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义福辑 一 备教・参考 不指力气大 子毫无损伤。后来就用“运斤成风”比喻手法 熟练,技艺神妙。例如:①真正懂得了书法之 道,才能达到游刃有余、运斤成风、随心所欲 不逾矩的境界。②令人遗憾的是,这样能运斤 成风的技术队伍,尚未能称其为“队伍”,而 我们的现代化事业恰恰需要这样的队伍。 “运斤成风”只跟技艺、手法的高超精湛有 关,和有力气,力量大没有关系,所以不能用 它来比喻力气大。男外,这个句子的后半句也 欠妥,“千斤”就能叫“巨石”吗? “重若千 斤”表述欠妥。 误用 “一蹴而就" “一蹴‘而就”原为“一蹴而造”,踏一步 就。 运用“一蹴而就”这个成语要防止误解为 “一就可以达到某种较高的境地。蹴:踏;造:至。 见于宋代苏洵 上田枢密书 :”天下之学者, 气呵成”,最好不要用于肯定旬。请看这样 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后世多作“一蹴 的旬子:①吴教授不愧为丹青妙手,在他的笔 而就”,即踏一脚就成功,形容轻而易举,一 下,一幅画三下两下便一蹴而就了。(换成“一 1月3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 下子就能成功。例如:①改革岂能一蹴而 气呵成”即可)②1就!②对这场斗争存一蹴而就心理,以为一 峡工程捷报飞传,上下游围堰合拢工作一蹴而 战便能取胜,是犯了的幼稚病。③学好 就,胜利实现大江截流。(大江截流绝不是轻 外语要艰苦努力,日积月累,不可能一蹴而 而易举之事)误用了 无可 非" “无可厚非”原为“未可厚非”,见于 汉 情,无可厚非。②这部词典的出版为丰富多彩 书・王莽传 :“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日: ‘英亦未可厚非。’复以英为长沙连率。”厚:重; 非:责备。没有可以多加指责的。后来用“无 的辞书大家庭又添新成员,是一件人心大快的 好事,虽有错误,但瑕不掩玉,无可厚非。 “无可厚非”也常常被误用。比如:“这部 可厚非”表示虽有错误或缺点,但可原谅,不 小说的构思又精巧又严密,真是天衣无缝、无 要过于加以责备。例如:①女儿希望体面地出 可厚非。”小说构思精巧、严密,你还“厚”什 嫁,希望婚后生活较前有昕改观,这是人之常 么“非”呢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