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第35卷第11期 V01.35 No.11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5年11月20 13 NOV-20 2O1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5.11.060 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孙秀清 (福州英华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18) 摘要:多模态教学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教师授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通过介绍多模态 教学法的含义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意义,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英语词汇教学两方面解析多模态教学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丰富英语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法;听力教学;词汇教学;大学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5)11-0127—02 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大 引入大学英语教学是一种基于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 学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大学教学模式、教 方法。多模态教学从各个渠道接近学生心灵,引起 学手段与时俱进,多模态教学法随之进入广大教育工 学生共鸣,从而引导其发现知识、学习知识及探索知 作者的视线,越来越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重视。 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一、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 (二)多模态教学法有助于实现大学英语培养人 多模态大学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才目标 教学环境、教学目标等基本理念,为学生选择一种或 高等教育的三项基本职能是培养专门人才、科学 多种教学方法,如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暗示 研究、服务社会。大学英语教学更重视提高学生的职 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等,并将其合理 业能力,使学生更符合岗位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 运用在语言环境中。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学 像中学教学一样,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而应培养学 生理解和掌握教学语言。在多模态课堂教学中,教师 生使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模态教学法通 结合多媒体手段创设真实的情境环境,通过听觉、视 过各种教学方式帮助提供实际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 觉、触觉等多感官刺激,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目标语 学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在探索过程中习得知识。同 语言环境,提高学生输出运用词汇的能力。20世纪 时,多模态教学为学生提供应用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 末期,国外教育组织New London Group提出“多模态 题的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应用英语理论知识的能 化教学”概念。该教学理念强调,通过网络、图片、 力,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角色扮演等不同渠道及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各个感 三、多模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官,协同运作参与学生的语言学习。 (一)多模态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二、大学英语应用多模态教学法的意义 1.多模态听力教学教材选择 (一)多模态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听力课本无法满足当代大学英语教学需求。 多模态化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一理解一编码一 其众多教学实践结果也证实,完全依据大学英语听 存储”的过程,学生处于输出知识一产出知识的良性 力教材进行教学无法取得满意效果。多模态听力教 循环状态。输出知识—产出知识的良性循环过程,一 学通过多种类型教材,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模态转 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有效 换,实现学生与环境双向互动,最终通过外部行为表 习得所学知识。英语学习在我国属于非母语语言学 现提高听力能力。选择多模态听力教材式应注意以 习,语言环境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学生容易出现 下四点。第一,选择真实语境环境且具有实用性、 怠倦情绪,也更容易质疑学习目标。相比其他课程, 趣味性的英语教材,如动画、访谈、评论、娱乐体育节 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更突出,因而,提高学生 目等。第二,插入与固定单元音频资料相关的内容 的兴趣也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将多模态教学 作知识背景,提供听力材料的文本支持,再利用网络 收稿日期:2015—11-0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B类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JB13746S)。 作者简介:孙秀清(198O一),女,福建霞浦人,福州英华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127・ 翻译技术,让学生随时提取注释。第三,加工方面, 素材经剪辑处理后辅以脚本,并标示难度系数、主题 及目标词汇。第四,为学生提供训练、反馈、交流平 台。例如,提供精确复读、听抄、字幕选取等多功能 网络播放器,密切跟踪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 词组和句型“down” “still” “make it” “no matter what…”“weary”“count on”等,在知名流行歌曲“You raise me up”和“Far Away from Home”中有所体现。 因此,介绍例句的同时配上一段音乐,让学生在歌曲 中感受单词的情感色彩。例如,讲解down、weary时, 反馈,及时纠正;通过QQ、电子邮件、微信等多种方 播放歌曲“You raise me up”,感受down和weary传 式加强师生交流。 达的情感低落和身心俱疲的情绪。再如,介绍父子问 2.多模态听力课堂教学组织 的亲情和爱,可播放“Far Away from Home”,让学生 英语听力教学法专家认为,听力应分听前、听时、 从歌词“I count on you,no matter what they say,cause 听后三个环节。因此,多模态课堂英语听力教学也需 love can ifnd it’S time”中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要根据三个教学环节的相关要求,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1)听前环节。教师先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主体、 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同时激活或补充学生 的长时记忆。首先,让学生听一段介绍全文内容或全 文总结的听力材料,猜测文章大意;其次,提供相关 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说故事。该方式从听觉和视觉 层面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多媒体和教师之间开展 互动,也为转入“听时”环节做好铺垫。 (2)听时环节。该环节属于获取听力材料信息、 建构听力知识意义的阶段。教师向学生呈现与听力材 料相关的图像,再从视觉符号语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概念意义层面探讨图像本身的意义;其次, 从人际意义层面探讨图像参与者与社会的关系,图像 设计者的目的,学生对图像内容的接受程度;最后,从 语篇层面分析图像的具体隋况和多模态话语的信息分 布,确认哪些信息是已知信息,哪些信息是新信息 』。 (3)听后环节。该环节要求学生采取各种方式 对短时记忆信息进行重组和编码,将短时记忆变为长 时记忆,降低遗忘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听、写、读 结合的方式强化记忆,例如,复述、角色扮演、听写、 写摘要等方式。通过听、写、读结合的记忆方式,调 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信息获取到意义构建, 再到学习效果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一个“输入一加 工一贮存一输出”的认知过程。 (二)多模态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多模态教学英语词汇教学通过多种模态刺激学 生的感官,强化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在词汇讲解中, 教师使用声音、文字和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 的视、听、读多个器官,让学生在输人词汇信息中完 成记忆。 1.声音模态教学 单一模态英语例句虽然有助于学生记忆,但例句 只能产生短时记忆效果,缺乏实际联系,记忆变得枯 燥无味,让学生失去兴趣和动力。教师可以将流行英 文歌曲、经典歌词或独白等声音资料穿插于教学,提 高学生的兴趣 。 例如,新视野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介绍一个坚 强和淡定的残废父亲对儿子的影响。该单元的单词 ・128・ 通过这种听和欣赏结合的方式,用更加形象、更 具情感的方式表达出单词的内涵,既渲染了课堂气 氛,又加深了学生对单词和词组的理解,学生也更容 易掌握单词。 2.动画视频模态化教学 利用网络英语短片、人物采访视频等生动的视频 教材,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学生记忆。 结合视频,使词汇语句表达更加实用地道,贴近学生 生活,加强词汇记忆;人物专访不乏趣味性,容易调 动课堂气氛,还能抓住学生的心态,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涉及 “reward,frustrate,upset”等情感波动词汇。首先, 教师可用PPT向学生展示例句“The father rewarded the little boy for cleaning his room”“He felt really furstrated” “She was upset by the eaxm”,解释词义。 然后,展示人物表情,如让学生直观感受获得奖励、性 情沮丧和郁闷的场景,让学生形象且直接体会词的含 义。此外,教师还可配以一段视频,如单词“discipline (控制)”,多数学生对“control”有较深印象,而对 discipline了解不多。而采用动画视频模态教学可让 学生清楚了解discipline的具体用法和使用背景。 四、结语 多模态教学是一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为教师 授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但在英语授课过 程中,教师既可根据课程目标选择某一单一形式,也 可不拘泥于某一模态,协调多种模态,以达到课堂预 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杜庆昊.数字网络和模拟网络的合理嫁接——多态化多媒体 教学技术支持平台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8,(6): 86-87. [2]唐敬仙,于妍,赵中岳,等.中西方高校教学方法比较和思 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23— 126,136. [3]王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J].天津市 经理学院学报,2010,(4):26—27,29 (责任编辑:李汴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