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来源:九壹网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里有规定

4.1.1符合下列条件的灌注桩,其桩身可按构造要求配筋。

4.1.1.1桩顶轴向压力应符合下式规定: rN≤fc*A (4.1.1-1)

4.1.2符合本规范4.1.1条规定的灌注桩,桩身构造配筋的 要求如下:

4.1.2.1一级建筑桩基,应配置桩顶与承台的连接钢筋笼,

其主筋采用6~10根Φ12~14,配筋率不小于0.2%,锚入承台30

倍主筋直径,伸入桩身长度不小于10倍桩身直径,且不小于承台

下软弱土层层底深度;

4.1.2.2二级建筑桩基,根据桩径大小配置4~8根Φ10~

12的桩顶与承台连接钢筋,锚入承台至少30倍主筋直径且伸入

桩身长度不小于5d,对于沉管灌注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承台软

弱土层层底深度;

三级建筑桩基可不配构造钢筋。

4.1.3不符合本规范第4.1.1条规定的灌注桩,应按下列规 定配筋:

4.1.3.1配筋率:当桩身直径为300~2000mm时,截面配筋

率可取0.65~0.20(小桩径取高值,大桩径取低值);对受水

平荷载特别大的桩、抗拔桩和嵌岩端承桩根据计算确定配筋率;

4.1.3.2配筋长度:

(1)端承桩宜沿桩身通长配筋;

(2)受水平荷载的摩擦型桩(包括受地震作用的桩基),配筋长

度宜采用4.0燉α(α见本规范第5.4.5条);对于单桩竖向承载力较

高的摩擦端承桩宜沿深度分段变截面配通长或局部长度筋;

对承

受负摩阻力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通长配筋;

(3)专用抗拔桩应通长配筋;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

而受拔力的桩,按计算配置通长或局部长度的抗拉筋; 4.1.3.3对于受水平荷载的桩,主筋不宜小于8Φ10,对于抗

压桩和抗拔桩,主筋不应少于6Φ10,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

布置,其净距不应小于60mm,并尽量减少钢筋接头; 4.1.3.4箍筋采用Φ6~8@200~300mm,宜采用螺旋式箍

筋;受水平荷载较大的桩基和抗震桩基,桩顶3~5d范围内箍筋

应适当加密;当钢筋笼长度超过4m时,应每隔2m左右设一道

Φ12~18焊接加劲箍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