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来源:九壹网
科技信息 0高校讲坛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33期 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魏卓翟云腾毛洁玲 (长春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从模型中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因子进行计算和分析,通过计算综 合得分来对招生生源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对生源地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对以后提高生源质量采取相应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因子;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综合分数 College Enrollment Matriculat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Research WEI Zhuo ZHAI Yun-teng MAO Jie—ling (Changchu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chun Jilin,130012,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曲to college enrollment matriculate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s studied from the model of each facto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o factors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rough calculation and synthetical score to recruit students matriculate quality evaluation, thus obtains the opposite apodemus agrarius some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future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quality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basis. 【Key words】Factor;The students quality;Assessment model;Overall score 0 引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 个指标的得分。 2-2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的处理 处理这类模型的关键点在于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权重确定后,根 据各指标值可算出各地区的生源质量的综合得分。目前处理这种模型 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质量特别是本科教育质量作为评价和衡量高等 较为适用的方法为因子分析法。本文采取因子分析法将所选的几个生 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高校招生部门是学校外部的生源市场与学校内 源质量评价指标压缩成一个综合得分.从而对招生生源质量进行分析 部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连接纽带。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 和评价。因子分析可以在变量很多且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大众化教育”进程的加快,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生源上竞 这种情形下寻求出数据的基本结构,通过因子分析把一组观测变量化 争日趋激烈已是不争的事实。生源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 为少数的几个因子后.可以进一步将原始观测变量的信息转换成这些 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影响到高校的发展。丰富的高质量的生源.是保 因子的因子值.然后,可以用这些因子代替原来的观测变量进行其他 证本科教育这一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先天”条件,招生工作的质量得不 的统计分析,利用因子值可以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评价,还可以通过 到保证,势必影响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当前一谈到提高培养质 因子值算出每个样本的最后得分,并用之对样本进行综合评价。因此 量。往往只强调改善培养条件、完善培养制度,涉及招生工作则仅关心 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需要求解初始因子,这一步的主要目的是确定能够 录取分数线的划定和招生规模,而对招生质量的优劣予以重视程度不 解释观测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最小因子个数。求因子解的方法有多 足,这对本科生教育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保证本科培养的首要环节 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各级教 种,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把 是招生工作,只有高起点的入学质量,才能使以后一系列培养工作得 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 以顺利进行,使培养目标得以实现。分析高校招生中存在的问题,完善 新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在数学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 生源评价体系.对提高生源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 差不变.使第一个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个变量 意义 的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一个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此类推,k 1 高校招生生源质量现状分析 个变量就有k个主成分,最后一个主成分具有的方差最小,并且和前 面的主成分都不相关。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本科生招生工作作为本科生教育的 2.3指标的选取 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本科生培养的规模和质量。随着高等教育 本文研究全国3O省(直辖市)招生生源质量的情况,所分析指标、 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生源竞争将会非常激烈,特别是我国 数据来自该某高校2009年招生数据的统计资料。对于指标的选取应 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国外和港、澳地区高校及教育机构进入 满足下列原则:(1)全面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及时性、灵敏性原 国内教育市场,必然引起生源与毕业市场的扩张。在教育市场化的背 则;(4)相关性、可比性原则;(5)明晰性、常用性原则。 景下。教育竞争Et趋激烈,高校生源争夺战日益白热化,学校招生已经 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其步骤为: fl1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化,对标准化指标求相关系数矩阵。 量。决定着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同时,高校的生源质量受多种因素的 相关系数反映指标间信息重叠的程度,其值越大,信息重叠的程度越 影响。包括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环境、社会认同、社会的价值取向问 高。其值越小,信息重叠的程度越低; 题、学生就业、学校地理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目前影响高校招生 f2)计算所有变量的相关矩阵R。求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特征 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有这些:国家招生的影响,高校自身的知名 向量、特征值的贡献率以及累积贡献率; 不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生源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 度和综合实力.毕业生就业状况影响高校招生,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 (3)因子提取。根据特征值贡献率和累积贡献率确定公因子的个 脱节影响生源,高校招生宣传定位不准确影响生源,高校的收费标准 数,建立因子模型; 及各种奖学金、助学金办法也影响着高校招生,学校的地理位置也影 f41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因子载荷矩阵不是唯一的,用不同的方法 响生源 给予以上问题对招生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才能找 可求出不同的因子载荷矩阵.在本文中采用主成分法; 到更价合理的措施来提高招生质量。 (5)因子旋转。因子分析的目的不仅是要找出主因子,更重要的是 2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研究 2.1 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评价模型的基础 知道每个主因子的意义.为便于对主因子进行解释,一般须对因子载 荷矩阵进行旋转,以达到结构简化的目的。本文中采用方差最大正交 旋转: (6)计算得分值E,其中E=∑ ,fi是公因子,d。是该公因子的贡献 影响招生生源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其评价指标也是一个 指标体系。而不是单个的指标,为了对该高校各地区招生生源质量进 率。因为公因子的重要性用其方差贡献来体现,而且方差贡献是从数 行评价.必须构建一个综合得分函数将所选的几个生源质量评价指标 学变换中伴随生成的,不是人为确定的,具有客观性,所以用公因子的 压缩成一个综合得分:V_-∑a, F 式中V 是第i个地区招生生源质量 方差贡献为权重是可行的。 的综合得分,a1 是第i个地区第j个指标的权重, 是第i个地区第i (下转第205页) 187 科技信息 0高校讲坛o SCIENCE&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0年第33期 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导演一个企业的成功和发展。针对大学生缺乏市 4.1 目标 4.1.1 激发创新能力,传播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品质。 场开拓经验及相关知识、缺乏整合资源的能力等弱点,可通过教师和 专业人员的指导,或邀请成功的企业家和管理者,系统讲授这方面的 4.1.2巩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以致用。 内容,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升实践能力,使他们学会处理企业管理 4.1.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4.2推进步骤 4.2.1组队:学生自由组合.优势互补,以团队为单位,人数为4—6人。 3_3 “工商管理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般要求团队中的成员要各有所长,有精通技术、运营、财务等方面的 根据“概念一过程”模式的倡导者艾利克森的观点,基础教育要走  出困境,步入高质量教育行列的关键是改变教学重心,从讲授主题转 人才。一移到“使用”主题;从知识的浅层掌握到基于聚合概念的深层理解,从 4.2-2选题:各小组应在五类课程设计题目中选择其一,同时通过查 找资料,以某企业作为背景材料,该企业可以是现实中存在的或是虚 关注技能的形成到关注思维品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养成。 在他的理念中,概念、核心内容、深层理解力、综合思维能力、超越 构的。在构思上,团队成员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大胆创新。各小组的 事实的教学和行为迁移能力等元素是这一模式的基础。他认为:“在 题目必须经过指导老师审核通过。 2-3完成作品:各小组就所提出的设计题目开展实际调研,完成规 21世纪的教学中.如果没有一个对知识的概念图式,就如同建房而没 4.有规划图一样,不知道每一块儿该放在什么位置。核心内容是理解学 范的课程设计作品。 科概念的工具,也是发展学生深层的知识理解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的重 4.2-4答辩: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各团队可派出代表上台,在规定时间 要途径和条件.而这些基本元素都有赖于超越事实的教学来整合。学 内讲解作品,并回答老师提问。这一过程也是团队之间相互学习以及 生的行为迁移能力也需要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来形成。”艾利克森认 设计作品得到完善的过程。 为这样的模式应具备如下特征: 4.3考核 (1)与学习者的生活、文化背景相联系并与课堂外的现实世界相 考核包括两部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过程考核以个人为单位, 考查学生的态度和纪律性:结果考核包括团队的课程设计作品和答辩 融合: (2)以专家解决问题的知识性原则和知识生成原理为基础建立; 情况。 (3)持续不断地给学生深人理解世界和形成对世界自我认知的 原料库; (4)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成为实践者和问题解决者; (5)能激励学生自觉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 (6)有助于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l 1 JH.Lynn Erickson.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Teaching Beyond the Facts.American,Corwin Press,Inc,2002:8-9. [2]苗雨君,盛秋生,等.工商管理类专业企业管理案例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第6卷第7期:108—109. (7)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专家们所认可的知识,学会作为社会 [3]贺雅桔.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应用性调查及其思考『JI.现代大学教育,2007 团体成员知晓的以及社会价值观能容忍和接受的东西。 “概念一过程”模式的理念是:有助于形成一种使学生潜心学习的 氛围。那是一种充满诱惑力,以致学生深陷困境却不愿放弃的氛围;一 种有着极强挑战性,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的氛围,特别是一 (1):107—109. [4]兰英.美国“概念:过程”课程设计模式评述册.比较教育研究,2005(2):41—45. 作者简介:孔令夷(1977.11一),男,山东牟平人,西安邮电学院管理工程学 种能使学生享有完成学习任务后的快乐的氛围;帮助学生把知识与现 院讲师,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市场营销、  实联系起来,使学生从中找到比参加任何竞技还多的乐趣;让学生感 通信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管理。到学习的内容不仅仅出现在教科书中,而是与实在的生活密切相关, 并体验到学习如游戏一般快乐。 [责任编辑:曹明明] 4工商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新模式——课程设计 (上接第187页)3结束语 [1]刘军山,徐枞巍l高等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北京航空般天 大学学报.2000,3:57—59. 本文主要综合因子分析法对高校招生生源质量进行分析和构建 [2]秦寿康,等.综合评价原理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6:111一¨3. 评价模型。因子分析法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是用互不相关的公因子 作者简介:魏卓(1978一),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 加权计算综合得分,总因子得分对被评价样本排序和分类。构建生源  质量评价模型的基本思路是以尽量不损失信息为原则,找出影响招生 软件I程、人I智能。生源质量的少数几个公因子去描述和解释指标并再现指标与公因子 翟云腾(1974一),男,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商管 理。 之间的相关关系,以便分析招生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可进一步对不 同地区的生源质量进行深人分析,为今后提高生源质量采取相应的措 毛洁玲(1974一),女,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 施提供决策依据。l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常鹏飞] 【参考文献】 (上接第190页)抗性、集体性、攻击性。 许慧.第28届奥运会中国篮球防守技术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2随着篮球比赛观念的变化,因此,在训练中更应突出对抗性训 [1]陈京生,9):2. 练,对对抗下的防守技术运用以及防守的移动,应变反应能力提出更 2006(高的要求。 24):1 3-3现代篮球个人的防守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突出的表现出强对 2006([3]春潮.篮球防守教学的探讨叨.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6(20):2. 抗性、主动性等特点。 [2]李现武,胡学明.影响我国男子篮球反手问题的探讨『JI.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3.4各人防守技术是防守战术的基础,提高个人防守能力是解决好 全队防守的重要环节,在练习中要模拟比赛条件使队员获得更多提高 [4]姚维国.篮球防守的观念、策略与方法的再认识『J1.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4 『41:2 机会,从而提高个人防守能力。e [责任编辑:曹明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