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来源:九壹网
理论广角 I■ 浅谈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杨丽芳 (河南安阳四方会计师事务所455000) [摘 要]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它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 各种有用的方案和资料。本文将从我国管理会计的现状及以后的发展趋势进行简略的阐述。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0)33—0442—01 1我国管理会计的基本现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西方管理会计学理论传入我国。在近三十年间, 管理会计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表现其一、在理论研究方面无重大突破,理 论体系不完整、学科体系不规范。具体表现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定位不清、不 能清晰的表达理论的职能和目标,内含方法过于模式化,艰涩不适用:学科 内容混乱,相互间联系不紧密,并与其它学科内容交叉太多。表现其二、管 理会计研究落后实际需要,理论同实践的结合不能令人满意,在实际工作中 没有被广泛推广应用。近一时期,有关管理会计改革方面的文章,频见于各 类杂志、报刊,人们对管理会计的关心,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增添了希望。 造成管理会计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对理论发 展的影响因素和对实践应用的影响因素。首先影响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主要 因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会计自从西方传入至今,一直沿袭西方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成 果,国内业界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介绍和引入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上,而不 是根据国情,研究自己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在管理会计理论的各方面都没 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二、国内业界之所以不热衷于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原因 之一是及社会各界对管理会计重视的程度不够,从事管理会计研究的人 员和用于此研究的资源相对较少。原因之二是管理会计理论相对于财务会计 理论的研究过程要复杂,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是根据社会团体的价值共性总结 出来的,而管理会计理论则需要根据不同个体的特性来总结。同时管理会计 的技术方法也远比财务会计要复杂得多,这也可能是人们不愿投入过多精力 的原因。三、理论研究缺少原动力。四、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其他一些管 理学科理论内容重复太多,缺乏性。五、目前国际管理会计正面I晦一场 危机,波及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 很多事实证明我国管理会计已逐步从数量、定额管理过渡到成本、价 值的管理,从项目、部门管理演变为全面管理、战略管理 随着理论研究的 拓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现代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呈现出目趋融 合之态势,人们的目光已从过去转向现在和未来,开始用全局的观点、战略 的眼光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管理会计的发展对于指导和改进我国经营管理、 提高宏观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管理会计在中国形成和发展的时间毕竟不长。立足于我国国情和社会 主义建设目标,我国管理会计尚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 研究范围、实践应用等方面更待完善和充实,还存在较大的发展余地。此外, 管理会计理论和实践脱钩现象较严重。从本质上来说,管理会计是为内部管 理服务的,不注重管理会计的应用,很难说其管理工作会有多大成效。管理 会计理论的实践化,在我国还存在一些脱节。 2我目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趁势 大体说来,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应是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化、实 践应用灵活化、理论与实际结合紧密化、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领 域的作用明显化。 2 1成本计量目的多元化和成本概念结构化 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健全,企 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的经营实体,企业面临市场经营、产品开发等经营管 理问题,其成本控制、成本考核分析各方面的成本问题越来越多,成本管理 的目标也自然发展为融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分析等为 一体的多元化体系。为满足预测、决策和计划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预 计成本分为边际成本、差量成本、机会成本、固定和变动成本、目标成本等。 而为满足控制、考核和分析等成本管理要求的计量目的,则要求建立正确的 计划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贡任成本等成本计量制度,同时还要求成 本计且能获取企业以前年度成本资料和国内外同类行业的成本资料等。 2 2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将成为应用主流 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及大范围推广运用,形成全国范围的成本计算 和管理方法,这不但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且有利于制订科学有效 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增加企业价值,促进我国的经 济发展水平。因此,作业成本法势必成为我国未来成本管理的核心方法。 442 l拜技博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一项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过程中,作业成本法 主要实施于后半段(生产、客户服务),而目标成本法主要实施于前半段(设 计、开发研究等),其特点为:(1)顾客导向以求竞争优势叫(2)以市场 价格为上限,谋求成本降低:(3)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期阶段使设计者注重成 本的降低:(4)采用超部团队方式帮助各部门管理者在未开始生产产品前就衡 量产品的功能、消费者需要、产品的成本和利润:(5)采用价值工程等方法 去维持产品功能并降低产品成本。传统的目标成本法在我国过去用得较多。 目前,企业的战略观念和管理范围也正在发生较大的改变。如企业定价政 策已不仅仅从企业内部成本核算着手,是开始拓展到考虑社会消费水平和售 后服务质量、产品品牌效应。企业设计部门和产品开发部门已逐渐认识到 产品以质量取胜,以功能争优的开发策略。邯钢的 模拟市场核算、成本 否决 就是作业成本法和目标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前奏。在未来的二、三 十年,目标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将会风靡一时,占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方 法的龙头。 2.3以作业链分析为基础.迈出走向战略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价值链分析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我国为了适应这 种竞争的需要,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目前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战略管 理在理论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国内外均出版了许多专著和论文。 但在实践运用申,较少涉及战略成本管理。 从作业管理的实质来看,作业管理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从外部顾客 的角度出发,尽量通过作业为顾客提供更多价值:二是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 尽量从顾客提供的价值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为此,企业必须通过作业链分析, 确定增值和非增值的作业:而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和辅 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一个价值链 来表示。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链式活动,而且更重要的是,还包括企 业外部活动,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2 4财务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成为管理会计中绩效考核的重要手段 长期以来,杜邦评价指标体系在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应用较广,其中 投资报酬率指标已成为引导企业投资、筹资、收益分配的有力工具,因而高 投资报酬率也往往成为绩效优良的代名词。随羞企业规模的扩大和部门体系 的日益庞杂,报酬率指标呈现出较大的局限性。投资报酬率有时甚至带来错 误的信号,可能掩盖某些部门的实际业绩,并使人们注重相对率的计算,忽 视对业绩进行绝对金额的评价。此外,只注重投资效果,忽略顾客满意度、产 品质量水平、市场占有率等其他方面也是违背绩效评价的初衷的。未来管理 会计中,人们将从价值链分析着手,将财务指标如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 (或经济增值额)和顾客满意度、生产过程质量周期控制,学习和成本等非财 务信息相结合,朝着综合绩效考评的方向发展。 以上所述仅是管理会计发展的几个方面。随着管理会计理论尤其是在实 践应用中的发展,必将对成本核算、预测决策、分析和控制、业绩评价体系 的完整性和实用性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理论、财务管 理等学科交叉融合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晖,《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及其创新发展》.会计之友, 2006.(5). [2]郑石桥,李宇立.《关于管理会计研究的若干思考》.财会月刊,2006, (5). [3] 郭延琦,《对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思考》.北方经贸,2006,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