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香囊可防流感
(《老人报》,二○一一年二月二十五日)
本报讯 (记者 黄斌华)记者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悉,国医大师邓铁涛及其弟子肖鑫和教授等有关专家近日研制出可防治流感的中药香囊。据肖教授介绍,通过佩戴中药香囊防治疾病,是中医治未病的一种特色疗法,可醒脑开窍、芳香化浊、行气健胃、避瘟除秽、驱蚊防虫,同时也是传统医学的一大发明。
据肖鑫和教授介绍,香囊应用的历史源远流长,最初用作饰物,袋内装有生米和香料的混合物。在古代,中药的芳香避秽功能和调养正气作用,除用于制造香囊外,还逐渐应用于较大范围内的清新空气、驱病邪、防蚊虫方面,如制成可燃烧的盘香、塔香、线香,大户人家还有焚烧檀香的檀香炉等,或用相关的药方煎煮熏洗以防病,而佩戴香囊的习俗一直延续到初期。现在流行的香薰、药浴等芳香疗法,正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巧妙结合。
肖鑫和教授根据卫生部公布防甲流的处方,并汲取《药典》等典籍精髓,精选18种优质名贵中草药,在恩师邓铁涛大师指导下,用科学方法研制成独特的中药香囊——“平安香囊”。
“平安香囊”的成分:檀香、藿香、大叶桉、普姜、羌活、山奈、佩兰、薄荷、黄皮叶等20味。
用法:佩戴在胸口或置于枕头边,或挂在汽车中,或挂在房
—1—
间中,均可化毒除瘴、辟邪祛风。
使用期:二年以上。使用后的旧药芯可煮水沐浴,能活血通络、祛风胜湿、提神醒脑,防治皮肤病、脚等。
急救方法:疴呕腹痛时,无对症药服用,可立即拆开香囊取2~3g(约1/4袋)开水冲服,另用1g粉调成糊状敷于肚脐;感暑时,用3g粉,开水一碗冲服,每天两次;中暑(昏倒)时,取5g粉(1/2袋),用开水冲,灌服,余下5g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敷人中、大椎、合谷、内关、涌泉等穴位,之后请医师诊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