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议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作者:高嘉怡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32期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也随之出现在大众的生活和视野中。众所周知,互联网活跃群体大部分为年轻一辈,创造及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因此,网络语言自出现到应用,再到流行,其过程都极为迅速。本文将着重从网络言语的利与弊两方面去讨论分析,从而引导大家正确认知与使用网络语言。 关键词:网络语言 利弊 流行 文化 文字 一、网络语言概述 1.网络语言的形成
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早期的网络社交平台上,由于网络交流是在互联网的虚拟空间中进行对话,网友们为了能提高交流的真实感,同时也让交流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诙谐好玩,故使用文字、英文、标点符号等元素,组成网络语言。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友们数量增加,组成结构变化,网络语言也受之影响,发展到后期,其形成不再只是为了交流。更多时候,一个网络名词的出现,是网友们对某个时间段内的某个事件或某种现象的生造词。[1] 2.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互联网的衍生物,有着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在EMOJI表情包尚未出现时,符号化是网络语言的特征之一。在交流过程中,会加上特殊的符号,以组成一个表情,传达一种心情,而随着后期发展,这一特征呈逐渐减少使用的趋势。谐音和英文缩写化也是网络语言的一大特征。谐音化一开始是因为中国文字的同音现象,在文字输入法中,声调是不显示的,因此,输入时会有多词语的组成,导致网友打错,但是发音是类似或者一样,久而久之,网友们觉得有趣好玩,网络语言就有谐音化这一特征。如使用“斑竹”来代替“版主”二字。除了符号化、谐音和英文缩写,网络语言还有着数字化,中文缩写化等特征。[2] 二、网络语言的益处 1.文化发展与时俱进
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而出现的,可以说,它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而互联网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标志性存在,网络语言出现的一大最大益处便是进一步发展了语言文化。文化的发展是在漫长的时间沉淀下来的,且是通过文字、语言、书籍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网络语言的出现,不仅填充了语言的多样性,同时也发展了语言文化,使语言文化俱进。如网友们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常使用“88”来表示“拜拜”“再见”的意思,原本只是数字符号,变成网络语言后又赋予了新的意义,让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3] 2.丰富日常生活语言
语言是一种有延伸性的事物,并非只有在网络语境下才可以使用,因此,脱离网络世界后,网络语言也被网友们应用于各自的生活中,丰富了大众日常生活的语言。网络语言自带的幽默诙谐属性,也是其迅速被大众所记住的一大要素。当网友将网络语言应用于日常生活,大众在接受并记住的同时,也迅速将其传播开来。如原来只在网络中的“人艰不拆”,现在已经可以在年轻一辈的面对面交谈中经常应用,如“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也同样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可以适当使用。 3.提升文字创作创新能力
事实上,网络语言是对原有文字或语言的二次创新创作,因此,网络语言的出现和使用,还有一个较大的益处便是提升了大众对文字创新创作的能力。社会是向前发展的,止步不前的事物是极易被社会所淘汰的,因此,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而网络语言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创新,是网友们创意能力的体现。如最近双十一事件中的新词——双11编外成员,指不参与双11活动的网友,这样的一种新解释,事实上也从侧面反应了网友们对文字的创新创作的能力。
三、网络语言的弊端 1.影响文字含义的正确认知
由于网络语言是对文字的再创作,有时候甚至是生造词,对于文字本身的含义是有所改变的。因此,在对文字含义并没有准确认知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对文字含义的误解。如前文所提到的网络语言——双11编外人员中的编外人员,本义是相对于“编内人员”而言,指代那些不能进入编制内的人,但很明显,网络语言中,并没有这个意思。 2.影响文字使用的规范性
除了影响对文字含义的正确认知外,网络语言还对文字使用的规范性有着极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中有许多是生造词,即将许多文字生生放在一起变成一个新词,并赋予其意义,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网络语言去使用。因此,使用过多的网络语言,极易影响和混淆文字的使用规范。如上文所提到的“人艰不拆”就是如此。 3.谐音替代粗话降低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网络语言的特征之一为谐音化,在这个特征中,有些谐音并非同音所致,而是粗话的谐音。这样的网络语言,表面看起来略显幽默。但实际细细研究起来,则是网民文化的素质降低。如网络用语“我去”其实是粗话,是一种调侃式的笑骂,与“我靠”同义。 四、正确使用及对待网络语言 1.尊重网络语言存在,丰富文化
每一种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意义。我们对其存在和发展保持尊重的态度。只在尊重,才能正确去看待它的存在。尊重网络语言的存在,尊重网络语言为文化带来的丰富和多样性。引导其正确发展。
2.规范使用,抵制低素质语言
在引导网络语言的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其规范使用。对文字的二次创造创新,是值得鼓励的,但应该在规范使用下去创新使用。但是,对于低素质语言的谐音,我们应该直接采取制止的态度。 结语
网络语言的流行是一种趋势,也是必然的。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事物的出现与发展,必然存在着利弊双面性。网络语言不仅能使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与时俱进,还丰富了语言。但同时,网络语言也存着混淆大众对文字本义的认知与使用的不规范。因此,对于网络语言,我们应当正确去对待并使用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首要态度是尊重它的出现,引导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红.浅析网络语言的利与弊[J].活力.2016(1). [2]赵华伦.网络语言的利与弊[J].中国时代报告.2016(1).
[3]刘新伟.辩证看待网络语言流行的利与弊[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