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填空题

第22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填空题

来源:九壹网
宿迁市实验学校八年级2020届中考生物系列复习资料

八年级生物下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填空题

一.遗传: 1.概念:

生物体亲代的 在子代表现的现象; 2.谚语: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有其父,必有其子; 虎父无犬子; 3. 意义:

生物通过 和 维持种族的延续。 遗传是 的基本特征。

(生命的基本特征还有: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适应环境影响环境、应激性等) 二.性状: 1.概念:

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 和 都称作性状。 2.实例:

例如人的能否卷舌(不能卷舌);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肤色等。 4. 相对性状:

(1)概念:

生物 的 。相对性状强调的是“同、同、不同”。 (2)实例:

番茄果皮的红色和黄色;家兔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人类的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等;人类肤色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等,这些都是相对性状。

(3)分类:

性状:能掩盖别的性状的性状; 性状:能被别的性状掩盖的性状; 三.遗传物质:

1、 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主要遗传物质是 ,简称 .(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糖

核酸,简称R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 2、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因为① 是主要遗传物质;② 主要分布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1)染色体化学组成:主要由 和 组成;

(2)分布:细胞核中,体细胞中一般成 存在,生殖细胞中一般成 存在; (3)同源染色体:

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一条来自 ,一条来自 ,形态大小一般 ; (4)分类:

根据与性别决定是否有关,可分为:

常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基本 的染色体;

第 1 页 共 4 页

宿迁市实验学校八年级2020届中考生物系列复习资料

性染色体:男女体细胞中有关 的染色体;

四.基因: 1. 概念:

(1)是包含遗传信息的 片段; (2)是控制生物 的基本单位。

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生物遗传下来的是 而不是性状。 2. 分布:

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所以,基因也可以说是于染色体上,由于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生殖细胞中成单存在,同样,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成 存在,生殖细胞中成 存在; 3. 作用:

(1)基因控制 ;

(2)通常是 基因控制一种性状,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的相同位置,这成对存在的基因关系可能是相同基因也可能是等位基因。 4. 分类:

显性基因:控制 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 性状的基因;

表示法:用同一个英文字母的大小写表示,大写表示 基因,小写表示 基因; 则基因与性状关系可表示为:

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

纯种: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是 的,如AA,aa; 杂种:控制性状的一对基因是 的,如Aa; 性状与基因组成的关系:

显性性状:至少含有一个 基因,如AA、Aa; 隐性性状:一对基因必须都是 基因,如aa; 例如:基因型 DD Dd dd

表现型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其中,D就是显性基因,d是隐性基因 5、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五、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一些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同一亲本;一些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遗传信息来自不同亲本。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亲代的染色体及其携带的基因就传给了子代。

第 2 页 共 4 页

基因 控制 性状 等位基因显性基因 控制 性状 相对 隐性基因 控制 性状 宿迁市实验学校八年级2020届中考生物系列复习资料

六、性别决定:

1.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是成 存在,而在生殖细胞中成 存在。

比如:人体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 对常染色体, 对性染色体,女性是XX男性是XY),在生殖细胞中,即精子和卵细胞中分别是23条。即体细胞细胞核中:女性的染色体是 对+ ;男性的染色体是 对+ 。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精子中染色体为22+ 或22+ ,卵细胞为22+ ;

2.性别决定过程: 父亲: XY × XX 母亲

精子: 卵细胞 比例: 1 : 1 受精卵: XX XY 性别表现: 性别比例: 1 : 1 生育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

(1)男生形成精子的类型含有X、Y的比例为1:1; (2)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机会是随机的或者说是相等的。 七.遗传病: 1.概念:

是指 发生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2.实例:色盲、血友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白化病、镰刀型贫血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3.分类:

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白化病、镰刀型贫血病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色盲、血友病(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X上) 4.伴性遗传:

(1)位于性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其发病规律与性别有关,称为伴性遗传。如色盲、血友病。 (2)实例:

色盲:红绿色盲基因是 基因,色觉正常基因是 基因,他们都位于X染色体上。 基因表示方法:

表示性染色体的字母右上角标上表示基因的字母,如:女性:XAXA,XAXaXAXa,男性:XAY,XaY 5.遗传病的预防:

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相同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防止遗传病的措施有:

①禁止 (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② 检查(控制遗传病的第一关);

③ 咨询(可以有效地预防遗传病患儿的出生)。

第 3 页 共 4 页

宿迁市实验学校八年级2020届中考生物系列复习资料

八.变异: 1.概念:

同一 内不同个体之间的性状 ,叫作变异。 如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母子不同,同代不同个体之间不同;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举例说明:变异首先决定于遗传物质基础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 2. 变异类型: ①是否遗传:

不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生物性状的变异仅仅是由 条件引起的,而不是因为 的变化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就不能遗传。

有可遗传的变异:如果生物性状的变异是因为 的变化而产生的,这样的变异可以遗传。因此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②是否有利:

也可以分为:有利变异(有利于生物生存)和不利变异(不利于它的生存) ③引起变异的原因:

自然变异:自然条件下发生的变异;

人工诱变:利用变异的原因,通过人为因素引起变异,如: 育种、 育种。 3. 变异的意义:

(1)、有利有弊 2、有利的变异促进生物的进化,选育优良新品种 能遗传的变异对于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使生物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产生新的生物类型,生物也就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进化。 可遗传变异:可能是有利变异,也可能是不利变异。例如产生遗传病,就是不利变异。 可遗传变异的原因: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可遗传变异的原因:环境不同产生的

九、转基因技术:

1.概念:科学家把一种生物的某个 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

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发生可遗传的变异。

如: 工程, 工程。 2.转基因技术应用广泛:

①可以赋予农作物多种有利性状,改良作物的营养成分,提高营养价值,提高作物抗病能力。②提高动物蛋、奶、肉皮毛等产量和质量;

③在医药领域有广泛应用,产生胰岛素,多种疫苗等;

④用于环境保护。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吸收环境中重金属,降解有毒有害化合物,处理工业废水等。

第 4 页 共 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