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原电池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原电池原理、构成条件、电极名称与电极反应;②化学电源;③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2、能力目标:①实验能力;②分析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①兴趣激发与科学意识的培养;②辩证观点的渗透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原电池原理、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难点:原电池原理、电化学腐蚀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教学媒体〗

电脑动画、实物、实验

〖教学过程〗

Ⅰ、复习

[提问]化学反应通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能量有那些转换(或传递)能量的形式?

化学能可以转变成热能和光能等,热能和光能能转变成电能,那么化学能能否转变成电能呢?

Ⅱ、新课:

[学生实验]

[学生思考的问题]

(1)观察四个实验的现象?

(2)锌和稀H2SO4直接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3)铜丝上的电子由何处而来,出来的是什么气体?

[总结]我们看到第四个装置上的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有电能产生,通过这一装置我们把锌与硫酸反应的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把这样的装置叫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学生实验]

[学生](可以让学生改变电极材料,看结果如何?如把铜换成碳棒)

(1)观察实验的现象?

(2)根据实验现象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结论补充、说明、纠正错误,最后得出结论

[板书]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构成闭合回路

[学生实验]

让学生根据上图连接电路,改变电池的正负极,使两图中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一致。让学生根据右边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左边原电池的正负极。

** 此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观看原电池的电脑动画。

[板书]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惰性电极材料)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较活泼金属)

[习题]判断下列装置那些能构成原电池,标出电极名称

[板书]

4、常见的化学电源:

①干电池

家庭常用电池。

常见的是锌-锰干电池。如图:

②铅蓄电池

目前汽车上使用的电池。

铅蓄电池的构造是用含锑5%—8%的铅锑合金铸成格板。PbO2作为阳极,Pb作为阴极,二者交替排列而成。电极之间充有密度为1.25%—1.28%g.cm-3的硫酸溶液。

③锂电池

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锂作为负极,技术含量高,有质量轻、体积小、电压高、工作效率高和寿命长等优点。常用于电脑笔记本、手机、照相机、心脏起博器、火箭、导弹等的动力电源。

④新型燃料电池

还原剂(燃料)在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剂在正极得到电子。

目前常见的有,氢气、甲烷、煤气、铝等燃料与空气、氯气、氧气等氧化剂组成的燃料电池。

特点是能量大、使用方便、不污染环境和能耗少等。

[板书设计]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第一课时)

1、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两块相连的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可以导电的其它材料)

②电解质溶液

③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构成闭合回路

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

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惰性电极材料)

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较活泼金属)

4、常见的化学电源:

①干电池

②铅蓄电池

③锂电池

④新型燃料电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