸡鸣。晨寒凛冽,我们踏着如霜似雪的月光走上了卢沟桥。这时,接近满园的晓月转到了西天,正悬挂在迎面的卢师山上。抬头望月,看得出这时的月与桥的距离是最近的;晓月的亮度比初升和正处中天时,都亮得多。再是这时的晓月是在桥的北侧,永定河的上游,月光顺流而下,视野也显得最为深远。我们在桥上有意地测试了一下晓月的亮度。凭借着月光,不仅看得清碑身上乾隆书写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也依稀地辨认出了在桥西碑亭上乾隆书写的“察永定河”的一首五言律诗。桥下的永定河,因为大旱缺水,我们虽然没能见到波涛浩渺(水大,广阔无边)、滟滟(水波闪动的样子)随波千万里的壮丽场景;但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这时,看到披着晓月银光的卢沟桥,直至每个玉石栏、柱、栏板,以及485个大小石狮……我们禁不住想起曾在元代做官多年的马可.波罗的描述:“这是一座无可比拟的、世界上最美的桥。”
(节选自陈寿儒《夜宿卢沟观晓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选段,回答问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范仲淹二岁而
③
④
⑥
孤①
②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
⑤
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欧阳修《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注]①孤:幼年丧父。②每:常常。③或夜昏怠:有时晚上昏睡懈怠。或:有时。④辄以水沃面: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胎沃.冲 哨:吃。⑥乃至被谗受贬: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往之女家 ( ) (2)与民由之 ( ) ..
第 6 页 共 9 页
(3)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 (4)富贵不能淫 ( )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善用类比手法说理,有很强的说服力。《富贵不能淫》一文用 “ ”作比,指出了公孙衍、张仪的本质:他们 ,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迎合君王的喜好,这样的人当然算不上大丈夫。(2分)
19.阅读两篇文章,结合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说说范仲淹能够称得上“大丈夫”的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古诗,回答问题。(4分)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0.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脸盆、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 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结合生洁头践,以《我的生洁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①观察物品的外形,想一想它是什么材料做的,这种衬材料有什么特点,这个物品有什么用途等。从中选取反映物品主要特征的内容做重点说明。②可以接照一定的顺序来说明事物。比如写手机,可以先写外形尺寸,再写手机的制造材料以及这种材料的特点,之后写手机的操作特点等。当然也可以按时间顺序介绍手机的发展史。恰当运用各种说明方法,也可恰当运用文学手法,增强说明的效果。
2020年秋期八年级调研测试
第 7 页 共 9 页
参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4分)略 2.(2分)C 3.(2分)A
4.(4分)(1)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2)既是为了赏月
5.(8分)(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 千帆舞(4)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5)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6.( )4分)蝉 蜘蛛 螳螂 切叶蜂
7.(6分)(1)①将“你必须按时参加”改为“期待您的到来”。②称呼(“陈教授”)应顶格。 (2)(示例)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破坏文化遗产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和非人为因素。
(3)因“猪”“朱”谐音,“蹄”“题”谐音,送猪蹄有预祝考生金榜题名,成为将相之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
(一)8(3分)逻辑;修建原因;作用。
9(3分)作引用;具体有力地说明关中和四川的沟通势在必然。
10(3分)采用“火焚水激“的方法开山破石,钻孔架木并在其上铺板;修建用时长;创造了多种栈道形制。
11(4分)不能。“大约”表示“200千米”是个不确定的数值,如果删去则表示栈道的长度刚好“200千米”,与事实不符。“大约”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 (二)12.(4分)作者先总说石拱桥的特点,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接着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最后说明石拱桥在新中国的发展。
13.(2分)张嘉贞的话说明赵州桥设计精巧,制造奇特。张鵟的话说明赵州桥形势优美。 14.(3分)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卢沟桥形式优美的特点。
15.(4分)材料是记叙文,主要写观赏“卢沟晓月”时的情景。描写的重点是月光 和桥下的流水,最后才烘云托月般地写到卢沟桥本身。而课文是说明文,基本上是客观而平实地介绍卢沟桥的特点,即使有摹状貌之处,也是为了把相关内容说清楚,并不是为了写景抒情。
三、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16.(2分)略 17.( )3分)略
18.(2分)妾妇之道 没有的人格与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仁、礼、义的评判标准。
19.(3分)示例:范仲淹无论少时或做官志向不该,不畏强权,心系百姓,生活节俭,符合孟子
第 8 页 共 9 页
大丈夫的标准。
(二)20.(2分)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盼。
21.(2分)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这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 四、作文(50分) 略
第 9 页 共 9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