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短歌行-曹操

短歌行-曹操

来源:九壹网


《短歌行》 曹操

duǎngēxíngcáocāo

duìjiǔdāngg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rénshēngjǐhépìrúzhāolùqùrìkǔduō

kǎidāngyǐkāng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

yōusīnánwànghéyǐjiěyōuwéiyǒudùkāng

qīngqīngzǐjīn

青青子衿,悠悠我 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yōuyōuwǒxīndànwéijūngùchényínzhìjīn

yōuyōulùmí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shíyězhīpíngwǒyǒujiābīngǔsèchuīshēng

míngmíngrúyuè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héshíkěduōyōucóngzhōngláibùkěduànjué

yuèmòdùqiān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wǎngyòngxiāngcúnqìkuòtányànxīnniànjiùēn

yuèmíngxīngxī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wūquènánfēiràoshùsānzāhézhīkěyī

shānbùyàngāo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hǎibùyànshēnzhōugōngtǔbǔtiānxiàguīxīn

【注释】

〔1〕曹操这首诗作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时曹操已平定北方,率军南征至长江,与孙权决战。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欢宴诸将。酒至兴处,他横槊(shuò,长矛)赋诗,吟唱了这首《短歌行》。《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有当时赋诗情景的描写。

〔2〕意谓:应对酒放歌,因为人生短促,能活多少年头?一解:对酒临歌,这种情景人生能有几次?“当”作“临”解。意思都是叹人生短促,时光易逝。

〔3〕去日,过去了的日子。苦多,犹言恨多。

〔4〕这一句承接首句,意谓在感叹时光飞逝之余,应当慷慨高歌,无奈忧思重重,难以释怀。

〔5〕什么东西可以解除我的忧愁呢?只有酒了。杜康,相传古代最初造酒的人。这里作为酒的代称。

〔6〕衿(jīn),衣领。青衿,周代学子的服装。悠悠,绵长,形容忧虑不断。这两句是借用《诗经·郑风·子衿》里的句子,表示对贤才的思念之深切。

〔7〕但,只。君,指贤才。沉吟,低声吟咏。所吟咏的,即《诗经》中的《子衿》诗。

〔8〕呦呦,鹿鸣的声音。苹,艾蒿,草名,初生时可食。

〔9〕嘉宾,尊贵的客人。鼓,弹奏。瑟、笙,两种乐器名。以上〔8〕〔9〕两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欢宴宾客的诗篇,作者在这里表达自己期待贤者、招纳贤才的热诚。

〔10〕掇,拾取。此句把贤者比作高空明月,可望不可即,喻人才难得。

〔11〕从中来,犹指从心里生出。

〔12〕陌、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越陌度阡”,指贤士远道而来。枉用,指贤士屈尊相从。这是客气话。存,问候,慰问。

〔13〕契阔,久别。旧恩,往日的情谊。此句意谓:在今日的宴会上,与久别的贤士们促膝谈心,使我想起了往日的情谊。

〔14〕乌鹊,乌鸦。

〔15〕匝(zā),周,圈。〔14〕〔15〕两句意思是还有大批的贤士像南飞的乌鸦,它们绕树徘徊,还没有选定最后的归宿。

〔16〕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相传古代周公因忙于接待天下贤士,有时连吃饭都要吃吃停停。吐哺,把口中咀嚼的食物吐出来。(《韩诗外传》说周公“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译文】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那穿着青领(周代学士的服装)的学子哟,你们令我朝夕思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正是因为你们的缘故,我一直低唱着《子衿》歌。(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你运转着,永不停止;(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明月升起 ,星星闪烁,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只有像周公那样礼待贤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归向我。(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周公见到贤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马上接待。《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贤。”)

【赏析】

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者,大有人在。有的是因岁月蹉跎、“不知老之将至”而嗟叹;有的是因富贵荣华未及尽享而叹惋;也有的是因贪生畏死而惆怅。曹操的《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因为他感到年事渐高(时年五十四岁),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然。正是因为有这种思想,对于已经“越陌度阡”屈尊任用的,“契阔谈宴”,热诚相待;对那些尚在“绕树三匝”、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呼唤,坦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这首诗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政治家的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曹操的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读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诗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贤才的殷切心情;读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会感到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而这种诗句,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得出来。

【历史背景】

曹操平定了北方割据势力,控制了朝政。他又亲率八十三万大军,直达长江北岸,准备渡江消灭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中国。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十一月十五日,天气晴朗,风平浪静,曹操下令:\"今晚在大船上摆酒设乐,款待众将。\"到了晚上,天空的月亮非常明亮,长江宛如横飘的一条素带。再看船上众将,个个锦衣绣袄,好不威风。曹操告诉众将官:我自起兵以来,为国除害,扫平四海,使天下太平。现在只有南方我还没得到,今天请你们来,为我统一中国同心协力,日后天下太平,我们共享荣华富贵。文武们都站起来道谢,曹操非常高兴,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众将说:

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绕树三匝,无树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