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网课观后感
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必过渡。
既然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今天,听了专家的讲座,我认为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
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对孩子责任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孩子思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责任心。娇惯、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孩子成年后就会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让孩子绝对服从的教育方式只能培养出唯命是从、毫无主见、不敢负责的人。
孩子心中有爱,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要求孩子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让孩子知道父母的
生日,鼓励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孩子进行协商,对孩子解释他们应该做某事的理由。把每件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对孩子交代清楚,保证孩子能完全理解。耐心指导孩子做家务,以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反馈。
让孩子信守诺言,家长就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父母要做孩子的好榜样。家长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心如何,对孩子来说是一面镜子,父母的责任心水平可以折射出孩子的责任心。
《赠别》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唐诗三百中《赠别》原文,《赠别》原文翻译,《赠别》作者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赠别》原文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二、《赠别》原文翻译
聚首如胶似漆作别却象无情;只觉得酒筵上要笑笑不出声。案头蜡烛有心它还依依惜别;你看它替我们流泪流到天明。
三、《赠别》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提示:以上是唐诗三百中《赠别》原文,《赠别》原文翻译,《赠别》作者介绍,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