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程难点、关键工序的确定及相应技术保障措施

来源:九壹网


工程难点、关键工序的确定及相应技术保障措施

一、周围环境描述

本工程位于********************,地理位置较好,施工过程中的一举一动直接受到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对实现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的达标承诺,难度较大。

二、工程难点

1、该工程根据勘察报告分析土质较复杂,因设计为夯扩桩基,施工难度较大。

2、该屋面有梁、钢筋混凝土板式坡屋面,同时屋面设有排气窗及造形,接点较为复杂,混凝土运输、堆放、浇注都比较困难,各接点处施工难度比较大。

3、该工程内外墙的填充墙材料采用小型混凝土砌砖,虽然都按规定做到出厂28天后上墙等要求,但是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框架结构内的内外墙开裂比率还是普遍存在,造成外墙漏水,内墙面开裂给用户带来不便,所以在施工中防墙面裂缝问题解决难。

三、关键工序的确定及相应技术保证措施

1、桩基施工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1)、合理调整桩基施工工期。

(2)、合理安排夯扩桩打桩顺序。

(3)、保证打桩机械的完好率,防止因停机造成二次复打桩。

(4)、严格控制浇筑混凝土质量,防止断桩或空桩。

(5)、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对相邻建筑物和周围环境进行检测、做到信息化施工。

2、消除墙面开裂渗漏质量缺陷的关键工序及技术保证措施

内外墙采用混凝土小砌块砌筑填充墙,为消除墙体开裂采取以下技术保证措施:

(1)、原材料控制

1)、采用标准砌块,外形尺寸:190系列:390mm×190mm×190mm;

240系列:390mm×240mm×240mm;

2)、最小外壁厚不应小于25mm,最小肋厚不应小于20mm;

3)、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0;

4)、干燥表观密度(即容重):不应小于1400kg/m3;

5)、空心率:不应小于25%;

6)配套块采用单排孔的块型和实心混凝土砌块,俗称万能块;

7)、进场必须检验小型砌块产品质量合格证和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

(2)构造措施

1)、住宅屋面宜做坡屋面。屋面应采用外保温措施,屋面传热系数应符合K≤1.0W/(m2•K);

2)顶部二层填充墙的封底多排孔砌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7.5,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其余各层的封底多排孔砌块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5.0,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5.0。砌体的自重为16.5kn/m3(已包括砂浆、构造柱、实心混凝土砌块、墙梁等,但不包括墙面粉刷层);

3)、填充墙和钢筋混凝土墙、柱连接处200mm范围内,应采用实心混凝土砌块砌筑,并与封底多排孔砌块咬合。柱内应预留2Φ6钢筋与填充墙拉结,拉结筋竖向间距为400mm,钢筋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1000mm,并置于封底多排孔砌块座浆面的灰缝内;

4)、顶部二层的填充墙体应沿墙高每400mm处(其余各层沿墙高每800mm处),在水平灰缝内设置通长2Φ6带肋钢筋点焊网片,横向短筋为Φ4@200;

5)、墙面粉刷前,填充墙与钢筋混凝土构件内、外周边的接缝处,应固定设置宽度不小于每侧200mm的镀锌钢丝网片或采用其他有效的防裂措施;

6)、顶层和底层的外墙窗台下,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通长窗台梁,窗台梁的高度宜为砌块高度的模数。纵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不应小于Φ6@200。具体工程中窗台梁的断面尺寸及配筋应由计算确定。窗台梁标高处钢筋混凝土墙、柱,应预留与窗台梁纵筋同

直径的连接钢筋,可采用搭接或焊接等连接方式;

7)、填充墙高度大于4m时,应在墙高的中部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梁。墙梁高度宜为砌块高度的模数,配筋不应小于4Φ10,箍筋不应小于Φ6@200,并和钢筋混凝土墙柱同直径预留钢筋连接,连接方式可采用搭接和焊接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