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
《小狗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圆舞曲,圆舞曲的特点是什么。
2.能用心体会音乐中的形象,并知道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3.能感受音乐中速度的变化,并且能够为乐曲划分段落。
4.引导学生体会每段音乐的情绪、速度、情境,带领学生用划图谱、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5.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创编律动的能力。
乐曲分析:
《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年间。初作为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在律动中体验,律动中创造。
在律动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让学生能通过随音乐律动掌握圆舞曲的规律。
2.能跟随教师用划图谱和律动…等多种形式,表现《小狗圆舞曲》
3.能体会音乐中的形象知道乐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难点:1.能抓住音乐中的要素,为乐曲划分段落。
2.一些学生不能抓准音乐的节点,不能用律动来表现音乐教师要多引导。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知道圆舞曲的特点
1.让学生随音乐起舞,感受乐曲是几拍子的。
2.告诉学生这首音乐的体裁是圆舞曲。
3.教师带着学生分析得出什么是圆舞曲的概念。
师: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
(二)图片引导导入新课
1.用图片引导学生选择乐曲中动物的形象。
2.学生说说选择小狗为音乐中形象的理由。
3.引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让学生看郎朗演奏的视频,知道今天的音乐是钢琴这种乐器演奏的。
2.启发学生感觉到速度的变化,把乐曲分为三个乐段。
3.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让学生感受这段音乐小狗在做什么?情绪是欢快活泼的。
将音乐配上剪切制作的视频让学生知道这段是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
教师带领着学生们用划图谱和律动来表现感受到的小狗追着尾巴转圈的形象。
(2)欣赏B段
启发学生发现因为音乐速度发生变化,所以情绪、情景也发生变化,让学生说说他觉得小狗这时在做什么?
用狗爪图谱和悠闲自得走路的样子表现这段音乐,让学生知道这段的情绪是悠闲舒适的。
(3)欣赏A’段落
引导学生发现这段和第一乐段很像,整个的曲式结构是ABA’
(4) 介绍《小狗圆舞曲》讲述的小故事。
师:肖邦的朋友喂养着一条小狗,这条小狗有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兴趣”。肖邦把“小狗打转”的情景表现在音乐上,作成了这首乐曲。乐曲又被称为《瞬间圆舞曲》或《一分钟圆舞曲》。
(5)介绍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艺术天赋,他六岁开始学习音乐,七岁时创作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年少成名。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
(6)用律动完整表现整首乐曲。
第一和第三乐段转手,第二乐段用手漫步。
纠正学生完成不够好的地方。
让学生用自己创编的律动表现整首乐曲。
(7)为学生理顺整节课收获的内容。
1.知道圆舞曲这种体裁。
2.根据速度变化乐曲分成三段。
3.乐曲是用钢琴演奏。
4.不同速度和情绪可以表现不同的情景。
课堂小结:小狗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他们。
人教版(简谱)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欣赏
《小狗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狗圆舞曲》是肖邦于1846年初夏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因为乐曲很短,它还有另外一个曲名——《一分钟圆舞曲》。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写成。四小节引子之后,四小节引子之后,在圆舞曲节奏的伴奏下呈现出带有急速旋转感的主题。旋律围绕尾音“5”不断反复,带有“无穷动”的题材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旋转的动态。随后,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表现了主人对小狗的喜爱。乐曲最后,再现第一部分结束。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和圆舞曲的节拍特点。
2.聆听乐曲,用动作、声势和编创活动表现音乐。
3.能用打击乐为乐曲伴奏。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三个乐段情绪的不同。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碰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随乐曲《跳圆舞曲的小猫》进教室。
1.提问:你们听出来乐曲描绘的是那种小动物吗?(小猫)
2.下面你听听钢琴模仿的是哪类动物?(凶猛的  笨重的 庞大的)
这类动物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速度慢  低音区  力度强)
3.现在听这段音乐表现的是什么样的动物?(小狗  小老鼠 小松鼠)
那么灵活的小动物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速度快  中高音区  音色是明亮的)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从聆听到感受,为体验认知3/4拍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感受体验
1.初听乐曲
师:这首乐曲是肖邦在去朋友家做客时,看到小狗和主人正在玩耍,十分可爱。于是就创作了这首乐曲,名字叫《小狗圆舞曲》由于乐曲演奏的速度快所以又称为《一分钟圆舞曲》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欣赏的《小狗圆舞曲》你听出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介绍肖邦)你对圆舞曲有哪些了解呢?(简介圆舞曲)
2.复听乐曲
让我们再来听一遍乐曲,随着老师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首乐曲。
3.再听乐曲
这一遍老师请小朋友用手随音乐模拟弹钢琴,看哪位小朋友弹得最投入。(小朋友们演奏的太投入了,那么你在刚才演奏的时候,感没感受到乐曲的变化呀?情绪从头至尾是一样的吗?那么现在让我们分段欣赏,看看乐曲还有哪些变化呢?
(设计意图:完整复听感受音乐,让学生更为专注地感受音乐形象的变化。)
4.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1)听乐曲的的第一乐段,感受音乐的速度、情绪怎样?感觉它的节奏是紧凑的还是舒展的呢?想象一下乐曲表现小狗在做什么呢?
2)跟着老师随着音乐用画圈的方式表现小狗转圈的音乐。
第二乐段
1)聆听乐曲第二乐段。它的的情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节奏是怎样的呢?你想象小
狗在做什么呢?
2)师随音乐表演。
请看老师用动作来表现这段音乐。
3)师生随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四个乐句。
4)出示曲谱,找出四个乐句的特点。(同头换尾)
5)乐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三乐句旋律基本相同,除了后两小节不同,还有不同的地方,老师弹琴,你听出来了吗?
(装饰音-前倚音)
6)打击乐伴奏。
接下来老师请几个小演奏家在前倚音的地方用碰铃来敲击。
7)完整聆听第二乐段并表现。
完整聆听第二乐段,请小演奏家在前倚音处敲击,其他的同学随音乐来表演。
第三乐段
1)聆听乐曲第三乐段。与哪个乐段的旋律相似?想象一下小狗又在干什么呢?
师:小狗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追逐自己的尾巴。
2)在乐曲结尾处出现了最高音,紧接着音阶式的音调急速下行直至结束,你想象一下发生了什么?
(设计意图:在分段细听音乐时,用体态律动和打击乐器伴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
三、让我们完整的听一下乐曲。请同学们随音乐完整表现三个乐段。
(设计意图:综合性的表演,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艺术体验,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波兰音乐家肖邦创作的钢琴曲《小狗圆舞曲》,乐曲共分为三个乐段,一乐段和三乐段相同,这首乐曲的曲式结构是 A+B+A。
五、拓展表演
最后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呢?
让我们请青年钢琴演奏家朗朗为我们演奏的《一分钟圆舞曲》大家掌声欢迎。同时也请小朋友随钢琴家郎朗有激情的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