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边疆的管理措施:
第一,软措施
所谓软措施,主要以软实力或者比较柔性的方式保护边疆利益,以软措施解决边境问题自古有之,而唐朝统治者在总结前朝历史经验和范例的同时也有所创新,推出了许多软措施。比如和亲,汉朝和隋朝也有和亲,而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觉得和亲对于维护边疆稳定仍有重要意义,所以依然推崇此。
唐太宗以后,随着唐朝国力日益强盛,公主和亲,除了稳定边疆,更多的是笼络少数民族政权,但目的不变,都是为了维护边疆利益,比如贞观十四年,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换来了数十年的安定。
除了和亲,唐朝统治者还采取了“以夷制夷”的软措施。
从历史上看,唐朝几乎是和大食、吐蕃等强大政权同时崛起的,并且唐朝和大食、吐蕃在西域还存在利益冲突,为了在西域的竞逐中获利,唐朝除了强化自身在四镇的军事部署,还采用了“以夷制夷”的手段,先后利用突骑施、回纥、南诏等抗衡大食、吐蕃在西域的扩张,以保证自己的边疆利益。
第二,硬措施
尽管唐朝对边疆利益的保护以软措施为主,但在和少数民族政权的交涉过程中,免不了要用军事手段等硬措施。特别是唐太宗至唐玄宗期间的盛唐时期,以硬实力的方式往往更能实现唐朝的战略目标,扩大唐朝的疆域和国际影响。
具体而言,唐朝采取的硬措施,主要有:建设水军和跨海作战基地。
这一措施主要是应对东北边疆的威胁。
唐初,高句丽百济联盟“以绝新罗入朝之道”,对唐朝的东北边疆造成威胁,为此,唐太宗就提出了跨海平百济、取高句丽的战略,一边建设渡海水师,一边开辟黄、渤海岛屿作为东征基地,之后唐朝在白江之战中击溃日本和百济联军,接着将百济故土打造成南攻高句丽的基地,最终海陆并进,取得了对高句丽的胜利。
在西域方面,唐朝则设立了安西四镇和边防常驻将军。
安西四镇的设立,对于唐朝经略边疆有着重要意义,它的存在,切断了吐蕃入西域的通道,也隔绝了吐蕃和突厥的联系,而且也对西域诸国形成了有效的威慑。例如,唐玄宗年间,小勃律国附吐蕃叛唐,高仙芝亲率安西兵破之,“于是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恐,咸归附”。
由此可见,安西四镇和戍军的存在,可以有效维护唐朝在西域的利益。
不过在安史之乱后,随着实力的削弱,唐朝很难再以硬措施和宿敌吐蕃等竞逐,只能以有限的软实力最大程度保护其边疆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