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动漫文化精品赏析
系别:  矿业工程系 姓名:    宋 阳 班级:  09采矿(4)班 学号:120090201274
影响中国动漫的因素
摘要:在动漫充斥现实生活的当今社会,动漫正步入青少年狂热追捧的年代,日本、美国等动画产业大国独占鳌头,而中国元素在他们的动漫作品中频频出现,甚至每一次地出现都受到动漫爱好者的青睐,带给它们相当的收益,中国元素为什么那么吸引人,带给世界动漫节的影响又有多少?而中国却为什么只能成为别人的赚钱元素,没有自己的好的国产动漫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国的动漫开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于当年的水墨动画是当时一绝,以及后来的布塑动画。但遗憾的是国内未能对这一行业领域给于足够的重视,自然也就无法使这一新兴的艺术门类一直保持优势并不断创新,最终导致技术停滞不前以致于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 。
思想观念和产业的制约——动漫产业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娱乐业,主要消费群体还仅仅是青少年,大部分动漫制作和播出企业并没有抓住国际上动漫产业成人化的趋势带来的产业机遇,没有将成人作为目标消费者,创作适合成人的动漫产品,极大地制约了购买力的提升,体现到播出环节就是广告不足。创意和营销人才严重不足——尽管近两年来国内开设动漫专业的各高校院系有近百个,在校人数近万人,还是远远供不应求。当
前中国动漫界最缺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创意的编剧、导演、策划以及营销人才。这也是国内很多动漫产品无法吸引观众的根本原因。经营人才的匮乏制约了产业的提升。一些较好的原创产品比较零散,没有衔接成链,使得销售平台缺乏,产业升级后劲明显不足。
“动漫”与舶来语“卡通”相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中文词汇,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本土色彩。在此之前,它所指的内容人们往往称之为:漫画、连环画、美术片、动画以及卡通等等。在词汇更迭的背后,并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的变化,而是因为以上这些词语都难以概括这个逐渐浮出水面的新兴产业。世纪之交,动漫产业在我国悄然发芽。 在这里有个误区:那就是动漫与动画、卡通、漫画之间的区别与关系。动漫是一项产业,是有许许多多个产业链组成的,它不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一项由庞大群体组成,面向全体消费者的产业,绝对不能与动画、卡通、漫画相齐并论,它不只涵盖了这些,国内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中国动画协会会长金国平曾经说过:“中国动画走在十字路口。”但是直到今天,我们看见的动漫作品是什么?日本的《火影忍者》、《死神》、宫崎骏系列等世界畅销动漫作品,美国的《功夫熊猫》、《变形金刚》等,中国呢?我们看见了什么?我们看见的都是例如《蓝猫淘气3000问》等,都是阿猫阿狗的思想启蒙动画片,这些都是完全逗小孩的动画作
品,这个十字路口就是这么走下去的嘛?国人动画爱好者不禁有些心寒。直至今年,国产动漫《风云决》才重新给我们拾起信心,这预示着中国动漫的崛起,还是光明在黑暗中的短暂一瞬?在我看来中国动漫已经彻底的走在了悬崖边上……自从当年美国迪士尼制作的《花木兰》在中国掀起热播狂潮后,直至随着今年美国梦工厂制作的《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中国动漫界人士又一次狠狠地被扇了一个“巴掌”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这两部动漫电影的成功说明了动漫中的中国元素是受世界动漫爱好者所青睐的,而中国存在着如此大的文化历史优势却做不出好的动漫,不免让国人心寒!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更是荡气回肠。历史人物传记、历史小故事、鬼神传说、奇珍异兽等,更是凸显了中国元素的丰富。
下面让我们看看我们的优势在哪?中国元素又有哪些?       1. 在日本《火影忍者》的漫画中,一切打斗场面都是那么逼真,那么自然而得体,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比如日向家族的宁次和雏田的柔拳的招数——“八卦六十四掌”和展现出来的绝对防御就是太极八卦图,根本就是由中国的太极拳抄袭而来。而宁次这个人物的设定之所以被动漫爱好者认为强悍,与受欢迎,都来自于世界知名的中国元素——太极,与其背负的家族使命的中国封建制度化。并且与日向宁次同组的小李及其师傅阿凯老师,根本就是模仿的中国武术大师李小龙,无论是那招牌姿势,
还是那酷酷的发型,连叫声都惟妙惟肖,十分生动可爱。        2. 日本动漫《圣斗士》可以说是经典之作,其中也有很多中国的影子。如被称为不死鸟凤凰座的一辉,首先其中的凤凰一词,与其不死的力量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传说——凤凰拥有的不死之身的秘密。还有紫龙的最厉害的招数叫做庐山升龙霸,就是在中国的庐山练成的,动画中表现出来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庐山风景。
3. 日本动漫《最游记》就是中国《西游记》的恶搞版,完全侮辱了中国的四大名著的《西游记》,被许多网友及文化界人士认为是中国动漫的一大耻辱。还有日本动画《七龙珠》也透着中国文学名著《西游记》的气息。
4. 漫画《中华小当家》中,大量抄袭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张起钧教授说:“西方文化(特别是近代美国式文化)可说是男女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饮食文化。”此语虽然不全面,但也是相当有道理的。中国烹调技艺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品种繁多,是中国饮食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日本的《中华一番》(中译:《中华小当家》)便是以中国饮食文化为主题的动画片。主角刘昴星是史上最年轻的特级厨师,他游历中国各地,一面寻找传说中的厨具一面做厨艺修行。整个动画带给观众的就是中华各地的饮食文化特色。“色、香、味、形、器”使得食用和审美和谐统一,动画中每一集出现的纷繁菜式冲击着观众们的视觉与味觉。正是这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造就这部动画的成
功。
5. 日本动画《十二国记》中的 蓬莱、麒麟、饕餮等词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山海经》。而且12个国家基本也是以中国春秋战国为模版构造的,这一点从动画中国家的名称和人物的服饰可以看出。而国家的行政制度和文官制度也完全来自周朝的封建制度。该作中国家的冢宰总揽政务的大权,是中的首脑,冢宰之下有天、地、春、夏、秋、冬等六官长。此外还有负责在王的身边进行教导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而跟《周礼》中记载的三公六官制作比较的话,几乎完全吻合。《十二国记》中的田亩制度也是用了周朝的井田制,百步四方,九份百步四方的土地被称为一井,中间有一块是公共土地,里面又平均分配掉。这样的田地分配跟《孟子·滕文公上》上有井田制的最早设想相当的接近。其动画的OST(Original Sound Track)也非常有中国古典气息。BGM的主音基本全是以二胡演奏的,其中比较有名的曲子有《思芳歌》、《孤月苍夜》、《月迷风影》,由古筝做引,其他还有中国传统的乐器,如磬和二胡等的演奏。可见,中国古典文化已经完全沁入这部犹如梦幻史诗般的动画中了。也正是这种适当的沁入使得这部片子在以《山海经》为背景设定后没有显得不伦不类,反而更为大气,引人入胜。
6. 日本动漫《死神》更是在不经意间抄袭了大量的中国元素,如所谓的鬼道,便是中国道家法术的翻版。还有大多数死神的万解也表现出了很多中国的古代武器,还有《死神》的故事剧情的
发展也是折射出了中国武侠故事的影子,故事的三大势力分布:现世、尸魂界、虚圈,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神话故事人、神、鬼(魔)的代名词,换汤不换药。
7. 还有美国的《花木兰》这部动画电影,就是根据中国的《木兰辞》中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改编的。还有《功夫熊猫》绝对是中国武侠文化的动物版,对于《功夫熊猫》这部动画影片从放映前到持续热播期间各报社都争相报道与评论。
当前,全球动漫产业呈迅速发展之势,动漫产业被称为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2004年全球动画及衍生产品的产值高达5000亿美元,是仅次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又一个新的增长点。美国动漫产业已连续5年超过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动漫产业而言,除了用品牌文化的思想武装自己,将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与时代精神结合,创作出好的作品外,还可以到国外去招商,创建自己的动漫基地和制作团队,可以大胆的去国外发展、招商,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动漫,了解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