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航海教育研究2006.1 砥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搽索 罗秋敏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部,辽宁大连 116028) 摘要: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管理下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很强的宏观力 度,这种招生模式已无法满足市场对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分析了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 的步骤与办法。 关键词: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724(2006)01—0096—03 随着世界范围的科技浪潮的迅猛发展,一 用。但是,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 场以经济为核心、科技为手段、人才为实力的竞争 的核心特征是“创新”。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 几乎波及每个国家与地区,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 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 质量的人才是在这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保证。而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级人才的重要 才”。研究生是经济时代的中坚力量,研究生的创 途径,研究生(本文指硕士研究生)是培养高级人才 新能力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学校知识创新的水平, 的第一道关口,它将直接影响到高级人才的质量和 也关系到国家未来整体创新能力的强弱。作为研 素质,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一种高度集中 究生教育的“门槛”,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设置的主 管理下的运行模式,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很强 要目的是选拔具有学术研究潜质和研究志趣的人 的宏观力度,研究生招生从招生专业、招生规 才。而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在很 模到报名、录取的全过程,都是国家以文件的形式 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研究生整体存在着科研动力 严格规定下来的,必须执行。这种招生模式已无法 低下 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 满足市场对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文分 度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析了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革 1.入学考试中的初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选拔 的步骤与办法。 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分为全国统考的初试 和学校自主组织的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的外语、政 一、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 治和部分业务课由国家统一命题,业务课由招生单 我国现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是从1978 位自行命题。由于国家统一划定最低复试控制分 年恢复研究生招收以来,经过一系列改革(2005年 数线,因此,初试成绩未达到国家划定的分数线的 实现了网上报名,资格审查放权给各招生单位;在 考生基本就被拒之t-l ̄b了。21世纪需要的高层次 初试阶段,考试科目由“5”改“4”,政治理论课由原 人才是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中 来的文、理之分改用统一试卷;在外语中增加听力 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在<如何培养学生 内容,2005年又将听力改在复试中进行;MBA的 的能力》一文中提出,人的创新能力除了悟性和记 政治理论改在复试中考核等等)而形成的。在20 忆力外,创新素质至关重要。他认为,研究生的创 多年的时间里,研究生招生制度,曾为我国选拔了 新素质主要包括:(1)好奇心和兴趣;(2)直觉和洞 大批优秀的高级人才,至今仍然在发挥着很大的作 察力;(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4)人文素质。 ・收稿日期:2005—11—20 作者简介:罗秋敏(1972一),女,辽宁海城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9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索 现行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命题中客观题型所占 比重很大,而这些题型都是撷取教材或经典著作中 被认为是该学科最核心的客观知识命制而成,考生 只要把这些客观知识记得滚瓜烂熟,并转化成自己 的言传知识(在考卷上的书面作答),就会考出好成 绩。众所周知,目前出现的“考研族”,他们花上一 年、两年甚至五年的时间,什么也不做,专攻考研的 四门功课,上各种补习班,做大量的考研模拟题,因 而初试拿高分的几率很大,但他们的创新能力、综 合素质却无法体现。为应付考试,考生们埋头苦读 那些应知应会的书本知识,这样一来,学习变得刻 板,知识变得枯燥,思维变得拘谨,根本无暇用一种 批判的思维来思考和钻研学术问题,更不用说什么 创新了。考生满脑子塞满了书本上的理论、定理, 却同时丧失了对科学的那份欣喜、好奇和原本敏锐 的感知。在这种考试机制下,许多有潜质的考生很 可能因考试的失利而被淘汰出局。 2.复试走过场,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按规定,只有那些初试达到分数线的考生才有 资格参加复试。因此,招生单位对上线的考生可选 择性较小,为完成本单位的招生任务和实现扩招的 需要,初试符合国家划定的分数线的考生基本能被 录取。复试往往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查手 段。我国目前的复试主要是对考生的专业课进行 进一步测试,如此一来考生的背景经历等对今后专 业发展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无法在考卷中反映 出来。考生的背景经历等复试本应是考核和选拔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最后环节,但从招生单位实际 情况看,除个别院校的个别专业外,复试环节没有 得到充分的重视。一方面,对于第一志愿生源不足 的招生单位,为了完成招生计划,根本无暇顾及考 生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只要达到国家的复试分数 线,就抢着录取了。另一方面,由于复试的时间有 限,复试的内容和方式过于陈旧,缺乏创新,专业笔 试和匆匆的面试无法体现复试的作用,高校和导师 为了完成本单位的招生任务,对考生的综合素质和 创新能力的考查十分有限。因此,复试基本上是走 过场。 3.招生单位自命题,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选拔 按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研究生入学考试的 初试试题由两部分构成,国家统考的政治、外语及 业务课和由招生单位自行制的专业课,这种方式不 仅给各招生单位负责招生和考务的工作人员带来 很大压力,同时也不利于优秀人才的选拔。(1)保 密问题。各招生单位根本不具备对命题人员实行 入闱管理的条件,出题老师基本上靠良心和责任心 来做好保密。虽然命题教师都签订了保密承诺书, 但小范围的漏题是很难抓到证据的。就此点来讲, 存在不公平因素。(2)质量问题。招生单位往往出 于保密方面的考虑,临时通知出题教师,时间很短, 加上正是各高校临近期末本科教学任务很重的时 候,试题的随意性很大,根本谈不上试题的难度、信 度、效度和区分度,试题质量难以保证。这种试题 在一定程度上无法考核考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无 法很好地完成选拔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二、改革现行研究生招生制度 随着现代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素质教育观念 的确立,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已在很大程度上不 适应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对高 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生招生制度应着眼于 综合素质人才的招收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选拔,满足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改革现行的 研究生招生制度是满足社会需求,选拔创新型人才 的需要,是适应国际高等教育的竞争,尽快与国际 研究生教育接轨的需要,是体现公正、公平精神,构 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1.实行两段制考试,增大招生单位和导师的自 主权 吸取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 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研究生入学考试逐渐采用两 段制,即第一阶段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委派的专门 统一组织,重在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测 试内容充分体现考生的能力、素质和潜力。考试成 绩有一定的有效期,在全国所有的研究生培养单位 通用,也可以发一个合格证之类的凭证。招生单位 对参加第二阶段的考生提出成绩要求,符合报考院 校成绩要求的考生可持本人的考试成绩单,申请参 加该校自行组织的第二阶段的综合测试。考生凭 此成绩可以同时申请参加多个学校的第二阶段考 一9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探索 试。第二阶段的考试,是由招生单位组织的专业考 试,测试考生在某一或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体现 考生的个性。各招生单位可以通过网站查到考生 的第一阶段成绩。第二阶段充分考查学生在校的 学习成绩、学风、综合能力、性格、背景以及专业的 需要等。因此第二阶段考试采用何种方式,完全由 导师来决定。导师经过初步面试,提出对考生的考 核意见,该意见包括是否有必要进行笔试、口试、动 手能力等其他方式的考核。只有通过导师考核的 学生才可能被录取。当然,在给导师更大自主权的 同时,对导师也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目前,我国 工程硕士采用这种考试方式。笔者认为,将研究生 入学考试分为两段进行,不仅有利于创新人才的选 拔,而且能充分体现高校的办学自主权,适应社会 和市场的需求。第一阶段考试在录取决策中占的 比重相对较小,第二阶段的考试也就是现在的复 试,因其能够测试出应占较大比重对专业的热忱、 兴趣、洞察力等真正具备科研潜质和科研志趣的人 才,在录取决策中应占较大比重。 2.调整第一阶段的考试科目及内容 首先调整考试科目。目前由招生单位自命的 试题改由在复试中进行,这样既减少了招生单位工 作量和工作压力,又减少了考务部门的工作。同 时,国家不再划定复试最低分数线,增加招生单位 的自主权。其次,调整考试的内容。把现行的研究 生入学考试的初试科目内容作一下调整,测试内容 充分体现考生的能力、素质和潜力。爱因斯坦曾说 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 想象力概括着全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 中的实在因素。”因此,在命题方式和内容上,应该 充分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电子考务 可以采用现代的网络技术,挑选、集中大批专 一98一 家,经过长期合作,建立起庞大的资料库,其题目总 数要达几百万甚至上千万,而且要不断更新和维 护,从而实现机考。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 可随时随地登陆固定网站,参加考试。考试系统 (包括评卷)当时就给出考试成绩。这样考生就可 以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时再来应考,也不用经历 等待成绩的煎熬。由于考试在网上进行,从考生进 入考场、参加考试,到成绩确认、通知考生成绩,再 到把成绩报送到考生申请学校,整个过程规范、准 确、快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和经费。 考生不必再因为考试的当天发生意外情况而耽误 一年的时间,考务部门也不必为此多付出人力和财 力。考生和整个考务管理的效率都大大提高,社会 效益同时提高。 当然,新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要在坚持自主招生 的基础上,加强各部委、各地方主管部门的管理和 监督。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改变过去管得太紧、统得 太死的模式,简政放权,加强宏观,完善和理顺 各部门、各地方研究生招生主管部门、各招生单位 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地方主管部 门要协调、监督好各招生单位的招生情况,并制定 出适合本地区需要的高级人才的本地区招生; 招生单位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制定适合本单 位的招生办法。 参考文献: [1]刘德琴,等.研究生人才选拔方式亟待改革[J].中国高 教研究。2003(9). [2]彭宗德,等.加大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的力度[J].中国 高等教育,2001(21). [3]龚岚,等.尴尬与思考——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问题 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9). [4]刘 雅.对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知识论分析——从波 兰尼的“个人知识”角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