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斜钩教学设计

斜钩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基于教师TPCK的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 年 级: 四年级 主备人: 杨青山 时间:2019.04.16 课题名称: 第3课 斜钩 本节课最有学习价值的核心知识及学科统领性观点 课标要求: 根据课标要求本课属于基本笔画学习,教材共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斜钩”笔画的构成及其形象特点。二是“斜钩”的运笔步骤示意图。三是范字赏析与练习。四是对比欣赏。 核心知识:正确把握“斜钩”的形象特征,书写要领以及包含“斜钩”的字形的结体特点。 统领性观点:引导学生认识“斜钩”的形象特征和书写要领,以及这一笔画与文字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不同书法家的斜钩的书写风格。 本节课特定学习内容间的横纵联系 ......内容间的联系: 纵向联系:本课是单元学习的第三课,基本笔画的学习,承接三年级所学的基本笔画“竖钩”的写法。 横向联系:本节课是基本笔画学习的第三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后面相对复杂一些的笔画打好基础。 学生对于本节特定学习内容易理解和易误解之处 ......易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斜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书写要领。 易误解: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把握书写“斜钩”时的动势与力度,以及这一笔画与文字整体结构的关系以及不同书法家的斜钩的书写风格。 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斜钩”的形态特征并掌握书写要领,通过对范字的欣赏和临写,初步掌握包含“斜钩”笔画字形的结体规律。2.使学生能临写包含“斜钩”的范字。3.使学生加强对不同字体的认识。4.提高学生的临写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把握“斜钩”的形象特征,书写要领以及包含“斜钩”的字形的结体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书写“斜钩”时的动势与力度,在范字临写中如何处理斜钩与其他笔画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保持字的重心,从而使结体更为美观。 教具准备、信息工具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学习任务单,展示卡,等。信息工具:西沃授课助手、微课、101PPT. 将特定学习内容呈现给不同学生的策略 教学环节 一.对比导入 二. 笔画临写

教师为主的活动 1.教师出示“弯钩”的图片,让学生回答这是什么笔画以及它的特征。再出示本课的教学内容“斜钩”让学生比较二者的异同点。 2.在学生进行讨论会教师进行总结:二者都属于钩,而且都像是拉开的弓弩,但是“斜钩”的方向是倾斜的,钩尖向上。 3.点题“斜钩”,并板书“斜钩”。展示拉开弓弩的图片和斜钩的图片,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斜钩”的形象特征,并思考为什么古人形容“戈如发弩”。 1.展示“斜钩”的运笔步骤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 2.教师微课演示“斜钩”的写法。 3.引导学生用手指在空中临写,体会笔顺。 4.学生临写,教师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与指点。 5.让学生谈一下自己在书写过程中的体会,什么地方最难写,如何把斜钩写的美观。 学生为主的活动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找出“弯钩”的特征。 2.比较“弯钩”和“斜钩”的异同点并进行讨论。 3.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戈如发弩”问题 1.观察老师出示的“斜钩”图片。 2.观看微课,学习“斜钩”的写法。 3.跟着老师空书笔画,体会笔顺。 4.自己临写,先铅笔双钩填墨,然后摹,最后照着作业单临写。 5.谈一谈自己书写的感受。 信息工具 课件展示“弯钩”和“斜钩”。 1.课件展示“斜钩”的运笔步骤示意图。 2.播放笔画书写微课。 使用西沃授课助手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设计意图 利用对比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很快发现二者的异同点,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和微课让学生直观的学习“斜钩”的书写要领。利用双钩填墨和摹写和临写的手段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斜钩的书写。 教学环节 三.范字临写 四.展示评价 教师为主的活动 1.教师展示教材中的范字“成”“武”,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及评述这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2.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字中的笔画没有一个是平的(全都是倾斜的)但是我们不会觉得字是歪斜的?在学生分析讨论后引导学生注意书法家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疏密处理字体的重心与平衡感,在加深学生对书法结体的认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3.教师微课示范范字的书写 4.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要领,在正式书写前可以集体空书,回忆书写要领。另外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5.学生临习范字,教师巡回指导,注意个别辅导与指点。 6.如果时间允许而且个别学生临习效果好,可以指派学生在班级里进行书写展示,也可鼓励学生向这些学生挑战,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 1.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2.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方式,“评一评,看谁写的好”。主要从笔画书写要领的掌握,美观程度以及字体间架结构的处理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 3.让所有的孩子进行全体投票的方式,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投票,选出得票最多的“今日最佳作品”并进行当堂小小奖励,激励学生的学习书法的兴趣。 4.最后教师可以采取局部笔画及单字圈点的方式进行激励评价,使学生的书法水平和审美水平同步提升。 学生为主的活动 1.学生观察、欣赏信息工具 设计意图 1.课件 及评述这两个字的展示通过范字的观结构特点。 原碑察,引导学生注意书法家如何通2.学生分析讨论书文字 过笔画的粗细,法家如何通过笔画2.播放疏密处理字体的的粗细,疏密处理范字重心与平衡感,字体的重心。 书写在加深学生对书法结体的认识。3.学生注意书写要微课 通过微课示范和领,在正式书写前 评价交流,使学可以跟着老师集体3.课件生加深认识和理空书,回忆书写要展示解. 米字 领。 格文 4.观看教师的微课字,也 示范。 可加 入辅 5.学生临习 助线, 6.积极参与书写比分析 赛,提高学习书法字的 的积极性和对结体上下 及左采取自评和他的认识。 右比评,以及投票的1. 学生自评和互例。 方式激励学生的评并对照范字和自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使学生的书己的作品找出不法水平和审美水足。 平同步提升。 2. 集体投票,选出在学习基本笔画和单字的形象特“今日最佳作品” 征和结体特征的学生观察、赏析、基础上让学生更讨论这些书法家书好的理解并进行写的“斜钩”这一适当的拓展,为笔画要领与颜体的学生学习书法奠异同。 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环节 五.拓展提高 教师为主的活动 展示欧体、柳体、赵体书法,引导学生观察、赏析、讨论这些书法家书写的“斜钩”这一笔画要领与颜体是否相同。教师可以从斜钩的倾斜程度、弯曲程度、出钩的方向及大小以及笔画整体形象特点等方面引导学生比较这些书体之间的异同。 学生为主的活动 学生观察、赏析、讨论这些书法家书写的“斜钩”这一笔画要领与颜体的异同。 信息工具 课件展示不同书法家 的“斜钩”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观察、赏析、讨论这些书法家书写的“斜钩”这一笔画倾斜程度、弯曲程度、出钩的方向及大小以及笔画整体形象特点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欣赏能力。 板书设计: 第3课 斜钩 1. 比较“弯钩”和“斜钩”的异同 2. “斜钩”的结构特征,书写要领 3. 欣赏与评述各位书法家书写的“斜钩”的异同 教学后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