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中子铺隧道 二次衬砌台车拼装 技术交底单位 交底日期 中铁十九局集团西成铁路客运专 线四川段XCZQ-1标第一项目部 2013 年8 月 25日 交底内容; 二次衬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安装地点,以便台车比较顺利地进洞或进入工作面。 ①、洞外安装;空间大,适宜吊车作业 。 ②、洞内安装;空间小,需锚杆吊装作业 。 场地尽量平坦开阔,以便安装作业 ,场地一般在20×30m一块即可,看现场实际而定。(如果洞内安装,需要顶部外括50cm,两侧外括30cm,长度为台车长度+3m长一段场地,以方便吊装作业。为了顺利完成安装任务,需要在该位置有2倍台车长度+3m的场地保持无障碍物。洞内安装时,还需要架设锚杆,其具体位置根据技术部门交底来定)。 按台车轨距要求,铺设轨道,轨道要求平直,无明显三角坑,接头无错台,前后、左右高差<5mm,中心线尽量与隧道中心线重合,其误差<15mm,轨道枕木间距一般≤0.5m,并用道钉固牢,钢轨采用43kg/m重轨。 1 衬砌台车的结构、制造、拼装调试及定位 1.1 台车结构 台车结构分为车体、模板、液压或丝杠只拆模系统,工厂制造后运至现场拼装。其结构简图见图1。 1.1.1车体 车体采用桁架结构,纵梁采用槽钢相对拼焊而成,上下各2根;立柱采用HK450型钢,间距为每3m设备根,并在立柱间设“米”字撑;横梁采用56C工字钢,采用上述结构可以较好地满足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1.2模板及拼装
接受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中子铺隧道 二次衬砌台车拼装 技术交底单位 交底日期 中铁十九局集团西成铁路客运专 线四川段XCZQ-1标第一项目部 2013 年8 月 25日 由于隧道断面扩大,模板加工时卷制半径应较隧道设计净空断面半径大5cm,以抵消施工误差;模板底端应低于隧道侧沟顶面5-10cm,以保证二衬与矮边墙接缝不外露。现场拼装完成并检查校正后,对模板板块拼缝进行焊联并将焊缝打磨一整,模板拼装完后形成三大块(拱部一块,左右边墙各一块),大块模板可以有效抑制翘曲变形。 1.1.3丝杠支拆模系统 丝杠支拆模系统,杠体直径90mm,纵向间距150cm(与板块宽度相同),台车两端侧向调节丝杠每侧增设2根。 1.1.4工作窗设置 工作窗尺寸为50×50cm,共设置5排19个,即拱顶部1排设3个,与3个封顶孔交替布置。两端起拱线以上部位各设1排,每排4个,两侧边墙部位的窗口各设备排,每排4个,高度为模板边往上3m处为宜。 1.2台车拼装后的调试 台车车体桁架、模板局部变形、加工后尺寸偏差等是造成衬砌错台等衬砌外观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台车找装后调查试对二衬混凝土外观质量十分重要,调试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⑴ 衬砌台车现场拼装完成后,必须在轨道上往返走行3-5次后,再 次紧固螺栓,并对部分连接部位加强焊接以提高其整体性。 ⑵栓查台车模板尺寸是否准确,其两端的结构尺寸相对偏差宜不大 于3mm,否则需进地整修。 ⑶ 衬砌前对钢模板表面采用抛光机进行彻底打磨,清除锈斑,涂油 防锈。
接受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 交底项目 中子铺隧道 二次衬砌台车拼装 技术交底单位 交底日期 中铁十九局集团西成铁路客运专 线四川段XCZQ-1标第一项目部 2013 年8 月 25日 ⑷每施做衬砌500-800m,台车应全面校验一次,校验一般在隧道加 宽带进行。 1.3 台车就位 1.3.1 轨道布设 轨道宜采用铁路43kg/m以上钢轨,短枕采用木枕,钢轨和短枕间使用轨垫板,轨道置于已铺底的混凝土地面上,以保证台平稳。轨道中心线尽可能与隧道中心线重合,偏差应控制在1cm以内。 1.3.2 台车准确定位 台车定位采用五点定位法,即以衬砌圆心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通过控制拱部模板中心点、拱部模板同墙部模板的两个铰接点、来精确控制台车就位。台车走行至立模位置后,先利用竖向丝杠调整其标高,再利用横向和侧向丝杠调整其平面位置,使模板中心线与隧道中心线重合,并用五点定位法复测台车模板两端断面,拉线检查中部模板是否翘曲或扭动,直至准确为止。 在曲线段施工时还应考虑内外弧长差引起的左右侧搭接长度的变化,调整过程中尽量保证弧线圆顺。 为避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台车上浮(一般可达15 mm左右),采用三个30t千斤顶在台车前端端部拱顶增设支撑,以防台车上浮造成拱部错合。
接受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