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设计方案
滑坡路基地表形态
广元市袁家坝经济开发区1#道路K0+950~K1+070段路基位于广元市袁家坝开发区,为低山丘陵斜坡地貌,地势南东高北西低。南北方向上呈陡崖-斜坡-陡坎-平台地形形态,东南侧丘顶为最高点,高程551m由丘顶至滑坡路基为陡崖地形,由路基至嘉陵江为堡坎-平台-斜坡地形,原有堡坎高4.50m,目前堡坎发生滑移倾倒,堡坎高度为1.30m~3.50m。堡坎下部为宜宽度4.00的机耕道,机耕道下部为斜坡延伸至嘉陵江河床上。
该段滑坡路基呈长条形,纵向长约120m,横向宽40m,面积4800m2,体积4万m3,属小型滑坡,滑坡主滑方向34度,呈后陡中缓前陡的形态,圈椅状,性质为推移式滑坡。
滑坡路基处治设计
对滑坡路基一般可采用抗滑挡土墙和抗滑桩进行治理。
根据该项目地质勘察结果,该段滑坡区域基岩均在地表现状8~10米以下;同时,上石盘水电站建成后,嘉陵江该段最高蓄水位为472.5米,如采用抗滑挡土墙,不仅工程数量较大,而且大部分挡土墙将位于淹没水位以下,难以对路基滑移起到彻底治理。
抗滑桩能有效地阻止该段路基继续滑移,同时,为了防止嘉陵江水位上升后长期对岸坡qin泡而造成路基边坡土体流失,可采用桩间板对边坡进行防护。考虑抗滑桩施工临近嘉陵江边,地下水位较高,本次设计采用机械冲孔,抗滑桩采用圆形柱。
2、设计概况
抗滑桩:抗滑桩采用ø=2000mm和ø=1800的c30钢筋混凝土圆形柱,桩间距分为3.2米和4.0米两种,从K0+940外侧临江布置,止于K1+090,桩顶高程468.00米.
桩间板:设计采用厚30cm的c30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墙高4.5米,以桩顶高程控制.桩间板每隔5段采用一段预制结构桩间板型式,以避免伸缩拉裂.
护坡:根据嘉陵江洪水位及石盘水电站蓄水位,设计在高程474.00米为-平台,边坡采用浆砌片块石(砂浆抹面)护坡.
七、桩基冲孔
(1)施工现场应进行围挡,设立“施工重地,闲人免进”,警示牌,以防行人和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造成意外事故。
(2)对紧邻原村道的抗滑桩,施工期间须派专人管制交通,并封闭外侧车道,内侧车道限速5KM/h匀速通过。
(3)机械冲孔前放样必须准确,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测量工作。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冲孔施工工艺,严防跨孔、断桩。
(4)桩基孔底沉渣厚度不得大于20mm,冲孔桩泥浆浓度不得大于规范规定值。冲孔时,务必做好施工记录,冲至设计基底标高后需通知设计单位验孔后方可终孔。
(5)桩基在成孔施工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孔位及孔径和孔底,成孔完毕后,及清孔时,并全面进行质量检查,轴心偏差应符合质检标准。桩基钢筋笼可分节吊装,主筋对准、轴线一致。钢筋笼宜清水下放,灌注混凝土要一气呵成,绝不能断桩。
若桩基进行浑水浇筑,在浇筑过程中,会因沁水现象使泥浆浓度增大,特别是水下混凝土顶面,因此注意要根据情况采用抽泥浆、清水置换等措施处理,以预防断桩和夹泥。
2、钢筋安装
(1)用于固定钢筋笼的架立筋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牢固固定于孔口。
(2)桩柱纵向钢筋均采用直螺旋套筒连接,其接头及连接须符合JTG D62和JGJ107等相关规定,接头等级不低于Ⅱ级。
(3)在钢筋笼制做时应注意预设4根声测管。声测管采用ø50mm壁厚3.2mm的优质无缝钢管;单根声测管长度为桩长+0.3m接长焊接工艺需达到检测需要;以备桩基质量检测所用。
3、桩间板施工
(1)若桩间板钢筋与抗滑桩钢筋相干扰时,可适当挪动桩间板钢筋。
(2)桩间板钢筋预埋于抗滑桩内,待抗滑桩砼强度达到85%时方可浇筑桩间板。待桩间板砼强度达到90%时方可进行路基填筑。
(3)桩间板泄水孔的布置应呈品字形,上下左右交错排列,每1m设一个,直径5cm,并设置在水平与纵向钢筋中间。泄水孔后面应用碎石和砂作成反滤层。
4、其他
(1)在开挖板基坑时,须分段跳槽开挖,以免坡面因全断面开挖造成坡面失稳而下滑,在开挖期间,须随时对边坡进行坡面监测,如遇雨季施工,须在开挖线外侧开挖临时截水沟,以排出坡面来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开挖多道截水沟。
(2)须到达设计强度90%时方可进行板后回填,板背后填料采用抗剪强度高和透水性强的片碎石,板前方回填料可采用卵、片、碎、砾石,不得采用细粒土填筑,板前回填料压实度不得低于92%,并用小型机械夯填密实,其压实标准须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第4.2.3条的相关规定。
(3)施工单位进场后,须首先施工抗滑桩及桩间板,待抗滑桩施工完成后方可进行路基坡面施工。
(4)抗滑桩施工须严把质量关,其施工质量须符合下表规定: 抗滑桩施工质量标准 项次 1 2 3 4 5 6 检查项目 混凝土强度 桩长 孔径或断面尺寸 桩位(mm) 竖直度 (mm) 钻孔桩 挖孔桩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满足设计要求 不小于设计 不小于设计 +100 1%桩长,且不大于500 0.5%桩长,且不大于200 检测方法和频率 每工作台班2组试件 测绳量:每桩测量 探孔器:每桩测量 经纬仪:每桩测量桩检查 测壁仪或吊垂线:每桩检查 吊垂线:每桩检查 水准仪:测每桩骨架顶面高程后反算 钢筋骨架底面高程(mm) ±50 八、问题与建议
1、在进行抗滑桩、桩间板以及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坡面开挖可能造成路基的进一步滑移,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察,如发现边坡滑移、沉降或产生裂缝,应及时上报及时处治。
2、道路运行过程中,特别是上石盘水电站蓄水后,应注意观察蓄水对滑坡路基段的影响,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治。
地形地貌
场地处于嘉陵江南岸的低山斜坡地带,地势总体南高北低,地形高差47.62m。滑坡前缘已伸入嘉陵江河底,高程为463.41m,滑坡后缘陡岸高程最高处为509.56m,滑坡范围内(至江边)底面高差为16.73米,地形中缓前陡,坡度角一般为10~45度,属中~陡坡地形。整个场地南高北低,,呈陡崖-斜坡-陡坎-平台地形形态。
场地内上覆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残坡积碎(块)石土,下伏基岩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
本图适用预制桩见板构造,桩间板在底,地面在纵向上做成水平状,顶面标高与抗滑桩标高相同,板间与坡脚高差采用板后砼调节。若桩间板钢筋与抗滑桩钢筋相干扰时,可适当挪动桩间板钢筋。N1钢筋预埋与抗滑桩内,待抗滑桩砼强度达到85%时方可制做板间板钢筋,待桩间板砼强度达到90%时方可回填开挖面及路基填筑。预埋桩间板式应留泄水孔,上下左右交错排列,直径5cm并设置在水平与纵向钢筋中间,泄水孔后应用碎石和砂做反滤层。板间板外侧开挖面采用片卵石(片卵石含量部小于60%)回填,内侧开挖面利用路基粗粒土回填压实,开挖面回填土单独计量。N2钢筋长度A-S,其中间A为桩间距,2m抗滑桩之间预制桩间板中S为2.05m,2m和1.8m抗滑桩之间预制桩间板中S为1.95m。预制桩间板采用C3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间应在牛腿强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吊装。
(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 (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 JTG 018-96 (4) 《公路抗震设计规范》 JTJ 004-
(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2010 (6)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7)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JTJ/T 019-98 (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 94-2008)
(9)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19-2006) (10) 《提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 (11) 《提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
(12)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SL32-92)
(13) 《广元市袁家坝经济开发区1#道路K0+950-K1+070段滑坡路基工程地质勘查报告》
(四川蜀通岩土工程公司,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