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专题12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12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统编版)(解析版)

来源:九壹网
专题12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知识划重点★

“扩展语句”考查的是扩展、丰富语言信息的能力,它同阅读中的理解、分析、归纳有密切关系,又同写作中的联想和想象紧密相连。

“压缩语段”要求对一一个自然段或一一个句群或几个自然段的信息进行筛选、提炼、整合,以达到概括信息的目的。压缩语段的考查方式主要有给事物下定义,概括一句话新闻、概括语段内容等。 一、扩展语句

扩展语句的题目往往有词语扩展型、句子扩展型、话题扩展型等。扩展时注意首先根据所给内容明确表达方式,是叙述、说明议论还是描写抒情,叙述注意要点交代清楚;说明注意特征、功效、用途等明确;议论注意观点明确;描写注意意境的创设;抒情注意情感真挚。扩展语句一般都有修辞、字数的要求,注意把握。

(一)词语扩展型

该题型常常要求把所给的几个词语串联起来,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或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描写一种情景(境),或阐发一种哲理。

(二)句子扩展型

这种题型是对一一个结构简单的句子,通过添加修饰成分或运用修辞手法等,采用记叙、描写等表达方式,使之具体、生动、内容充实。

(三)话题扩展型

这种类型一般是给定话题按要求扩写,话题往往是一些诗文名句,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文句的理解,进行扩写。诗文名句的原有思想、格调、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

(四)续写补充型

续写补充型扩展语句题,往往是根据给定的语境进行联想想象或逻辑推理,从而合理地推导出缺失的内容,并按要求进行表达。 二、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涉及的主要题型一般有:新闻语段的压缩;概括语段内容;提取关键词;给事物下定义等。 (一)新闻语段的压缩

新闻类语段的压缩一般包括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新闻、新闻点评等。

要准确地压缩新闻语段必须先了解新闻的“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

what(事件)、why(原因),这是新闻必须具备的五要素。压缩时一定要理清何人(包括单位)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事情的经过、结果怎样。

1.拟新闻标题

对新闻标题的写作要求应为一句话,要有极强的概括性,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是所给语言材料的陈述主体和事件。

2.拟一句话新闻

要把握新闻语段内容,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所谓关键信息,主要指新闻语段中最主要、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

3.新闻点评

新闻点评注意事项:①考生要能够准确把握提供的新闻材料的实质,概括出材料的主要内容,为点评做准备。②注意点评语句简明扼要,点评内容是非分明,一语中的,立场鲜明。③注意点评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从新闻材料的实际出发,以理服人,不可凭空漫说。

(二)概括语段要点 1.说明类语段

说明类语段往往层次清晰,结构分明。因此,在压缩语段时为确保全面,不遗漏要点,要运用“层次切分法”,把语段的层次划清后,提炼各层次的要点,然后各要点相加,最后进行比较整理,使之符合题干的要求即可。

2.议论性语段

对议论性的语段压缩必须运用“关键语句突破法”,如有中心句即是语段的主要内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必须找出对语段内容起概括作用的关键句,再进行“翻新改造”就可以了。

3.描写类语段

对描写类语段压缩,首先要弄清描写的对象,然后运用“舍偏取正法”,从句法和语法两个角度对语段进行分析,保留一些关键性的句子或词语,舍弃一些修饰、或补充性的句子或词语。对于写景的语段来说,一些时令(间)、地点、方位等状语和对事物本身描绘性的定语都属于舍弃的东西。

(三)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之前,先概括语段内容,再进行提取,抓住主要信息就能找出关键词语。 (四)下定义

下定义格式:被定义概念=(是)种差(事物本质特征)+属概念。“种差”是指同--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答题时要先阅读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然后按照格式,将重要信息连词成句,调整字数,不要超过规定字数。

★练习划重点★

1.《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等词语,描绘了康桥明净动人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母校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画面,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做到情景交融。 秋雨 庭院 树叶 人

【答案】示例:淅淅沥沥的秋雨把庭院打扮得如同一个柔弱的美人,院中长满绿苔,凋落的树叶似乎在给绿苔讲述着自己的故事。窗边的那位女子望着这情景,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掩面而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解题时,第一步,分析给出的词语的特点,“秋雨”点明季节,也是画面的一个组成要素,“庭院”是地点,“树叶”在秋天凋零,面对如此秋景,“人”会悲秋伤怀。这是一个景与人结合、以景写情(感伤之情)的画面。第二步,根据上述理解,把这几个词语组成句子:秋雨打落庭院中的树叶,人见此景而伤感。第三步,根据题目要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第二步中组成的句子丰富起来,创设一种感伤情境,合理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恰当地表达一个主题。 2.请发挥想象扩写《长恨歌》诗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要求:立足诗句本身的诗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5字以内。

【答案】冷清的行宫斯人已去,只剩月的陪伴,看那月已不是那月,而是满面憔悴,夜雨声中那栈铃声声,敲打在如纸心上令人惊心动魄伤心欲绝。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写的能力。首先理解诗句意思为“因为思念杨贵妃,唐玄宗在行宫看见月色就伤心,夜里听到铃声就断肠痛苦”。然后结合人物性格和心情进行合理的想象,注意环境特点,要求“立足诗句本身的诗意,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65字以内”的内容一定要体现出来。诗句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嵬,“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月亮还是那个月亮,铃声还是那个铃声。月色伤心,是行宫人寂寥的情怀,濡染了它。铃声还是马脖子上的那个铃声,但因为夜雨的伴奏,声音远播的同时,肠子要痛到断裂了。此处月亮被冷落了,比况自己的寂寞,广寒宫的月娥也要动魄了吧?月色以静,铃声以闻,加上雨声淅沥,端的是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悲秋景致。何况又处西北的僻远苦寒之地。秋怀萧索,又抱了一怀寒霜,心也要凉透了。铃声更兼细雨,在无边的黢黑的夜里,何处才是路的尽头,何时才能黎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处写声色,然而却是繁华的背面,行宫在君王的恩宠之外,无边的夜雨和黑暗,正宜点燃这

一腔悲情。这又是一杯浊酒,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喝下去。恐怕连眼泪也要浑浊了吧?

3.《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不少于100个字) 小河、柳树、夕阳、青草

【答案】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扩展语句的能力。本题给出的几个词语都是常见的意象,关键是抓住题干要求:描绘出优美的意境。所以在扩展时给这几个词语加上修饰成分或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让它们共同构成一幅优美画面即可,比如运用拟人手法来描写小河唱歌、柳树柔情、青草缠绵、夕阳多情等。 4.发挥联想和想象,从下面两段文字中任选一段进行扩写。要求:想象合理,符合原诗意境主旨;原有意象不能缺少,但描写顺序可自由;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90字。 (1)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答案】连绵起伏的群山似一柄柄利剑(比喻),距天不满尺许。一条条如虬龙般盘旋屈曲的苍劲的枝干(比喻),斜倚着向下,好似要将自己的头颈伸向崖下滚滚的波涛,乘机潜游溜走一般(比拟)。盘曲的蜀道蜿蜒远去(比拟),在山林中忽隐忽现,起起伏伏。唉,这不也是我脚下的人生路吗?(反问)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要求,要求有两点:一是发挥联想和想象,二是想象合理,符合诗意,内容全面,其次要求我们认真阅读诗句,理解是句的含义,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意象和关键词“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描述,描述时一定要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按照诗句所提供的意境,并结合分析作者当时的思想情绪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尽量发挥想象,展开联想。内容要全面。

5.下面排列了三组词语,请你任选一组,写一段话。

要求:①四个词语都必须用到;②切合文意;③语言通顺,不超过100字。(词语顺序可调换) (1)沈从文 边城 翠翠 淳朴 (2)林冲 山神庙 陆虞候 反抗 (3)别里科夫 学校 华连卡 套子

【答案】沈从文的《边城》中有最纯洁的爱情,翠翠与二老之间的爱来得那么不经意,却又那样让人怦然心动。所以,就算多年过去,人们似乎还能感觉到这份爱在当地淳朴的民风间荡漾。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扩展语句的能力。先分析所给的四个词语,找出四者之间的关系,然后将相关的内容补充进去,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即可。比如“林冲在山神庙里完成了他性格的裂变,即使是在被逼无路的情况下,读来仍令人热血贲张。所以,林冲再怎么隐忍,但面对陆虞候的步步紧逼,他终于明白只有反抗才能真正地救自己”。又如“别利科夫不仅用套子套住了自己,还试图用套子套住他学校里的同事华连卡。有形的套子不可怕,怕的是无形的钳制人们思想和精神的无形的套子”。

6.请从曹雪芹、鲁迅以及文学形象桑地亚哥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引用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90~120字(含标点)。 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磨难带给人生的意义。

【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练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炼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磨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二:鲁迅年幼,却遭父亲去世而担当支撑家庭重任;求学路上,却身逢国家积贫积而弱弃医从文;如缘大笔唤醒民众,却被通缉而用呐喊唱出时代最强声音。“我以我血荐轩辕”终成为民族脊梁,这难道不是磨难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示例三:桑地亚哥八十四天没捕到鱼,却捕获马林鱼;返航时遇到鲨鱼,却以与之搏斗;到家时只剩骨架,竟是生命的最高境界。“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成为人们的座右铭,这难道不是磨难给他的人生意义吗?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语句和语言表达连贯、生动、鲜明的能力。本题是续写补写型,要求考生以所给句子为开头,在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来描述境遇,体现“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考生续写时注意用恰当手法使境遇更打动人心,精神更撼人心魄。阅读题目可知,根据所给内容“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确定所选人物必须处于艰难或者恶劣的环境中,然后仍然与逆境抗争的人物形象,比如曹雪芹的家道中落,却创作出鸿篇巨作《红楼梦》;鲁迅身逢国家积贫积而弱弃医从文,面对麻木愚昧的民众,发出大声疾呼等;桑地亚哥捕获马林鱼的过程,体现“硬汉子”精神,他勇敢坚毅,有自信心,不服输。续写的过程中运用排比、引用和反问修辞手法,语义通顺即可。

7.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不少于70个字。 一片片枯黄的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答案】天气渐渐地凉了,一片片枯黄的叶子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轻轻地从树上飘落下来。落在草地上,发出那哀怨的“沙沙”声。飘落在小溪上,打着旋儿随波逐流,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旅程。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应抓住“落”这一动作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注意字数及修辞方面的要求,一定要运用比喻和拟人。如可以把“枯黄的叶子”比作“美丽的黄蝴蝶”,它们“纷纷离开了大树妈妈温暖的怀抱,发出哀怨的‘沙沙’声”,便是拟人了。注意语句通顺、生动,不要出现错别字和病句。

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厦门和苏州等10座城市举行,2023年中国亚洲杯是第十八届亚足联亚洲杯。届时,来自亚洲的24支顶级国家队将为亚洲足球最高荣耀发起冲击。相比为期28天的2019年阿联酋亚洲杯,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进行31天的比赛。参赛球队们将有充裕的时间穿梭于十个赛区之间,而赛事揭幕战和决赛横跨两个周末,也将最大限度吸引球迷关注和参与。

【答案】关键信息:①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在北京等10座城市举行,②是第十八届亚足联亚洲杯,③24支顶级国家队将进行31天的比赛,④将最大限度吸引球迷关注和参与。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一句主要讲2023年中国亚洲杯将在北京等10座城市举行,2023年中国亚洲杯是第十八届亚足联亚洲杯。第二句话介绍来自亚洲的24支顶级国家队将进行比赛。第三句介绍比赛时间“为期31天”。第四句话介绍比赛将最大限度吸引球迷关注和参与。关键信息主要介绍比赛城市,比赛时间及比赛影响等。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本报杭州12月9日电(中青报 中青网记者邱晨辉)“虽然全球航空业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损失惨重,但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有庞大的国内航空需求作为依托。我国三大国产客机项目正常推进。”在今天举行的2020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上。中国商飞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CR929中俄远程寬体客机中方总设计师陈迎舂如此表示。

据介绍,90座的ARJ21支线客机已经取得成功,它的订单超过600架,目前开通航线36条。累计运送旅客150多万人:150座的干线客机C919正在试飞取证阶段。目前有6架飞机正在4地试飞。累计订单已达815架;中俄联合研制的300座双通道宽体客机CR929也在稳步推进。

根据2023-2045年的航空市场预测,CR29交付后预计分享量约1000架,占全球宽体客机交付比例的14.7%。陈迎春说,CR929最初规划交付量仅有500架,如今翻番的数字保证了它可观的市场前景。

【答案】2020年12月9日在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上,陈迎春发布我国三大国产客机项目正常推进的消息。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从这段新闻报道的电头“本报杭州12月9日电”中提取出时间:12月9日。然后从新闻的导语“‘虽然全球航空业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损失惨重,但这种局面只是暂时的,有庞大的国内航空需求作为依托。我国三大国产客机项目正常推进。’在今天举行的2020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上。中国商飞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委。CR929中俄远程寬体客机中方总设计师陈迎舂如此表示”中概括出关键信息为:今天,在2020年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上,陈迎春发布我国三大国产客机项目正常推进的消息。正文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90座的ARJ21支线客机已取的成功以及CR29市场前景,属于次要信息,在提取关键信息时可以直接删除。综上,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压缩后保留的关键信息为:2020年12月9日在浙江省“万亩千亿”航空航天产业国际峰会上,陈迎春发布我国三大国产客机项目正常推进的消息。

10.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

2020年9月27日,浙江衢州至福建宁德铁路开通运营。秋阳下,复兴号一路向西,串起以往不通铁路的浙江遂昌、松阳、龙泉、庆元以及福建松溪、政和、屏南、周宁8县市。衢宁铁路是衢九铁路的延伸部分,西端与衢九铁路对接,东端可连接沿海铁路,形成了一条通江(长江)达海(东南沿海)的便捷通道,串联起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铁路通车后,将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答案】2020年9月27日,衢宁铁路开通运营,连接8个以往不通铁路的县市,形成了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串联起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将有力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新闻压缩要注意时间和主要事件以及事件的意义。本则新闻的时间和事件是“2020年9月27日,浙江衢州至福建宁德铁路开通运营”,可稍加压缩为“2020年9月27日,衢宁铁路开通运营”;事件的意义是“串起以往不通铁路的浙江遂昌、松阳、龙泉、庆元以及福建松溪、政和、屏南、周宁8县市”,“形成了一条通江(长江)达海(东南沿海)的便捷通道,串联起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省。铁路通车后,将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可压缩为“连接8个以往不通铁路的县市,形成了通江达海的便捷通道,串联起福建、浙江、江西、湖北等省,将有力推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欧洲专利局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3432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9.9%,中国在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量创历史新高。前五大专利申请国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法国。中国专利申请最多的三个技术领域是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作为一个领域的“电力机械、仪器、能源”,

其中数字通信领域专利申请占所有国家在欧洲专利局同领域专利申请的26.5%。

【答案】2020年中国在欧洲专利局申请专利数量为13432项,创历史新高,中国是该局第四大专利申请国,在数字通信等三大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最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是新闻材料,压缩可时可按照新闻结构特点拟写新闻。新闻一般分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导语在新闻的开头部分,揭示新闻的核心部分,如这则新闻的第一句“2020年收到来自中国的13432项专利申请,同比增长9.9%,中国在欧洲专利局的专利申请数量创历史新高”就是导语,属于关键信息,要保留。中间是新闻的导语的丰富和扩展,概括时时要抓关键词,如从“前五大专利申请国是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和法国”可可概括“中国是该局第四大专利申请国”;从“中国专利申请最多的三个技术领域是数字通信、计算机技术,以及作为一个领域的“电力机械、仪器、能源”,其中数字通信领域专利申请占所有国家在欧洲专利局同领域专利申请的26.5%”可概括提取“在数字通信等三大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最多”。

12.根据下面这段文字给“微小柱齿兽”化石下定义,不超过70个字。

记者从沈阳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负责的国际合作课题组最近在我国内蒙古宁城五化地区距今约1.亿年的侏罗纪地层中,首次发现新的哺乳型动物化石——“微小柱齿兽”。该化石体长约14.7厘米,体重约5~9克,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的柱齿兽类化石。该化石保存了与现生哺乳动物同样的舌骨构造,包括甲状舌骨、基舌骨、角舌骨和上舌骨等。据发现该化石的沈阳师范大学教授周长付介绍,“微小柱齿兽”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哺乳动物舌骨构造的哺乳型动物,它的发现表明,现生哺乳动物的舌骨构造传承于更为原始的哺乳型动物。

【答案】微小柱齿兽化石是在内蒙古宁城五化地区距今约1.亿年的罗纪地层中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最早具有哺乳动物舌骨构造的哺乳型动物化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之下定义的能力。首先要明确下定义的基本模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一般表述为“……是……的……”模式。其次浏览语段,找到邻近属概念。根据“该化石体长约14.7厘米,体重约5~9克,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的柱齿兽类化石”可知,“微小柱齿兽化石”的邻近属概念是“动物化石”;然后筛选种差,文段共有四层意思:①介绍首次发现微小柱齿兽化石的时间、地点;②它是我国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的柱齿兽类化石;③该化石保存了与现生哺乳动物同样的舌骨构造;④它是迄今发现的最早具有哺乳动物舌骨构造的哺乳型动物。根据以上四点,提取种差“时间、地点、体型、舌骨构造”等相关信息,在下定义的基本模式框架下,结合字数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语法规范组合成一个单句:微小柱齿兽化石是在内蒙古宁城五化地区距今约1.亿年的罗纪地层中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小最早具有哺乳动物舌骨构造的哺乳型动物化石。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疫情是一个窗口,让世界各国得以严肃认真地审视与评判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指称。在近代,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让中国融入了世界。我们从西方文明中汲取有价值的养分,开始了在对现代化的“循常”中逐渐“超越”,在越来越多的领城植根中国实际, ① ,展现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读懂中国方案,应参透 ② 。无论是抗击疫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是其他领域的中国方案,其背后都蕴含了中国稳定的价值主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个鲜活案例,在举国同众志成城的抗疫实践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中国价值得到生动彰显和广泛认同。这既是疫情防控的中国方案迅速形成的文化土壤,也是这套方案能够 ③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讲仁爱、重民本等精神标识,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从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到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敬畏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价值、高扬人的尊严,这种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始终体现在中国方案之中。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上文两段的主要意思,要求表达简洁准确,每句不超过15个字。 【答案】(1)①提出中国方案 ②背后的中国价值 ③有效施行的原因 (2)①中国方案展现民族自信。②中国方案蕴含中国价值主张。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语段以“中国方案”为话题,第一处,根据“展现中国智慧”可知此处说的是“中国方案”,应填“提出中国方案”;第二处,根据“其背后都蕴含了中国稳定的价值主张”可知,此处说的是“中国价值”,再根据“渗透”应填“背后的中国价值”;第三处,此处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案例,强调中国方案与中价值的关系,前句说的是“中国方案的形成”,后句应是“中国方案的施行”,据此应填“有效施行的原因”。(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段压缩的能力。 第一段,语段的中心句在文段末尾,“中国方案,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据此概括出“中国方案展现民族自信”;第二段,第一句“读懂中国方案,应参透背后的中国价值”是总括句,然后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论证,再从传统文化中提炼价值思想,最后总结“这种中华文化的价值传承始终体现在中国方案之中”。据此概括出“中国方案蕴含中国价值主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