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浮选工技能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浮选工技能试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来源:九壹网
浮 选 工 培 训 技 能 试 题

姓名: 单位: 成绩:

一、填空题(共 分,每空 分)

1、常见的湿法选煤工艺包括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浮游选煤)、溜槽选煤、摇床选煤。

2、矿物接触角越大,疏水性(越强),可浮性(越好)。

3、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有:(煤泥性质)、液相性质、(操作制度)、浮选机的工作性能、浮选工艺流程等。

4、为生成大小适宜的气泡,在实践中主要靠控制(充气量)及(起泡剂用量)进行调节。

5、XJM-4 型浮选机构造有:槽箱、(搅拌机构)、(放矿机构)、中矿箱、液面调整机构、(刮泡机构)、尾矿箱。

6、在生产实践中,药剂的使用特别强调(适量)和(选择性)。

7、煤的可浮性和煤的变质程度有关,(中等)变质程度的煤的可浮性最好。

8、浮选中,(起泡剂)的作用是促使形成气泡并保持上浮过程中稳定性。

9、在二次富集作用下,泡沫层精矿灰分由下至上逐渐(降低)。

10、在选择浮选药剂时,基本条件是先要满足(就地取材),(职工健康)、易得无害这三点。

11、循环水中,残余絮凝剂浓度超过(5)g/cm3 时,浮选效果明显恶化。

12、在煤泥浮选时,无论在哪种矿浆浓度下,(0.074~0.25mm)级的浮选产率最大。

13、采用干扰床处理粗煤泥时,其最佳分选粒度范围为(1-0.25mm)。

14、用来表示气泡在矿浆中分布均匀性的指标是(充气均匀系数)。

15、XJM-4 型浮选机属(浅)槽型,其槽体深宽比为(0.61)。

16、针对浓缩浮选缺点,选煤厂一般采用(浅度浓缩)、(大排底流)操作方法来解决。

17、浮选时矿浆浓度越高,则精矿品位越(低),回收率越(高)。

18、微粒指粒度小于(0.01mm)的颗粒,又称超细粒,在浮选中很难回收。

19、衡量矿物浮选可浮性的指标是(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

20、在煤泥浮选效果评价指标中,(浮选精煤数量效率)用来不同选煤厂之间浮选工艺效果的比较。

分,每题 分)

1、XJM-8 型浮选机是一种机械搅拌式浮选机。(√)

2、在生产中,煤油常常作为一种起泡剂被广泛使用。(×)

3、煤的可浮性跟其变质程度成正比。变质程度越高,可浮性越好。(×)

4、捕收剂的的主要作用是使矿物表面疏水,提高矿物的可浮性。(√)

5、在生产实践中,通常粗选采用较稀的矿浆,精选采用较浓的矿浆。(×)

6、浮选中,黄药是阳离子捕收剂,胺类捕收剂是阴离子捕收剂。(×)

7、在煤泥浮选中疏水性强,可浮性好,细泥少,粒度较粗的煤粒可用小油比的浮选剂。(√)

8、入浮浓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浮选药剂的耗量。( √ )

9、、对于氧化程度较浅的煤,用非极性油类药剂作捕收剂,浮选效果最佳。(√)

10、在煤泥浮选中,加入石灰,目的是提高黄铁矿颗粒表面的疏水性。(×)

11、在浮选柱中通过升浮的气泡和下降的矿粒的对流与碰撞,实现气泡的矿化。(√)

12、浮选机液面太低泡沫不能及时刮出,会使低灰分的煤粒损失在尾煤中而导致尾煤的灰分升高。(×)

二、判断题(共

13、 在浮选过程中,进入精煤中的高灰细泥是沿着浮选室逐室增加的。(√)

14、与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相比,充气搅拌式浮选机的部件磨损与消耗较多。(×)

15、相对于一次浮选流程,采用三产物浮选流程精煤指标控制的更好,而且产率也有所提升。(×)

16、浮选中,起泡剂用量不宜过大。用量过大在反而会降低起泡效果。(√)

17、在浮选机中加药量过少时造成尾煤的水发黑跑煤严重,加药过多时会减少跑煤。(×)

18、对浮选煤浆充气量大的浮选机,应采用起泡率较低的起泡剂。(√)

19、浮选机的处理能力包括矿浆处理量和干煤泥处理量两种表示形式。(√)

20、浮选工应做好浮选机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选择题(共 分,每题 分)

1、在浮选槽底部设置假底的浮选机是( B )。

A、XJX—8

B、XJX—T12

C、XPM—4

D、XPM---8

2、目前我国选煤厂的浮选入料浓度一般为( A )。

A、10%~15%

B、20%~35%

C、30%~45%

D、40%~55%

3、浮选生产中机械夹带有可能导致( D )。

A、尾矿跑煤 B、精煤灰分降低 C、尾矿跑粗 D、精煤灰分增高

4、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浮选槽底部,经常装设若干垂直放置的( A ),它的作用是降低叶轮抛出煤浆的速度, 并改变其运动方向。

A、稳流板 B、盖板 C、喷嘴 D、套筒

5、 机械搅拌式浮选机采用的充气方式是( A )。

A、自吸式

B、喷射式

C、旋流式 D、真空减压式

6、 煤泥水中固体质量为 25 克,液体质量为 100 克,则该煤泥水的百分浓度为( C )。A、25%

B、25g/L

C、20%

D、20g/L

7、空气在浮选煤浆中的弥散程度可以用( B )来表示。

A、气泡的直径

B、充气均匀系数

C、充气容积利用率

D、充气量的大小

8、降低浮选矿浆的浓度,可以(A)浮选的选择性。

A、提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9、在以下各粒级(网目)中,浮选速率最快的是(A)

A、160~200 B、<200

C、120~160 D、60~120

10、杂醇属于哪种浮选药剂(C)

A、活化剂 B、PH 调整剂 C、起泡剂 D、捕收剂

11、粗选以及浮选密度大、粒度粗的矿物,往往采用(A)的矿浆。

A、较浓 B、较稀 C、中等浓度

12、提高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叶轮定子的轴向间隙,会使充其量(B)。

A、增大 B、降低

13、起泡剂用量较多时,将不会出现哪种现象(C) A、各室泡沫层变厚.气泡变小.水膜带油亮 B、泡沫发粘,刮入泡沫槽后也不破灭,多是煤尘和细粒C、泡沫坚韧,富有弹性且含水多 D、吸气困难 14、下列细泥对浮选的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C )。

A、细泥吸附大量药剂,使药耗增加; B、易覆盖于粗粒表面,影响粗粒浮选;

C、易夹杂于泡沫产品,使精矿品位上升;D、使矿浆发粘,充气条件变坏;

15、浮选机中出现“跑槽”现象,主要是(A)。

A、泡沫量过大、过于稳定; B、泡沫量过小、极易破灭;

C、泡沫量适中、稳定度适宜;D、泡沫量过小、稳定度适宜

16、下面把煤泥浮选的粒度划分描述错误的是( A )

A、过粗粒指:>1mm B、粗粒指:0.5-0.074mm

C、细泥:0.074-0.01mm

17、下列不是浮选机充气性能统一的指标体系指标的是(D)。

A、充气量 B、气泡尺寸 C、充气均匀度 D、充气压力

18、已知入浮煤泥真密度为 1.5g/cm3,称得 1L 煤浆质量为 1030g,则煤浆入料浓度为( A )A、90g/l B、30g/l C、120g/l

19、入浮浓度达到(C)g/L 以上时,将严重恶化浮选效果。

A、80 B、120 C、200 D、320

20、下列对于浮选时,泡沫刮出量控制原则的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C)

A、控制浮选泡沫厚度一般是精选槽较厚、粗选和扫选较薄

B、精选槽的刮出量应与精矿的质量相适应

C、将所有泡沫全部刮出才是最好的

D、粗选和扫选带以不刮出矿浆为标准

四、简答题(共 分,每题 分) 1、影响浮选工艺过程的主要因素

答:(1)煤泥的性质;(2)浮选机的工作性能;(3)操作制度;(4)液相性质;(5)浮选工艺流程

2、在浮选生产中经常会提到“一稳”“五勤”“三看”分别指的是什么?(5 分) 答:

“一稳“保持稳定的浮选条件。“三看”看泡沫层,看矿浆液面,看尾煤灰分。“五勤”勤检查,勤观察,勤联系,勤分析,请调整。

3、浮选过程中,细粒对浮选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高灰分的细粒矿物杂质以各种形式混入泡沫产品,影响精煤的质量;(2)在煤粒表面形成细泥覆盖,抑制粗粒煤的浮选;(3)对药剂进行无选择的吸附,降低了粗颗粒的浮选效果,增加药剂消耗量;(4)细泥进入泡沫产品会恶化浮精脱水效果,进入尾矿则增加尾煤水处理的难度。

4、起泡剂用量过多或过少时,会出现何种现象?

用量过多时:(1)各室泡沫层变厚,气泡变小,水膜带油光;(2)泡沫坚韧,富有弹性,而且大量泡沫重叠如蜂窝状,泡沫含水多,以手接取泡沫,甩掉后不沾煤;(3)泡沫发粘,稳定性高,刮入槽后不易破灭,且泡沫上多为细粒及细泥。

用量过少时:(1)各室泡沫变薄,夹有大气泡;(2)泡沫发脆,易破灭,不易被刮出。

5、生产中造成药耗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1)煤泥变质程度低或高,均比中等变质程度煤用药量大;(2)入浮煤泥氧化程度加深,入浮时药剂消耗量大; (3)入浮煤泥中细粒级含量增加,药耗量增加;(4)入浮浮选煤浆浓度下降,药耗量增加;(5)药剂性质发生变 化,性能降低;(6)油比不合适,用量掌握不好;(7)加药方式或加药地点不合适。

五、计算题(共 分,每题 分)

已测出浮选尾煤流量 QW=500m3/h。根据正常生产平均值,浮选入料灰分 Ar=21.00%,精煤灰分 AJ=8.00%, 尾煤灰分 AW=55.00%,尾煤浓度 qW=25g/L,入料煤浆浓度 qr=65g/L。试计算此条件下浮选入料量

答:浮选精煤产率: rj 

AW  Ar 55.00  21.00

100%  100%  72.34%

AW  Aj 55.00  8.00 浮选尾煤产率: W

r 100%  rj  100%  72.34%  27.66%

qw 25 Q  500  12.5(t / h)  Q 干w w浮选尾煤量(按固体计算): 1000

1000 

 Q干w

Q干r 入料中干煤泥量:

rW  12.5  27.66   45.2(t / h) 100 100

qr 65 3 Q Q  45.2  695.4(m / h) 干r浮选入料量(按固体计算): r

1000 1000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 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