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要求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要求

来源:九壹网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 2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2 三、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2 四、课程设计备选题目................................................................................................................... 2 五、选题细则要求(重点)........................................................................................................... 2 六、课程设计报告提交细则(重点) ........................................................................................... 3 七、分组名单 .................................................................................................................................. 3 八、课程设计报告规范................................................................................................................... 5 九、设计报告样式 .......................................................................................................................... 7

一、课程设计目的

引导学生将书本上抽象的概念与具体实现技术结合起来,使学习深化;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神秘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学生正确理解计算机网络。

二、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题意

2、有良好的代码书写规范和适当的注释说明

3、有详细的文档,包括组网的相关背景知识、环境介绍、组网图示、代码

展示、文字说明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或组网中待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方向。

三、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满分100分,低于59分(包括59分)为本课程设计不合格。 评分细则如下:

1、课程设计报告符合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占20分

2、组网方案可行性,配置代码的可靠稳定性 占50分

3、课程设计有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等等 占10分 4、有一定的创新性,难易程度 占10分 5、能够按照规定运行配置代码 占10 分

四、课程设计备选题目

1,0、中小企业组网 2、超市组网 3、校园组网 4、实验室组网 5、小区组网 6,9、学生公寓组网 7、楼宇组网 8、网吧组网

五、选题细则要求(重点)

1、每位学生只能围绕备选题目中1个选题进行设计,不可多选 2、学生同选一题人数不得超过10人

3、若学生所拟定的选题内容不在“四、课程设计备选题目”中,必须经老师审核

4、课程设计完成后,每位同学可围绕选题内容,自拟题目,提交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的格式要求请参看“七、课程设计报告规范”及“八、设计报告样式”。

5、学生同做一题,可以互相讨论,但必须完成

6、若发现学生之间课程设计代码相似度超过20%或文字表述相似度超过30%,或与相关已发表论文、网页资料代码相似度超过30%或文字表述相似度超过30%,匀视其课程设计不及格。

7、课程设计报告汉字字数不得少于2200字,代码不得少于150行。

六、课程设计报告提交细则(重点)

请按小组编号建立各个的文件夹,在文件夹内容:

PacketTracer配置文件(每个人用一个子文件夹存放,文件夹名字为“学号+姓名”,)

课程设计报告(文件名字为“学号+姓名”)

班长或学委将这些文件夹统一刻录在光盘上于考试前(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上交光盘。过时不收,按没完成处理。

七、分组名单

1、中小企业组网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员名字 2、超市组网 组员名字 学号 学号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3、校园组网 组员名字 4、实验室组网 组员名字 5、小区组网 组员名字 6、学生公寓组网 学号 学号 学号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员名字 7、楼宇组网 组员名字 8、网吧组网 组员名字 学号 学号 学号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组长: 学号: 联系方式: 八、课程设计报告规范

本报告由四部分构成,包括封面、结果评定、目录、正文。 1.封面格式详见附件一 2.结果评定格式详见附件二 3.目录格式详见附件三

“目录”二字为黑体,三号字.

目录内容要求给出两级目录,一级目录采用黑体,小四号字,二级目录采用

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4.正文格式详见附件四

课程设计题目名称采用黑体,三号字.

正文部分一律用小四号字,宋体,1.5倍行距。一级大标题靠左,加粗。二级大标题靠左,不加粗。

参考文献的正文部分用五号字,汉字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体,行距采用固定值16磅,段前空3磅,段后空0磅。

每一条文献的内容要写在同一页。遇有被迫分页的情况,可通过“留白”或微调本页行距的方式将同一条文献内容放在一页。

几种主要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为: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a.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任选).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b. 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J]. 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 [5]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6]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

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c.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 析出文献题名 [A].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原文献题名 [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7]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

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468-471. d.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8]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9]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

f.专利

[序号] 专利所有者. 专利题名 [P]. 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10]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3,19-07-26.

g.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 [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11]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http://www.

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 1998-08-16/1998-10-04.

[12] 万锦坤.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 英文版 [DB/CD]. 北京: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1996. h.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九、设计报告样式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课程设计题目: 姓 名:

系: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信息与机电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 2013级

陈心瑜 讲师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课程设计结果评定

序号 评定标准 分值 评定结果 1 课程设计报告符合规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20% 2 组网方案可行性,配置代码的可靠稳定性 50% 3 课程设计有自己的收获、体会、感受,等等 10% 4 能够按照规定运行配置代码 10% 5 有一定的创新性,难易程度 10% 合计 指导教师签字: 目 录

1……………………………………………………………………………页码 1.1„„„„„„„„„„„„„„„„„„„„„„„„„„„„页码 2……………………………………………………………………………页码 2.1„„„„„„„„„„„„„„„„„„„„„„„„„„ „页码

一、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深入理解TCP/IP参考模型,掌握各种网络工程技术和网络规划与设计,初步掌握高速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初步掌握网络配置开发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技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二、设计要求

1、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使用; 2、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综合考虑组网优化; 3、初步掌握网络配置技术和互联网应用技术;

4、结构采用当前的主流技术,并保证一定的技术先进性; 5、设备(软、硬件)能实现对网络设备的基本监控; 6、要有良好的安全机制,防止来自外部和内部的非法访问; 三、设计地点

金综楼B705

四、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个人计算机 windows 7 PacketTracer 6 五、设计内容 5.1 相关知识 5.2 设计流程 5.3 实现方案

六、问题讨论与分析 …..

七、参考文献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