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三月桃花水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会认“绮、谈”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和”的不同读音,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春水的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交流资料。 1.导入语:同学们,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到处充满了生机,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三月的桃花水不但滋润了大地,还催生了万物。听!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了——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文《三月桃花水》,领略她带给我们的春天的美好!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3.提出问题:什么是桃花水?桃花水是什么样的?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自由读通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语。 (2)画出难读的语句,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 绮 和 谈 (1)学生自由读后,指名读并正音。 (2)学习多音字。 和:hé 和平 和气 hè 应和 和诗 huò 和药 和弄 huó 和面 和泥 hú 和牌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绮丽 纤细 谈心 应和 (4)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认识生字、生词。 3.“开火车”读课文,在读中正音。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预设:这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研读课文,讨论交流。 1.课件出示句子:“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1)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 (2)学生说说到底是什么声音,像小铃铛一样,走过村边。 2.教师:是啊,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板书)能演奏出各种悦耳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1)大家读一读第3、4自然段并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 (2)教师:这么多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一定非常好听,请同学们读出桃花水不同的声音。 (指名读) 3.教师:通过读书,我们知道了,原来这些奇妙的声音,都是三月桃花水发出来的。那么又是什么光芒,像丝绸一样映照着蓝天呢?(课件出示语句) (1)学生读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2)思考:在镜子里你看到了什么?(燕子、白云、垂柳、姑娘) (3)教师:这么美的画面你喜欢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 (4)指名读,把这种美的感受带给同学们。 4.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边听边想象一下,在这幅春天的美景中你都看到了什么?除了这些,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 5.教师:这珍贵的三月桃花水带给我们如此美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称赞它吧!(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学生齐读。 6.小结: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让我们听到了美妙的乐曲;是春天的明镜,让我们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画面。它给你带来了什么感受?(板书:沉醉) 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教师总结:这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物的美丽景色。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镜,揭示了春水的珍贵,说明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三月,春天悄悄地来到我们中间,同学们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喜悦,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六、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摘抄文中优美的词句。 2.用你的笔写下你心中的春天或用彩笔将你感受到的春天画出来吧! 板 书 设 计 4* 三月桃花水 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并且朗读得比较有感情,为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由于少数学生不能一边读课文一边展开想象,因此对课文中表达的情感体会得还不够透彻。 教学建议: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时,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 学 反 思