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1年高二下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 (共10题;共44分)
1. (2分) (2019高二上·金华月考) 为减轻能源压力,我国目前正在积极发展风电产业。图5是我国风电基地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建设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是( ) A . 地形起伏大,发电稳定 B . 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C . 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 . 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 (2) 发展风电的生态意义在于( ) A . 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B . 减轻当地酸雨严重问题 C . 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D . 减少对煤炭资源的依赖
第 1 页 共 14 页
2. (4分) (2020高二下·驻马店期末) 秦岭为了充分发挥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优势,从1982年起,国家加快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读山西省工业布局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 在山西能源基地建设措施中,图中没有体现的措施是( ) A . 扩大煤炭开采量 B . 提高煤炭运输能力 C . 建设坑口电站 D . 发展炼焦业
(2) 山西工业布局的变化所带来的好处是( )
①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②延长了产业链,增加当地就业
③改变了污染点多面大局面,减轻工业污染严重的状况④铁路运输可以减少汽车数量,从而减少尾气排放和煤炭散落。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3. (4分) (2018高二下·新津开学考)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 2 页 共 14 页
(1)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 . 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 . 气候类型以温带性气候为主
D . 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2) 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A . 1~2月 B . 4~5月 C . 9~10月 D . 11~12月
(3) 为了提高水质,TVA采用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其中不包括( ) A .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 B . 修建水电站 C . 库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D . 污染防治
4. (2分) 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
①我国水利工程可以完全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 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
第 3 页 共 14 页
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 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5. (6分) (2020高三下·金华月考)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A . 远大于2 000毫米 B . 约为2 000毫米 C . 约为210毫米 D . 远小于210毫米
(2) 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A . 湖盆蒸发量增多 B . 盐湖面积缩小 C . 湖水富养化加重 D . 湖水盐度增大
6. (6分) (2020高二下·汕头期末) 不协调的水沙关系,导致黄河“善淤”“善徙”,规划中的古贤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位于壶口瀑布(黄色瀑布)上游约10公里处,它将与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联合完善水沙机制,确保黄河下游的长治久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第 4 页 共 14 页
(1) 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最主要作用是( ) A . 蓄水发电 B . 防洪减淤 C . 引水灌溉 D . 观光旅游
(2) 古贤水利枢纽建成后对壶口瀑布的影响是( )
A增加瀑布水量 B增加瀑布落差 C减轻瀑布颜色 D.减小瀑布宽度 (3) 小浪底水库一年一度的汛前调水冲沙时间一般选在( ) A . 12月中旬~1月初 B . 4月中旬~5月初 C . 6月中旬~7月初 D . 7月中旬~8月初
7. (4分) (2015高二上·芜湖期中) 左图为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右图为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第 5 页 共 14 页
A . 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 B . 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C . 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D . 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8. (4分) (2017高二上·牡丹江月考)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目前,甲、乙、丙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分别是( ) A . 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 B . 土地荒漠化、湿地破坏、森林减少 C . 森林减少、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 D . 湿地破坏、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
(2)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丙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 . 水资源丰富 B . 地形平坦 C . 人均耕地多 D . 光热资源充足
第 6 页 共 14 页
)9. (6分) (2020·嘉兴模拟) 蚕桑业是栽桑养蚕以产出蚕丝的产业。蚕是对环境较敏感的生物,其饲养需要较多的人工投入,而平原是理想的栽桑土地。2017 年,广西蚕茧产量高居全国榜首,远超传统蚕桑业大省江苏省,并开始向丝绸、蚕丝被等蚕茧深加工方向发展。完成 下列小题。
(1) 相对于江苏省,广西发展蚕桑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热量条件好 ②地形较平坦 ③地表水更丰富 ④环境污染轻 ⑤劳动力廉价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④⑤
(2) 广西发展蚕茧深加工带来的影响包括( ) A . 带动原料密集型产业转出 B . 有利于水土流失的治理 C . 促进第一产业比重的上升 D . 加快劳动力人口的回流
10. (6分) (2019高二上·遂宁期末) “城市绿心”指在城市或多个城市组团围合起来的绿色空间,通常兼顾有多种自然或人工绿地、水域、湿地等类型。从2013年至今,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一直致力打造\"中国绿心\"(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打造“中国绿心”的优势条件是( )
第 7 页 共 14 页
A . 位于阶梯交界处,山林茂密 B . “一江、两湖”环绕低山 C . 湘、鄂、皖之间,居全国中心位置 D . 城市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
(2) 图示“城市绿心”的经济效益表现在( ) A . 通过发展旅游业和园艺业增加收入 B . 促使城市人口向乡村流动 C . 通过城乡间热力环流改善空气质量 D . 增加周边居民的休憩场所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11. (11.0分) (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兰察布(面积5. 45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09. 6万,城镇化率为49. 7%)及其周边区域图。
材料二燕麦是一种低糖、高营养、高能量的健康食品,乌兰察布市是中国燕麦的黄金产区。由于 单产低,一直以来,当地种植面积都不大。近年来,随着国家土地的调整、市场需求的变化及 技术的进步,该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多家大型燕麦加工企业,促进燕麦产业化发展,燕麦种 植面积迅速扩大。产品畅销广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远销韩国、日本、东南亚及蒙古、俄罗 斯、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材料三风能开发成本高于煤电、水电。乌兰察布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有效风场面积6 828平方千 米,占全国
第 8 页 共 14 页
的十分之一。全球单体最大的陆上风电场乌兰察布风电场一期600万千瓦项目预计于 2019年9月开工建设。
材料四乌兰察布许多农户在燕麦收获环节采用“留茬免耕”的方式,即收割时保留25-30 cm的 高茬,次年免耕播种燕麦,以此来提高环境效益。
(1) 简析近年来乌兰察布地区燕麦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原因。 (2) 简析乌兰察布发展燕麦产业的地理位置优势。 (3) 评价乌兰察布开发风电的区位条件。 (4) 说明“留茬免耕”方式的主要环境效益。
12. (14.0分) (2018高二上·哈尔滨期中) 广东出台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首次对广东各区域赋予不同的经济发展功能定位,而粤北山区4市明确定位为“生态发展区”。结合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广东省四大经济区对比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批产业相对集中、产供销一体化的专业城镇,佛山、中山、东莞等地2/3以上的建制镇已经成为专业镇。近年来,在引导下,珠三角地区的火电、陶瓷等工业转移到粤北,服装、制鞋等工业转移到粤东,食品、金属制品等工业转移到粤西。
第 9 页 共 14 页
(1) 请阐述粤北地区承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2) 说出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对移入地和移出地的积极影响。 (3) 说明珠三角地区专业镇的优势。
13. (13.0分) (2018高一下·杭州期末)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粮食供需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左图为“2012年中国粮食供需空间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甲地区粮食产区生产景观图
(1) 决定甲地区粮食生产景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该地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 (2) 乙地区粮食生产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该地自然带为________。
(3) 丙地区粮食生产存在________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国实施了________(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该粮食产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好土壤________问题。
(4) 说出主要高缺粮省市在四大地区中的所属区域,并阐述其缺粮的会经济原因。 14.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新网2010年10月11日电 据大公报报道,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该大桥将于2015年至2016年建成通车。这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港珠澳大桥对促进、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打造“珠三角”地区城市群过程中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 (共10题;共44分)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5-1、
5-2、
6-1、
6-2、
6-3、
7-1、
8-1、
8-2、
第 12 页 共 14 页
9-1、
9-2、
10-1、
10-2、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共4题;共50分)
11-1
、
11-2
、
11-3
、
11-4
、
12-1、
12-2、12-3
、
第 13 页 共 14 页
13-1、
13-2、
13-3、
13-4、14-1
、
14-2、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