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02位高职高专院校工作者问卷调查的分析
王保华
从春侠
黄永军
张
虹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把握高职高专院校的发展现状,从专家视角解读高职高专院校发展面临的
“三农”问题的重要作用,国家出台了“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以及“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等文件。关于国家制定这些计划与措施的必要性问题,有高达85.1%的被调查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引导,政府制定相关计划与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但也有5%的被调查者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制定的某些措施并不能成为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动力;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主动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调节,而不是依赖于国家政策,因此没有必要制定这些政策。
考
察调研报告
诸多困境,为高职高专院校健康发展提供较成熟的理论指导与路径选择,我们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五期高职高专评估专家理论研修班的学员,进行了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为主题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回收问卷102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本次调研对象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者,共102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其中,来自发达地区的占被调查者总数的15.7%,来自较发达地区的占23.5%,来自一般地区的占38.2%,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占22.5%;从被调查者担任的职务来看,校级领导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46.1%,中层领导者占47.1%,普通教职工占6.9%。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看好,困难不容忽视
2、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况。
(1)对高职教育发展前景的看法。关于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处于何种时期”的问题,
40.6%的被调查者认为处于黄金期,49.5%的被调查者认为处于战略转型期。也就是说,近90.1%
的被调查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持乐观态度。另有3%的被调查者表示出担忧,认为当前高职教育处于危机期。
(2)高职院校的规模。高职院校的规模反映了高职教育发展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102所院校中,有69.6%的院校在校生人数不超过8000人,
1、调研对象对宏观政策的看法。
(1)对高职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今后的发展思路,88%的被调查者认
为应当坚持当前制定的“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思路;通识教育加职业教育的道12%的人认为应当走“
路”。问卷还列出了“走普通高等教育的道路”选项,但没有任何一个被调查者选择此项。可见,高等职业教育要走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已经得到了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肯定。
(2)对国家制定的有关高职教育政策的看法。为了指导职业教育积极满足劳动力市场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也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解决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13.7%的院校超过万人,但都控制在2万人以内。
(3)高职院校的师资建设。近年来,各院
校普遍加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调查显示,来自实践第一线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为17.2%,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平均为45.7%。从《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的院校为合格等级,超过70%为优秀等级”可以看出,高
2007.1
80
●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EDUCATIONADMINISTRATION等职业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作用”,而“没什么帮助”和“说不清”的分别(4)高职院校的课时情况。调查显示,专为4.0%。显然,如果院校不能在当地经济社会业理论课、公共理论课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平均建设中发挥作用就会存在一定的生存危机。因为59.1%,实践教学(含实验课、实习、实训、此,如何找到自身发展的基点、为当地经济社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服务是政府、学校和企业需要共同研究的问题。
40.9%,基本满足《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即三年制专业二、高职教育发展艰难的原因
的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1、亟待完善的外部环境。
40%、两年制不低于30%。
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5)高职院校的实习情况。实习基地是职业部环境。但是,调查结果显示,经费投入保障体制院校教育教学设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和考试招生录取制度的不完善、盲目虚高的社会用不同院校的实习基地依托存在一定差别。调查结人观等外部因素已经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果显示,职业院校当前主要采取了三种实习形式:(1)保障体制仍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校内实习工厂(24.2%)、校外合作办学单位提供实的主要因素之一。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2%的被习基地(38.4%)、到当地企业进行见习(29.3%)。调查者认为,不完善的经费投入保障体制是制约当然,有少量院校同时采用了三种实习形式。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6)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与到位状况。经(2)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是制约高等职业教费来源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调查结果育的最大障碍之一。目前高职院校实施的一些制显示,高达85.2%的学校主要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度严重制约着高职高专的发展,需要调整与完单一。具体来看,34.7%的学校主要依赖于学生善。这些制度包括考试招生录取制度(61.4%)、学费;30.7%的学校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拨款;
企业用人制度(57.4%)、工资分配制度(21.8%)16.8%的学校主要依靠学校自筹;2%的学校经费以及人事分配制度(32.7%)。招生考试制度列在主要来源于中央政府;1%的学校主要依靠企业
各制度之首。可见,改革现有高职高专与普通高拨款。另外,有14.9%的学校主要经费来源于上述等院校用同一张试卷考查、选拔学生的招生考试两种或三种方式,可以说只有一小部分学校在多渠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外,有68.6%的被道筹集办学经费。关于“学校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调查者认为,当前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首费投入的情况”,有13%的被调查者确定经费可要的是要改革招生就业制度。
以完全到位;33%的被调查者认为上级主管部门(3)盲目虚高的社会用人观是制约高等职对学校的经费投入难以保证或不能到位。由此可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说体制与制度环见,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费投入的稳定性较差。
境属于硬环境,那么观念就是软环境。高职高专(7)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教育的发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原因是有一些社就业率已成为衡量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重会积习的传统观念在作祟,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指标。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目前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虚高的用人的调查显示,2003年平均为84.7%,2004年为
观。调查结果显示,93.1%的被调查者认为,不86.5%,2005年为88%。可见,在当前普通高校
正确的用人观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严重困扰着教育2、高职学校自身的原因。
发展的时候,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还在逐年上(1)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实
升。这充分说明,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得训基地是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调查结到了社会的认可、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果显示,
“就高职高专院校自身来说,影响其发
(8)高等职业院校作用的发挥情况。调查展的主要因素”有:定位不清、办学思想不正确发现,有2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对当地社会(48%);专业和课程设置不合理(44.1%);缺乏经济建设“很有帮助”,有65.3%认为“有一定
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
81
2007.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考察调研报告●JOURNALOFNATIONALACADEMYOFEDUCATIONADMINISTRATION(56.9%);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实训基地(63.7%)。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缺乏实训基地是影响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2)陈旧的就业观念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在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种因素中,被调查者认为,居于首位的是“学生就业观念陈旧、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和“个人期望太高”;其次是毕业生缺乏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最后是社会方面的因素,包括人才市场的不成熟、创业环境的不成熟以及用人观念的不成熟等。按照这一调查结果,要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要给予学生
但由于没有形成法律条文,因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省份并没有制订、实施生均经费标准。同时,由于缺乏法律保障,部分省市的主管部门对学校经费的投入在有无、多少的问题上存在随意性。因此,加强法律约束,通过法律法规来规范主管部门的经费投入、保证政府对高职院校的支持是高职院校稳定发展的必然途径。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3、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教育界一直关注的重要问题。职业教育自身的鲜明特色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因此,各高等职业学院都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但在实践中,学校的全职教师工作量很大、满负荷运转,很少有时间、精力和机会深入行业一线进行实践;另一方面,在当前市场化价值取向下,聘请企业、事业、行业的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要真正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进一步探索新的途径。
考察调研报告
充分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其次还需要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来打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3)成功的职业学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本您认为一所成功的职业学校次调查中,当问及“
的标准是什么(多选)”时,大家对备选答案“敢于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明确的办学思想”、“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注重品牌经营”的比例均超过50%以上。这说明,一个成功的职业学校既需要一个敢于开拓进取的领导班子,也需要准确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办学思想、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较高的知名度和一定的“品牌”效应。
三、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加大地方政府的统筹力度,促进高等职
业教育健康发展。
我国的高职院校多为地方办学。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确立了“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这为地方政府统筹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构与规模相适应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主要受益在地方,因此发展职业教育的主要责任也在地方。在经济市场化的今天,仅仅依靠教育系统内部资源来发展高职教育是行不通的。如何依托当地行业、企业、产业优势,统筹社会多方资源,办好当地职业教育,促进当地经济与职业教育的良性互动,是地方政府应有的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
(作者:王保华,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教授;从春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黄永军,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讲师;张虹,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讲师)
1、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普
通高等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
要使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就必须认真研究和理顺两对关系:一是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要并重发展。二是理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既要相互衔接又要相对独立。他们可以通过互认学分或设立副学位等方式来实现两者的衔接。
2、加强法律约束,保证政府对高等职业教
育的经费投入。
稳定的经费投入是学校正常、良性发展的基本保障。虽然相关文件规定,“省级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并依法督促各类职业学校举办者足额拨付职业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7.1
8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