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病理科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技术论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

病理科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技术论文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

来源:九壹网
病理科论文病理学论文病理技术论文传统教学与多

媒体教学相结合在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的进展以及网络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医学教育正面临着一场,这对研究形状变化为主的病理学更具有专门的意义。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体会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但也发觉许多弊端。我们认为,发挥其更大作用的关键不是抛弃传统教学模式,而应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

1 传统教学的利弊

病理学是一门形状学科,它着重从形状学的角度阐述疾病的特点及发生进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其形象直观性和真实具体性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过去几十年来,理论教学采纳一支粉笔加少量挂图,信息量小,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关于现代科技不断更新的今天,也需要做必要的改革。

1·1 传统教学的优点

要紧有三大优点:①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互动性强,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能营造课堂气氛,引导和促进学生思维,促进师生的交流,并能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师的肢体表演加上风趣幽默的语言,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爱好。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要紧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同时促进学生摸索。②采纳传统板书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摸索和笔记的时刻,能够镇定的跟随教师

的教学思路展开思维。③教师能依照学生把握情形及反应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并可做必要的重复和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1·2 传统教学的缺点

1·2·1 教学关系呆板,配合性差在传统模式授课中,教师费心、学生艰辛。采纳说教模式教学,不管教师的语言艺术多么精湛,也幸免不了枯燥乏味。另外,从本学科特点来说,病理学形状方面的特点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晰的。我们涉及最多的确实是对病变脏器的形状、颜色、大小、质地等的描述,以及显微镜下细胞、组织结构发生何种改变,关于以上这些病理变化,多年来只是结合挂图、幻灯这种模式图来关心学生联想,但因这些辅助手段多为模式图,其失真、单调和静止性在启发和提高学生的观看力和想象力方面都有一定局限性,教师力不从心。

1·2·2 教学效率低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写板书、画模式图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和时刻,成效差强人意。常常是教师一头汗水,学生一头雾水。专门是对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过程的阐述,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是专门难用语言来表达清晰,即使加上几张静态图片也勉为其难。由此可见,传统教学方式专门难将病理学相关知识清晰、透彻地呈献给学生,我们需要开发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起到解疑释惑、画龙点睛和事半功倍的成效。

2 多媒体教学在教育改革上发挥的作用

教学过程确实是信息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家特瑞拉的实验资料说明:视觉所接收的信息占83%,听觉所接收的信息占11%,

嗅觉所接收的信息占3·5%,味觉所接收的信息占1·0%,触觉所接收的信息占1·5%。如此能够看出,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所获得的信息占94%[2],这充分说明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都有重要作用。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运算机把图、声、文集成一体,充分调动人体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通过联想、提问、讨论、发觉和总结,不断反馈,不断修正,即以交互方式进行学习,达到传递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

2·1 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爱好

赞可夫说:“对所学内容的爱好,可能成为学习的动机”。因此,教学必须有一种激发学生爱好的手段。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包括照片、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录像,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看到的病理变化,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明白得,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动脉粥样硬化这部分内容,我们采纳了一段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的视频,应用动画方式,带学生从动脉内的视角,观看了斑块形成过程及动脉继发性病变。学生看完这段视频后,对发病机制有了深刻、直观的明白得。同时,视频中讲解员的声音也调剂了学生只听教师一人讲解的疲乏感。又如:在大叶性肺炎的课件中,为了便于学生明白得,把游泳动作的卡通动画插入溶解消散期镜下的肺泡腔内,代表细菌在肺泡腔内“游走”,在灰色肝样变期,插入一个互相打斗的卡通动画,代表中性粒细胞和细菌的“互相搏杀”。学生看到这些有味的动画,在愉悦地学习知识的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使学生对病理学有

了极大的爱好。

2·2 发挥启发式教学优势,促进学生摸索

启发式教学是当前国内外教学方式研究的热点之一,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打破了传统的“一问一答”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观看大体标本和镜下的照片,描述组织器官显现的病变,再通过动画制作的箭头带着文字飞入画面,指出病变部位,这一过程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摸索和探究时刻;结果的揭晓,让学生判定自己摸索的对与错,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便于复习相关的基础知识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涉及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专门多基础学科的内容,在新课程学习之前,有必要把相关的基础知识复习一遍,以扫清课堂学习新知识的障碍。传统教学手段没有充足的其他课程的教学材料,只能带学生空想,而多媒体课件就能够在短时刻内将所需要的相关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集中表达出来,表现出其专门便利的优越性。

2·4 丰富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眼界

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约了传统教学过程中写板书、画图的时刻,就能够在课件中增加一些标本照片及动画,以替代挂图、幻灯、胶片等工具,补偿了标本数量的不足,从而节约了教研室建设经费。关于教学质量来说,从网络或外校课件引进的新素材,充实了课堂内容,给学生多看一些真实的照片,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能够补充一些前沿的研究进展和新成果,拓宽了

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对学生今后搞科研或临床实践都有专门大的关心,充分表达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2·5 使实验教学更直观、更清晰

在病理实验教学中,辅助教学手段有挂图、幻灯、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等,它们对实验教学无疑有专门大关心。但这些手段仍难以补偿病理实验教学的缺陷。如电视与显微镜同步演示中,有时教师长时刻找不到病变或找到的病变不典型,而坐在后面的学生又看不清电视屏幕,如此既阻碍了教学质量,又使学生对某些镜下结构产生模糊印象或错误明白得。而多媒体互动室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人人面前都有电脑,教师选用病变典型的切片或照片,通过运算机出现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先用显微摄像系统对切片进行示教,让学生在自己看片前有一个大体印象。课程进行中,将同学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或镜下观看到的典型病变切换到所有学生的电脑屏幕上统一讲解,实现了由一对一实验教学扩展到一对多,从而提高了实验课教学的效率[3]。

3 多媒体运算机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的弊端

3·1 教室光线暗淡、缺乏师生互动多媒体课件放映时,教室光线较暗,学生看书、看黑板吃力,也不利于师生之间通过表情或肢体语言交流,学生听课容易犯困,阻碍教学质量。

3·2 教师备课懈怠、缺乏知识更新多媒体课件应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应制作精简、图多字少。而有些教师将课本内容几乎照搬上课件,上课时眼前有电脑,身后有投影,几乎成了照本宣科,而减

少了与学生的交流。一旦产生读课件的依靠性,有些教师课前也就懒于备课。长此以往,教师教学水平逐步下降,课堂教学质量也可不能高。现在医学知识不断更新,不断有新病种、病因的发觉以及诊断标准的确立等等,教师如不注意对原有课件内容进行补充和更新,反复多次用一个课件,必定跟不上新形势的进展,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提高。

3·3 学生只听不记、缺乏强化经历多媒体课件集图、文、声、动画、视频于一体,鲜活、形象、直观,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激发学生爱好,但过多、过强的动画和视频刺激,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忽略了动画视频所表达的知识内容[4]。学生一时乐呵,忘了记笔记。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节约了专门多板书时刻,讲课进度加快,学生记笔记往往跟不上课件翻页的速度,导致记录不全、不准,甚至记错。而笔记是对所学内容的强化经历,也有利于今后复习,假如笔记不完整或者出错,都不利于学生经历和复习。

3·4 课件内容冗长、缺乏合理安排时刻有些教师制作课件贪多贪全,不加选择地将与教学内容相关部分全部纳入课件,过多的内容让学生眼花缭乱,而忽视了当堂课的重点内容。另外,教师为了在有限时刻讲完这些内容,只有通过加快讲课速度的方式来完成,而过快的讲课速度使学生没有明白得和消化的充足时刻,教学成效反而不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关于总的学习目标和全体学生来说,不存在一种普遍优于其他手段的教学手段[5]。

4 两种教学法结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古今中外,传统教学手段沿用至今,必定有其自身的优势,新兴

起的多媒体运算机技术也有其专门的优点。我国提倡素养教育,需要通过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沟通。由此,多媒体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是继承和进展的关系,而不是孤立和互相排斥的关系,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互相补充,兼容并进,方能相得益彰。

4·1 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依靠,多媒体教学为辅助在课堂教学中,应继承传统教学手段中合理成分,恰当引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两者各展其长,相辅相成,较好地完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剂的最优化教学成效。传统教学中,板书不能省,教师应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及标题写在黑板上,在多媒体课件不能详尽说明清的情形下,教师仍可利用板书、画图等方式做进一步说明,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充分透彻地明白得另外,运算机辅助教学,能够补偿教师水平之间的差异,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

4·2 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育学理论认为,在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的主体[6]。教师应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和风趣的讲解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多与学生沟通,少盯着电脑念书。因为这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对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以及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阻碍,是任何形式的教学工具不可完全替代的。在多媒体教学中应引入互动环节,增加基础知识的提问和临床病例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7]。

4·3 合理调整课堂教学进度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刻是提高教学成效的手段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刻内,要优化安排教学进度,

适时变换学习状态,幸免因长时刻进行一个项目学习而产生疲劳。可穿插视频、动画、图表、顺口溜或以提问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在必要时留出时刻让学生摸索和记笔记,以提高教学成效。总之,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病理学教学有其庞大的优越性,但也有一些缺点和不足,因而传统教学仍不可替代,二者应紧密结合,取长补短。结合病理学学科特点,摸索出一种新的病理学教学模式是我们连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陆锦标.病理学教学注重有用性[J].交通医学,2007,21(6):78. 2 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3 季菊玲,陈莉.关于多媒体技术与病理学教学的摸索[J].交通医学,2009,23(2):224.

4 雷雨广.浅谈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利与弊[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9,16(1):45-46.

5 潘如燕.初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高职《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科技信息[J].职教论坛,2008,24(2):245.

6 秦小云,曾思恩,陆明深.多媒体技术在医学形状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2,16(4):211-212.

7 鲜于丽.对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有用医技杂志,2007,14(8):1071-107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