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小班区域活动教学设计社会:我的东西在哪里语言、艺术、科学、体育

来源:九壹网


活动一:社会——我的东西在哪里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所用物品的标记,学习正确摆放物品

2、了解自己的物品摆放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准备:标记图案。

活动过程

1、出示标记图案,引导幼儿选择。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带来了好多标记图,它们能提醒我们什么东西要放在什么地方。你们看一看,选出自己喜欢的标记图。(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图)

2、游戏:认标记

玩法:引导幼儿将自己选的标记图放到相应的地方,幼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口令找到自己所选的标记图。(游戏进行两三遍)

3、粘贴标记

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标记粘贴在毛巾钩和茶杯架的位置。

4、游戏“看谁放得对又快”,体会标记图的作用。

幼儿听到教师喊“1”时拿出自己的杯子、毛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听到教

师喊“2”时放回原处。比一比谁放得又快又准确。

5、活动小结

小朋友都给自己的毛巾和杯子贴了标记,这样我们就能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要用自己的茶杯喝水,用自己的毛巾擦手,这样做既清洁又卫生。

活动反思

由于平日有些幼儿每次喝水拿杯子都乱拿,为了让孩子分清自己的和他人的物品,特定设计了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游戏都准确的找到自己的杯子、毛巾、并给它们做上了标记,在这次活动后发现,孩子再也没拿错自己的东西,而且保护的很好,不仅达到了目的,也让孩子再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再游戏中发展是最好的。

活动二:语言——小树叶(儿歌)

活动目标

1、愿意跟着老师一起念儿歌

2、能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3、初步感受秋天的特征:树叶黄了飘落下来

活动准备:

1、秋天范画一张

2、卡纸做成的小树叶每人两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教师讲述图片内容

师:小朋友你们看,秋天到了,小树叶慢慢长大,慢慢变黄了,一阵风吹过来,小树叶摇摇摆摆地落下来离开了树妈妈,随着风飘呀飘呀,飘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树叶都飘到了哪里去了?

二、教师边朗诵儿歌边表演

1、 教师双手套上“树叶”边示范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

提问:刚才小树叶都飘到了哪些地方,它是怎么飘的?

2、第二次朗诵表演

让孩子将“树叶”套到手指上玩,带领孩子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当小树叶?那就请你们将树叶套在手指上和老师一起念儿歌。”

附:儿歌

小树叶飘呀飘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头顶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肩膀上。

小树叶,飘呀飘,飘到我的膝盖上。小树叶,飘呀飘,飘到地上睡大觉。

活动反思

在表演儿歌时教师的动作幅度还应加大,这样对于孩子的示范作用也会更好。因为孩子年龄小,所以生动、形象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吸引力比较大。因此,如果教师动作幅度大,对孩子的吸引力也会更大。还有就是教具的准备,教具一定要发挥它的作用,而在此次活动中大树的图片只是在活动朗诵的时候产生了作用,其余时间都没有发挥它的作用。但是如果将小树叶放在树上,在朗诵时将小树叶贴到部位上,这样就更生动、形象,也更加能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将教具进行充分利用。

艺术活动——丰收的果实(绘画)

活动目标

1、感受色彩与形状的美

2、体验手指作画的乐趣

3、加深对秋天成熟的果实的认识

活动准备

丰收的图片、教师用大树的轮廓图、颜料红黄橘红、每人一张大树轮廓的纸、大丰收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

2、谈论秋天的水果 教师出示苹果、梨、柿子,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长在什么地方?它们什么时候成熟?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丰收的果园》,让幼儿知道秋天是苹果、梨、柿子成熟的季节。 教师再引导幼儿观察墙上贴的果树没有果实,并以果树妈妈伤心的口气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回许多的水果宝宝。

3、老师示范手指点画的步骤让幼儿仔细观察。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种新的魔法粉,他能帮老师变出好多苹果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你们学会了吗?老师再次小结步骤。

第一步:左手扶纸,右手食指伸出来。

第二步:食指点上红颜料,轻轻摁在大树上。

第三步:多多的苹果长出来了。同样的方法在做柿子树,梨树。最后把小手洗干净,用手绢擦干。

4、幼儿独立操作,分组进行,有红色组,即苹果树,有黄色组,即梨树,有橘红色组,即柿子树。教师巡回指导。

5、观察丰收的果树

教师和幼儿一起站在点好的果树前,看看哪棵果树的果子多,猜猜果树妈妈的心情会怎样?让孩子进一步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和帮助他人后的幸福感。

6、音乐延伸: 我们一起把这些去送给果树妈妈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表现的都很好,能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身上,很配合的和我一起完成活动,而且发现孩子们对本次活动很感兴趣,愿意一起参与,很喜欢这种作画的方法,每个孩子都很认真的完成作品。

活动三:主题活动——动物列车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说出各种动物所发出的声音,并用简短的句式进行表述。

2、要求幼儿用清楚、大声的声音说话,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话的习惯。

3、引导幼儿倾听别人的发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火车头胸饰2个、玩具动物列车一辆。

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境。将“动物列车”玩具藏在身后,请幼儿听一听“是谁发出的声音”、“它是怎样叫的”。逐一按响动物列车上的按钮,发出各种动物的叫声,请幼儿边听边回答。彩集体和个别回答相结合的方式,重复练习,帮助幼儿熟练运用“小羊咩咩咩!小牛哞哞哞!小猫喵喵喵!”的句式。

2、交代游戏规则。先用语言导入:

小动物们都乘上了火车,小朋友们,你们也想上我们的动物列车吗?接着向幼儿讲解游戏规则:

(1)、一人先扮演火车头,边开边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答:“我来坐。”

(2)火车头扮演者可选一人,则被中者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回答正确者方能乘动物列车。

(3)“火车”继续向前开,每一位要上车的小动物不能重复别人的话,而要换一个动物形象,如说:“我是小牛,小牛小牛哞哞叫,坐上火车快快跑。”如回答与前一幼儿相同,则不能登上动物列车。

3、教师先扮演火车头,在身前挂上车头的胸饰,游戏开始时说:“嗨!嗨!动物列车就要开,谁来坐?”大家齐声回答:“我来坐。”教师请一幼儿起立后,幼儿说:“我是小羊,小羊小羊咩咩叫,坐上火车快快跑。”随后走到前面来,用双手拉着教师的衣服,嘴里发出“呜—”的声音,在教室里开一圈后,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反思

孩子们在活动中都表现的非常棒,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目标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大多数幼儿由于有托班的基础,对动物的叫声较熟悉,也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活动效果较好。只是在第四个环节中时间有点长,让几位幼儿做个示范就行,不需要每个幼儿都做,它可以放在活动延伸中完成。在日常生活中我要创设环境并进行个别指导,丰富幼儿词汇,并进行完整表述。同时,要引导幼儿善于运用礼貌语言,养成使用礼貌用语、尊重他人谈话的良好习惯。在谈话活动中,我们还应该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适时指导与评价,这对激发幼儿的谈话热情,帮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是极其有效的。

活动四:科学——长短比较(数学)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2、喜欢参加分类活动,能耐心按规则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班级的旧图画笔若干;高笔筒、矮笔筒(可用大号牙膏盒在2/3处一分为二)人手各一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活动内容及规则

出示旧图画笔及高矮笔筒,告诉幼儿:班级的图画笔需要整理,请小朋友来帮忙,把长的插在高笔筒内,短的插在矮笔筒内。

2、幼儿进行长短分类

请每个幼儿自己取一高一矮的笔筒各一个,分别选长或短的图画笔插入相应的笔筒,直至插满。

3、检查分类结果

请幼儿相互检查分类结果,看看长笔都有哪些颜色,以及短笔都有哪些颜色。

活动延伸

在进行本活动时,还可根据物体的大小、颜色进行分类。例如:让幼儿对图书、积木进行分类整理。整理画笔、图书、积木的活动可放在一个单位时间内进行,也可以分几次按小组轮流操作的方式单独进行。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长短,知道如何比较长短,懂得长短的比较是相对的,从今天的整个活动来看,目标还是能够达到的。首先在活动前我出示不等长度的绳子让幼儿猜一猜哪条绳子长,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猜的都是绿色的绳子长,结果我把两条绳子头尾对齐再让幼儿来看,这时候他们找到了答案。在活动过程中提供不等长的尺子、纸条、绳子让幼儿去操作,一个活动,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方式,让幼儿清楚懂得了长短的比较是相对的。活动中充分的体现了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

活动五:体育活动——双脚向前跳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双脚向前行进跳,锻炼腿部力量。

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3、初步接触夹物跳。

活动准备:

1、兔妈妈头饰、小兔头饰、垫子、积木、筐两个、小猴子布偶。

2、音乐《洗澡歌》。

活动过程:

一、师以“兔妈妈”的身份谈话引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热身运动(模仿各种小动物)

三、教授新动作,双脚向前行进跳。

1、请小白兔们蹲下,教师示范,请个别小朋友示范,规范其动作。(双脚向前行进跳:两脚并拢,膝盖弯曲,两脚一起跳起来,这时候脚要伸直:落地时,前脚掌轻轻着地。)

2、集体原地练习,教师纠正个别幼儿动作。

四、递进练习——游戏“运砖铺路”

1、教师示范讲解游戏规则。(从起点双脚行进跳到对面,背好砖块后双脚行进跳回来,把运回来的砖块铺好,到兔妈妈身边集中)

2、个别幼儿示范搬垫子,铺路,教师纠正。

3、集体开始玩游戏。

五、放松结束。

请兔宝宝跟着兔妈妈一起洗澡澡。

活动反思

此教学活动准确地制定目标、选择内容、把握重点难点;活动过程能够紧紧围绕活动重难点,遵循小班幼儿游戏化一日生活的活动方式,用游戏贯穿活动始终,采用角色扮演、实物观察、道具暗示(双膝夹萝卜)、参与游戏的策略,使活动体现了游戏性、教育性、趣味性、参与性、层次性的特点;游戏活动的强度、密度适中,房子(小兔的家)的不同距离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同时注重动静结合,将活动目标、内容、材料延伸到区域游戏中,满足幼儿随时游戏的需要,进一步发展幼儿基本动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