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课后答案(第二十章)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四版(高鸿业)课后答案(第二十章)

来源:九壹网
第二十章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1、解答:每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都可能产生经常帐户的顺差和逆差,以及资本帐户的顺差和逆差。当然,这两个项目也可能出现平衡,但这种情况大多是偶然的。 将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称为国际收支差额,并用BP表示,即: 国际收支差额=净出口 –净资本流出

或者BP = nx — F

按照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国际手指平衡也称外部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手指差额为零,即BP=0。对于国际收支平衡还可以通过下述方式理解:个人和企业必须为其在国外的购买而支付。如果一个人的花费大于他个人的收入,他的赤字需要通过出售资产或借款来支持。与此相类似,如果一个国家发生了经常帐户赤字,即国外的花费比它从国外得到的收入多,那么这一赤字就需要通过向国外出售资产或从国外借款来支持。而这种资产出售或借款意味着该国出现了资产盈余。因此,任何经常帐户赤字要由相应的资本流入来抵消。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正,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如果国际收支差额为负,即BP 〈 0,则称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也称国际收支赤字。 2、解答: (1)汇率也像商品的价格一样,是由外汇的供给和对外汇的需求这两个方面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均衡汇率处于外汇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

(2)如果外汇的供给发生变化,则均衡汇率就会发生变化,并按照新的供给达到先的平衡.从一般意义上说,影响外汇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和外汇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都是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在现实中,经常提到的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进出口、投资或借贷,外汇投资等。

3、解答:考虑如下的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模型:

4、解答:假定国内经济已经实现平衡,也就是在下面的图1-68中,国内经济已处于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A,但A点却并不在BP曲线上。

这时内部均衡由IS曲线和LM曲线A决定,这时收入为y1,利率为r1。但A点位于BP曲线的下方,因而存在着外部失衡,更确切地说,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这意味着,在该时期从在本国经济中购买商品和劳务,或在外国获得资产而需要支付的外汇量,结果引起该国外外汇总量的减少,造成外汇的短缺。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意味着本国汇率贬值或汇率提高,伴随着汇率提高,IS曲线和BP曲线向右方移动,例如从IS1和BP1移动到IS2和BP2,如图1-68所示,由于这两种移动,经济的均衡点最终变为B点,相应的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在B点处,存在着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简言之,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是通过BP曲线和IS曲线的移动来实现的.

从上式可知,汇率和净出口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在其它因数不变时,汇率上升,按直接标价法,则本国货币贬值,意味着国外商品相对于国内商品变的更加昂贵,这使得本国出口变得相对容易,其净出口增加.

同样,根据上式,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净出口增加,也对汇率有向上调整的压力。

7、解答:(1)用美元表示的人民币汇率是1/8。30=0。12

(2)该电视机的美元价格为1245 / 8.3 =150美元 (3)该电脑的人民币价格为800*8.3=60元

8、解答:在开放经济中,支出乘数为: 12、解答:(1)消费C=250+0.75(5000 — 1000)= 3250 储蓄S= Y – C = 5000 – 3250 = 1750 投资 I= 1000 – 50×5 = 750 均衡汇率可以通过下式求出:

5000 = 3250 + 750 +1000 + 500 – 500e 得;e=1

贸易余额:NX= 500 – 500×1 = 0 (2)消费C = 3250 储蓄S= 1750 投资I =750

均衡汇率由下式决定:

5000 = 3250 + 750 +1250 +500 – 500e 得:e=1。5

贸易余额:NX= 500 – 500×1.5 = - 2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