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管住自己
—小学生自觉纪律养成教育主题班会
五年级三班 张建杰
一、指导思想
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在新的学年里,我们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进行德育建设的有力切入点,从细节抓起,从现在做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要求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加以辨析,然后指导学生去做,使学生脑海里留下正确的印象。通过不断强化和纠正,来促使学生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活动目标
以“了解规范,增强意识,形成习惯,促进养成”为宗旨;遵循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以“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为具体目标,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为主要教育内容,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活动主题:规范日常习惯,做文明小学生 四、具体要求 (一)文明礼仪习惯。
1、上学穿戴要整洁;佩戴整齐的红领巾。
2、进校见到老师,主动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再见”,进出校门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平时用文明用语,讲普通话,不讲脏话,。
3、上、下课铃声响,要自觉有序进、出教室,走廊内行走不得大声喧哗,右行、有序;
4、上、下课时,起立向老师致敬问好。站立正直、声音自然响亮、整齐。
5、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6、课间如有紧急情况需要离开课堂,须经向老师请假,经老师同意后才可出去。
7、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8、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二)安全意识习惯
1、学生必须人人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 2、出入教室,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
3、课间不做危险游戏,运动时注意保护,不使用不安全器械。 4、擦洗门窗时没有老师在场不得进行。
5、不准爬树、扒车、攀爬栏杆,篮球架,更不准攀爬升旗杆和塑像
6、不得听从和尾随不认识的人离开学校。
7、不私自玩火、不玩插座、鞭炮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物品。 8、遭遇危险,机智应付,设法 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 (三)课堂规范。
1、早上按时起床,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
2、听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不做小动作。主动参与,勤于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敢于质疑。
3、老师上课时应向学生强调读书写字的基本要求:读书时姿势要端正,手持课本,眼睛和课本距离一尺。读写时光线要充足、适度,不要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写字。不要在行进的车上看书,不要在走路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脚平、握笔正确,胸口离课桌一拳,眼睛离本子一尺,每节课握笔写字前要求学生背一背读写姿势口诀。读写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要端正。
4、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课,及时、认真完成作业,准时上交作业,作业有错误的要及时改正,每天坚持预习、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爱看课外书。
6、每天为第二天的学习准备齐全学具。
7、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划,不随便撕扯作业本。 8、课前做好下节课的书本文具准备。 五、实施策略
1、开展“文明礼仪我来画”绘画比赛、文明礼仪手抄报比赛。
手抄“文明礼仪三字经”展示,一笔一画书写礼仪之歌。
2、背诵文明礼仪三字经。
3、讨论我身边的安全隐患,开展“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参赛选手进行抢答,你追我赶。 4、比一比,“课堂规范习惯我最棒”。
5、讨论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写征文《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6、“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中队会。 六、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大家切身体会到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重要性,对文明礼仪、安全问题、课堂规范都有了重新的认识。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愿通过家校双方的努力,使孩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将来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