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谈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来源:九壹网
科技信息 工程技术 浅谈建筇胞工安茔风险管理 金秋澎 应乐女摘周春华 要]风险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取得长足发展,必须切实做好风险 管理工作。为了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施 _Y-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管理措施 [关键词]安全风险引言 我国已经加入WTO,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市 场竞争必将越来越激烈。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重要的途径。建设工程 风险管理是决定工程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市场运行机制 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企业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风险管理建筑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由于政治、经济、 技术、文化等发展水平所限,目前我国建筑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还存在一 些问题和不足。 1.建筑旋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流动性大,一项 工程在一个工地施工完成后,往往立即迁至另一个工地;二是临时性 强,工地的建筑物、设备和设施、机具、材料、人员等都有很强的临时性; 三是变动性大,不同工程的地理位置、环境气候、设计特点、平面布置都 不一样;每项工程的施工准备、开工至竣工,施工阶段的作业内容、作业 条件、作业人员变动很大;四是交叉作业多,一项工程往往由多家施工 单位、多专业、多工种交叉施工;五是人员组成复杂,既有企业自身的, 又有分包单位,人员又有户籍、岗位、工种与文化程度的不同。在建筑工 程中运用风险管理,应针对这些特点,以增强其实效性。 2.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2O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实施了诸多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 律、法规,初步构成了建筑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的法规体系,对提高企业 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伤亡事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 暴露出不少问题,如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需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生产的 投入也需要法律法规予以保证、缺少工程保险的实施细则不适应实行 工程风险管理。目前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更注重突击性的安全生 产大检查,对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重视不够。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资金不落实,监管力度不够,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2风险管理安全意识薄弱 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建筑企业经营者和施工项目管理 者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对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其作 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尽管有一些风险管理的措施,但仅局限于在施 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编制的一些在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 面的保证措施,缺乏系统性和明确的风险管理目标,没有正式的项目风 险管理方案,对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 如投资方为了早日发挥项目的效益,违背客观规律,单一追求施工 进度,迫使施工单位大量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简化施工程序,压缩合同 工期,对施工场所所需安全措施费用不予认可,拒绝支付安全生产所需 经费,导致施工单位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施工单位过分注重自身的 经济利益,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防护 措施得不到落实;个别单位甚至认为安全管理是一种“纯消耗”,投资安 全管理会降低收入,从而取消了安全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员,致使安全 生产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施工过程中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 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普遍存在。 2.3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 建筑业从业人员中80%以上是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整体素质不 高:建筑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偏少,技术人员仅占5%,管理人员仅占4%, 特别是专职安全员数量少,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自身安全意识和安全 操作能力较低,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制定等方面很难是高质量、高水 平的。 2.4施工方案不合理缺乏针对性、安全防护设备有待于提高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 据,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有的工程项目,施工组织 设计不合理,专业施工方案无针对性,缺乏必要的计划书或蓝图,施工现 场组织或管理结构混乱,技术性操作缺乏应有的安全保障。典型的弊病 如脚手架搭设方案无针对性,高层架体无设计计划书,结点设置无详细 图纸,悬挑架未按设计要求搭设等,由此引发的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安全 防护设施一方面未按规定设置或设置不齐全,另一方面设施简陋,起不 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个人的安全防护装备落后,质量低劣,防滑鞋、安全 防护服装等配备严重不足。 2.5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企业内部风险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建筑企业普遍没有系统化、制度 化、程序化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识,组织结构中 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履行风险管理职责。主要依靠个人的经验进 行判断决策,一些决策由于缺乏相关数据带有盲目性。使化解、抵御风险 的能力降低,增加了组织结构的运行风险。 3.安全风险管理对策和建议 3.1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由于市场经济的框架体系在我国建立时间不长,许多制度还在探索 阶段,特别是有些现行的法律法规不适应工程建设风险管理,缺少工程 保险的实施细则。当前,最关键的是要针对建设领域内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快建立参照国际惯例并符合中国实际的工程保险和工程担保制度。 要研究合理的工程时录、工程保险收费标准及费用计人办法。 3_2提高风险管理安全意识 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都必须有全员风险管理意 识,把风险管理意识贯彻到参与项目的各类人员中;树立风险管理的全 过程意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风险因素,而风险就是在项目实施 中形成的;要树立风险管理的法律意识,依法履约,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解 决违约的问题。 3-3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加大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风险管理不仅要投入资金,而且需要一批有丰富的风险管理技术 知识的专业人才,企业可以通过多方面提高安全风险管理人才的素质 如:通过与高校合作、对企业内部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从高校或社会招 聘相关人才、利用中介机构力量等。 在施工现场有许多的技术工人、管理人员,甚至监理人员都相当缺 乏施工安全知识,不懂安全规范、标准、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 现象比比皆是。一个建筑工地,如果管理人员都不懂得安全知识,不能及 时发现安全隐患,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熟视无睹,又如何去行使管理的 职权呢?所以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教育,包括对全体人员 进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纪律的教育和对专业的管 理人员、技术工人进行本专业、本工种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措施的教育。 3-4严格施工方案预控和规范劳动防护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项目有序施工和规范管理的基本依 据,也是防范安全质量事故风险的首道防线。应重点把好三个方面的关 口:一是前期现场调查论证关、二是认真落实技术领先的基本原则、三 是严格执行审批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要制定现场执行和过程优化管理 方案,确保每一个工点、每一个环节都能严格按方案实施预控,每道工 序、每个细节都能留下方案预控记录,从而规范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对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应当设立专人来管理,及时的向施工人员 发放性能符合要求的、清洁有效的防护用品,并对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细 心保养。对洞口、临边作业所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应规定由专人负责 搭设与检查,以保证安全可靠。 3.5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 建立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切实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要提 高企业抗风险能力,首先必须建立企业风险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逐步形 成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与机制。由于风险具有掩蔽性和不确定性,企业必 须提高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并加强风险信息收集工作,掌握不同项目的 风险规律。目前,绝大多数承包商对房地产项目的风险比较重视,但对政 府投资项目的风险重视不够,有些所谓的“形象”特事特办,不按市场规 则运行,有的根本不进行可行性研究或不可行也上马,企业只要介入就 会遇到极大的风险。所以承包商要对参与的项目列出潜伏的风险清单, 进行分类并衡量对比,确定风险的相对重要性;应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 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对风险进行分析、预测、评估,采取相 应的对策,尽可能减少风险损失。 结束语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是一种复杂、多变的高风险作业、施工现场属于 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风险管理已经在建筑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越来 越得到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使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不尽人意。我 们要充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全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逐步 提高建筑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管理及决策水平.并取 的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龙卫洋,龙卫国.工程保险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5. [2]彭卫华.工程保险及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南京:河 海大学,2003 —3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