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坝的施工方法
1. 主要施工内容土方开挖,浆砌石工程和混凝土工程
2. 技术准备
测量人员做好技术准备,外围控制线施工放样到实地,并随时跟踪挖土标高加强标高控制,严禁超挖。
按照施工设计图和业主提供的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准确的测出坝体,消力池等方位线,并将基坑周边控制轴线引测到场地周边适当部位妥善保护。
高程控制按照提供的水准点引测到现场,并复测现场自然地面标高,依次确定各部位挖土深度。
3. 基坑开挖
开挖的原则采取自上而下分段平行循序推进的施工方法施工,即施工时逐段逐段的开挖到位。一是有利于一次性开挖到位,防止开挖后基坑内渗水,避免进行二次开挖时施工机械产生内陷,打滑而不能作业。三是未开挖或开挖不到的地方原表层被破坏,而有利于雨后排水。
4. 浆砌石工程
(1)浆砌块石:石料必须选质地坚硬,不易风化,没有裂缝且大而方正的岩石,不允许使用藻片状石料。石料抗压强度应大于50MPA,软化系数应大于0.7,密度不小于
2.65t/m3.块石边长不小于20cm.
(2)浆砌石坝体内砂浆标号为M10,表面细料石用M20高强水泥砂浆勾缝。
(3)砌筑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按照设计标号进行试验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同意后使用。
(4)砌筑前,清除石料表面的泥垢、铁锈等杂质,必要时用清水冲洗。浆砌块石体必须用采用铺浆法砌筑,在铺浆前石料洒水湿润,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能有残留积水。砌筑时采用挂线施工,先铺浆后砌筑,石块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砌立稳定。砌筑缝宽度一般为25—30mm,较大缝隙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块的下面用高于砂浆层的小石块支垫,每层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尽量设在沉降缝或伸缩缝处。
(5)砌体基础的第一层石块将大面向下,砌体的第一层及基转角交叉等处都选用较大的平整毛石,所有的石块均放在新样的砂浆处,砂浆缝必须饱满,石缝间不得直接紧靠,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方法砌石。
(6)砌体的结构尺寸和位置,必须符合施工图纸规定,表面的偏差在2m围内不得大于30mm。砌缝宽度,平缝15—20mm.竖缝20—30mm。
(7)砌缝应做到饱满,密实,砌筑后在抹面前应用水将砌体表面冲洗干净,使抹面砂浆与砌体能很好的结合。水泥砂浆采取挂线抹面,基表面应做到平整光滑,轮廓分明,密实美观。
(8)所有砌筑砂浆必须拌和均匀,一次拌料应在其初凝之前使用完。
(9)浆砌石砌体宜在砌筑后和勾缝后12—18h之内及时养护,养护时间14d,并经
常保持外表面的湿润。
5.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模板安拆,混凝土浇筑,止水,伸缩缝处理等。
混凝土生产系统布置根据现场情况和建筑物混凝土浇筑所需确定,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上道工序验收合格——模板安装——浇筑养护——拆模。
(1) 立模前测量放样
采用全站仪,经纬仪或水准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测量放样,以确保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2) 模板安装和预埋件安装
根据测量放样提供的尺寸和控制点进行模板安装,模板安装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和相互位置等符合设计要求。因此,在模板安装过程中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模板变形和倾覆。
模板安装要清理表面的杂物,对已变形的模板进行校正。模板表面涂脱模剂以保证其光滑平整,钢模面板涂矿物油类的防锈保护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剂,木模板面采用烤涂石蜡或其它保护涂料,按其使用部位分类编号,妥善保管,模板拼接严密,紧闭,以免脱浆。
重要部位地方的模板安装先要制订专门的模板制作和安装措施才能实施。
(3) 止水,伸缩缝安装
止水带和伸缩缝安装时,先按照图纸测量放样,然后按照图纸部位进行安装。
(4) 工作面清理,冲洗
模板,止水带,伸缩缝,预埋件安装到位后,即开始工作面的清渣和冲洗。将散落和堆积在施工仓面上的一切杂物清除出外,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然后排干仓面积水。
(5) 混凝土浇筑,振捣
上道工序自检合格后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同意即开始混凝土浇筑。为使混凝土布出现离析,漏浆现象以搅拌机出来的混凝土尽量在30min内运输进入仓面。入仓时为防止骨料和砂浆分离,混凝土垂直落差在2m以内。
浇筑混凝土前的注意事项:
a。浇筑混凝土的仓面的混凝土配料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能开机拌料。
b。如基面上有承压水冒出,则制定引排措施和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处理完毕方再浇筑混凝土。
c。基石面和老混凝土面的浇筑,在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前必须先铺一层2—3cm的不低于该仓面混凝土设计强度的水泥砂浆,并铺设均匀,保证新混凝土与基底结合良好。
d。浇筑的仓面保持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1. 铺料平仓
采用通仓平铺铺料法,铺料每坯厚度40cm左右。混凝土卸料时,首先均匀多点下斜,入仓混凝土随铺随平仓,仓内若有骨料堆叠时要均匀分布到砂浆较多处,但不得用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在靠近模板较密处,辅以人工铲料平仓,使骨料均匀分布,不合格的混凝土严禁入仓,已入仓的不合格料必须清除。
2. 振捣
采用插入式高频振捣器,振捣器不能直接碰撞模板和预埋件。以防模板走样和预埋件移位。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在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开始泛浆为准。振捣器移动的距离以不超过其有效的半径的1.5倍。并插入下层5—10cm,振捣的顺序依次进行,方向一致,振动棒快插慢拔,以保证混凝土上下层结合,避免漏振。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在仓内加水,如发现易和性较差,就采取加强振捣的方法来保证其质量。
3. 浇筑间歇时间和施工缝的处理
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其允许间隔时间通过实验确定,
若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施工缝处理。根据设计和施工条件的所进行的分缝分块,所形成的施工缝亦按施工规范的要求处理,施工缝处理的方法以冲毛机为主,辅以人工凿毛,以提高工效,常态混凝土两块相邻的混凝土的浇筑面间歇时间不能小于3d。
4.混凝土养护
浇筑完毕后,应采取洒水等养护措施,使其表面经常保持湿润状态,混凝土表面在浇筑完毕后12—18h,即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5. 拆模板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且到龄期进行人工拆模。拆模应按下列规定:
a.承重侧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达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伤时,方可拆除。
b. 坝体基础部位在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
c. 其它部位混凝土湿度达到相关规定方可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