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杨氏之子
1.选自《世说新语·言语》,讲述了梁国一户杨姓人家中的九岁男孩与客人孔君平机智对谈的经过,勾勒出一个机敏善对的聪慧男孩形象。
2.刘义庆,南宋文学家,撰有《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3.朗读停顿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4.词语理解
甚∶ 非常。 惠∶ 同\"慧\"。 诣∶ 拜访。 乃∶ 就,于是。设∶摆放,摆设。 示∶ 给……看。 未闻∶没有听说过。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5.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这个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6.杨氏之子迅速听出了客人孔君平话里的玄机,于是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了\"孔雀\"。最妙的是,他没有生硬地对答\"孔雀非夫子家禽\",而是委婉地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的意思。由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杨氏之子思维敏捷,应答得体,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机智。
  22   手指
1.本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生动地刻画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令读者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进而懂得\"团结才有力量\"的道理。手指本是寻常之物,作者却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拟人化的手法,把它们写得灵动鲜活,富有生趣。
2.丰子恺,中国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有《丰子恺漫画》。著有《音乐入门》,译有《西洋画派十二讲》等。擅长散文和诗词,有《缘缘堂随笔》等。
3.窈窕(yǎo tiǎo)琴弦(xián) 搔痒(sāo) 纽扣(niǔ) 轧伤(yà)  4. 多音字 薄∶ b ó 薄弱      单薄 b áo 薄饼,这张纸很薄。  5.词语理解
1
窈窕∶(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本文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样子好看。
秽物:肮脏的东西。
养尊处优:生活在尊贵、优裕的环境中(多含贬义)。本文形容中指处在众手指簇拥呵护下的优裕环 境。类似的含有贬义的词语还有虎头蛇尾、急功近利、朝三暮四等。
丝竹: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也借指音乐。 附庸: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本文指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
6.
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大拇指:社会上吃苦耐劳的普通劳动者,老实憨厚、为集体为他人默默付出的同学等。 食指:危难时刻冲锋在前的消防战士,班集体中的活动积极分子,家里的“顶梁柱\"等。
7.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曲线优美”
一般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体态,而作者用它描写中指“相貌最堂皇”,显得十分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是指 人处在优裕的地位或环境中安于享乐,用它来形容屮指的地位,也特别形象。
8.
团结名句拓展
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人心齐,泰山移。——俗语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成语: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   和衷共济       精诚团结
23*《童年的发现》
1.
这篇课文用倒叙手法,通过讲述“我”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
了儿童求知若渴、寻根突底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鼓励孩子们要大胆求知、勇于探究。
2. 3.
绞(jiǎo)尽脑汁       困窘(jiǒng) 近义词
惩罚一惩治 迷恋一痴迷 澄澈一清澈 天赋一天分 驱逐一驱赶 情不自禁一不由自主随心所欲一为所欲为绞尽脑汁一费尽心机
4.
关于善于求知、质疑的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明  陈宪章)
2
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口语交际:我们都来讲笑话
讲笑话要注意的问题
1. 2. 3. 4.
要熟记笑话的内容。
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克服口头禅、重复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要沉住气,自己不要笑场。
范例: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笑话。今天,我和同学打球的时候,一个收瓶子的阿姨走了过来。我猜想, 阿姨应该是来收废品的吧。果然,阿姨对我说:“小朋友,你这水瓶……”
我马上把瓶子递给她:“这水瓶你拿去吧,我不要了。” 阿姨拿过水瓶,然后说:“我是说你这水平也太差了。”
我顿时,满脸通红。这就是没有耐心,不听仔细造成的一个笑话。大家觉得怎么样?
语文园地八
1.
巧妙地运用语言,可以为文章增色不少。比如,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吸引读者;充满智慧的语 言,能启发人的思维;生动形象的语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杨氏之了》通过对话,利用姓氏的特点做文章。《手指》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示了五个鲜明的手指形象。《童年的发现》的“我” 被老师误会的时候,用自我调侃的语言安慰自己。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善于运用语言,使文章有特色。
2.
把人比作事物或者把事物比作人,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第一段话将“中指”比作“关公”,将 “无名指”和\"食指”比作“关平”和“周仓”,形象地体现出中指的地位;第二段话把“体操运动员”比作“猴子”,体现了运动员动作灵巧的特点。
范例:
①
游子回到家乡
游子回到家乡,就像漂泊在外的鸟儿终于归巢。
②
雨点儿落在窗玻璃上
雨点儿真调皮,噼噼啪啪地落在窗玻璃上,像小精灵在跳舞。
③
云朵在天空飘荡
云朵在天空中悠闲地飘荡着,就像在轻松地逛街。
3.
作者为了表达大拇指是“最肯吃苦”的这一观点,先概括后举例,列举了六个生活中
3
最常见的例子, 这些例子真实生动,增强了说服力。
范例:
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最苦最重的庄稼活儿,由它来做;装满货物的沉重的牛车,由它来拉: 即使是放牧时,也有孩童坐在它的背上;休息时,只有最为简单的草料和淸水来供它食用。
4.
颜真卿的楷书结构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恢弘雄壮、大气磅礴。《颜勤礼碑》是其代表作品之 一。
5.
日积月累这几句话均出自古人之口,告诉我们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要理解这些话的
意思,在生活中明辨是非,做一个正直的人,不去做不该做的事。
释义:
①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②君子心胸开阔,神定气安;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③见到遭受灾祸或不幸的人产生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 ④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⑤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6.运用
正人君子和小人是很容易区别的,正如《论语》中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爷爷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做不义之事,正如《左传》中所讲\"多行不义,必自毙。\"也就是说,坏事做多了,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习作 8∶漫画的启示
漫画就是一种特殊的图像信息,漫画家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法,将漫画题材最有价值之处予以强化放大,借此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怎样才能写好漫画作文呢?第一步∶看。
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把握漫画的主题意义。如漫画揭示了什么,呼唤着什么,你想到了什么等。第二步∶描。
描就是围绕画面,展开想象,描写漫画内容。 1.描述漫画要有逻辑。 2. 要关注漫画关键细节。 3.第三,切勿主观臆断。第三步∶议。
议就是根据漫画主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实际事例,发表议论。
例文:假文盲
4
车站的母子上车处,一个个大男人手插进兜里,挺进胸膛,像一个个大丈夫似的,脸不红心不跳地站在\"母子上车处\"。
一位妇女吃力地抱着年幼的孩子,可怜巴巴地站在栅栏外,眼睛望着栅栏内一个个身高体壮的男士们,目光中充满希望。
栅栏内的男士们,此时都想练了神功似的,对栅栏外的母子俩视而不见。即使车站公告牌上清清
楚楚地写着\"母子上车处\",他们却像文盲似的,在众目睽睽下\"稳如泰山\"。 凝视着这幅漫画,我的心沉甸甸的。类似于漫画中的\"假文盲\",生活中比比皆是。 高速既是运输的要塞,也是事故的多发地。每到过年,我们一家都要驾车从高速回老家。去年过年,爸爸又带着我和妈妈从高速驾车,前方发生了起汽车撞车事件,因此高速总会堵成一条长龙。应急车道是有关抢救生命的神圣之路,但仍是人们的\"捷径\",走向死亡的捷径。即使像图上那样,公告牌上也写着\"应急车道\",他们却也能视而不见,多么高深的功夫啊!噗!一辆走在应急车道的小车,看到前面有交警,迅速插入其中,却想不到那司机刹不住车,直接把那辆车的屁股撞开了花,两辆车凄凉的互闪着红灯。就是因为人们对交通规则的\"眼盲\",高速堵到半夜。
难道人们不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吗?不是的,而是自私,光想着自己的方便,为了自己方便,就算违规、犯法,也要去做。要不然,怎么会乱停乱放导致火灾不能及时救援?要不然,怎么会有人乱闯红灯导致车祸人亡……而所有这些违规、违法的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对规则的\"心盲\"。
让我们在排队时耐心一点,让我们在图书馆轻声一点,让我们在景区拍照时退后一点……我们向文明迈出一小步,就是整个国家公民素养迈出的一大步。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